称命书也就是袁天罡所著的称骨算命法,在我国已经流传了几千年历史,能够流传至今,自然有它的独特之处,也可以说是神奇之处,而袁天罡传说是上至天文下知地理,并且对事情的预算也非常准确,被称之为神人,其推出的算法确实令人感到震惊,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详细介绍吧!
本文目录:
1、称命书几斤几两对照表
2、称骨算命扩展资料
3、历史上袁天罡到底是怎样的人
称命书几斤几两对照表:
出生年重:
鼠:甲子年一两二钱;丙子年一两六钱;戊子年一两五钱;庚子年七钱;壬子年五钱。
牛:乙丑年九钱;丁丑年八钱;己丑年七钱;辛丑年七钱;癸丑年七钱。
虎;丙寅年六钱;戊寅年八钱;庚寅年九钱;壬寅年九钱;甲寅年一两二钱。
兔:丁卯年七钱;己卯年一两九钱;辛卯年一两二钱;癸卯年一两二钱;乙卯年八钱。
龙:戊辰年一两二钱;庚辰年一两二钱;壬辰年一两;甲辰年八钱;丙辰年八钱。
蛇:己已年五钱;辛已年六钱;癸已年七钱;乙已年七钱;丁已年六钱;
马庚午年九钱;壬午年八钱;甲午年一两五钱;丙午年一两三钱;戊午年一两九钱。
羊:辛未年八钱;癸未年七钱;乙未年六钱;丁未年五钱;己未年六钱。
猴:壬申年七钱;甲申年五钱;丙申年五钱;戊申年一两四钱;庚申年八钱。
鸡:癸酉年八钱;乙酉年一两五钱;丁酉年一两四钱;己酉年五钱;辛酉年一两六钱。
狗:甲戍年一两五钱;丙戍年六钱;戊戍年一两四钱;庚戍年九钱;壬戍年一两。
猪:乙亥年九钱;丁亥年一两六钱;己亥年九钱;辛亥年一两七钱;癸亥年六钱。
出生月重:
正月为六钱,二月为七钱,三月为一两八钱,四月为九钱,五月为五钱,六月为一两六钱,七月为九钱,八月为一两五钱,九月为一两八钱,十月为八钱,十一月为九钱,十二月为五钱 。
出生日重:
初一为五钱,初二为一两,初三为八钱,初四为一两五钱,初五为一两六钱,初六为一两五钱,初七为八钱,初八为一两六钱,初九为八钱,初十为一两六钱,十一为九钱,十二为一两七钱,十三为八钱,十四为一两七钱,十五为一两,十六为八钱,十七为九钱,十八为一两八钱,十九为五钱,二十为一两五钱,二十一为一两,二十二为九钱,二十三为八钱,二十四为九钱,二十五为一两五钱,二十六为一两八钱,二十七为七钱,二十八为八钱,二十九为一两六钱,三十为六钱 。
出生时重:
子时为一两六钱,丑时为六钱,寅时为七钱,卯时为一两,辰时为九钱,已时为一两六钱,午时为一两,未时为八钱,申时为八钱,酉时为九钱,戍时为六钱,亥时为六钱。
扩展资料:
算命是一种利用个人切身资讯,例如脸与手的纹路,出生八字、姓名笔划等配合五行和八卦来预测或判断命运吉凶福祸的行为。主要流传于华人聚集的地方,例如东亚、东南亚等地区,已经进入欧美。
算命的方法有很多,这些方法又被美名作为一门学科;唤命理学,亦入相术类。有学识的算命先生将算命与《五经》之一的《易经》联上关系。实际上,《周易》本身也被部分人认为是一本最早的卜筮之书。
历史上袁天罡到底是怎样的人
《唐书》记载,袁天罡见到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时说:“夫人法生贵子!”武则天的母亲便把两个儿子武元庆、武元爽领出让袁天罡相面,可是袁天纲一看说可以官至三品,只不过是能保家的主儿,还不算大贵。杨氏又唤出武则天的姐姐(后封韩国夫人)让袁天罡相,袁天罡称“此女贵而不利夫!”
最后由保姆抱出穿着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则天,袁天罡一见襁褓中的武则天大为震惊,说她“龙瞳凤颈,极贵验也!”但又遗憾地说:可惜是个男孩儿,“若为女,当作天子!”历史进程已被他提前言中。
我们这些普通人对袁天罡的认识,恐怕都是通过《推背图》这部古代的预言书才略知一二的。我最早听说推背图三个字是在八几年,那时候自己刚从学校走进社会,从小受到的是无神论教育,对什么预言、神仙妖魔鬼怪一概嗤之以鼻。
所以那个时候就错过了认识了解袁天罡的机会。后来过了20年,看到柯云路的一本《人类神秘现象破译》一书,让我对古代的一些神秘现象和文化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开始大量的阅读有关道教、佛教、神仙等方面的书籍。
也就在那个时候,我拜读了由袁天罡、李淳风两位大师合著的《推背图》一书,并且反复研究了几遍。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袁天罡和李淳风都属于开了天眼的有很高道行的神仙级人物。他留给后人的几本书,还有《五行相书》,《易镜玄要》,《袁天罡称骨算命法》。
袁天罡如果生活在现代社会,人们也一定会认为他是得道高人,这些人其实都是通神的人。从后人对袁袁天罡的一些记载来看,上知天文星象,下懂风水预测,对人事、国事、自然变化,无不通晓。普通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佛道中的高僧大德,基本上都具备袁天罡身上的这些功夫,只是有的隐,有的显而已。像陈抟老祖、王阳明、张三丰,还有佛教中的各位禅宗大师,比如我所知道的云谷禅师、虚云和尚等等。
很遗憾的是,我们现在的教育都是无神论教育,如果不是通过学校之外的自学好学,一般人很难进入到古代文化的这种所谓神秘现象中去,更不可能正确的理解、评价中国古代那么多像袁天罡这样的神仙级的人物。
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其实一直就是唯物和唯心相结合的,像《黄帝内经》《道德经》《周易》等文学经典,都是通神之书,如果用唯物论、无神论者的成见,对待古代的文化和文明,以及像袁天罡这样的人,我的观点一定会招来大家的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