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姓宝宝起名字大全邬姓女宝宝起名
; 导语:邬姓是我中华姓氏之一,也是我国很典型的汉族姓氏。人口不多,约有52万,主要分布在四川、浙江、安徽、江西、重庆、黑龙江、内蒙古、上海、广东、湖南等多地。如若有姓邬的家长想为自家的邬姓女宝宝起名字,知道要怎么起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邬姓宝宝起名字大全。
邬姓宝宝
邬姓宝宝起名字大全
1)、邬姓女宝宝起名
邬蕊舞、邬馥语、邬蕊菡、邬蕊华、邬蕊菲、邬馥菡、邬蕊鸣、邬蓝雯、邬露雁、邬露茜、邬蓝惠、邬露雅、邬蓝云、邬蓝媛、邬蓝雅、邬蓝淑、邬曦雅、邬蓝晴、邬佩君、邬佳妍、邬欣妍、邬雨君、邬欣君、邬昕巧、邬佳玉、邬昕玉、邬佳卉、邬沐卉、邬雨卉、邬佳煜、邬欣琳、邬欣筠、邬佳榆、邬沐榆、邬昕琦、邬昕榆、邬欣微、邬沐莉、邬林琳、邬雨荷、邬欣琦、邬欣琴、邬沛琪、邬沐琳、邬佳琳、邬昕琪、邬雨莉、邬佳烟、邬欣榆、邬明琪、邬昕楠、邬佩琪、邬佳琦、邬佩琳、邬佳筠、邬欣煜、邬沐琪、邬佳楠、邬昕莉、邬佳琪、邬欣虞、邬佳虞、邬昕琳、邬彤琳、邬佩榆、邬欣琪、邬欣熙、邬彤楠、邬妮筠、邬芳海、邬芳梨、邬莺曼、邬夏卿、邬花敏、邬桐梅、邬花婕、邬桂雪、邬芷雪、邬桐卿、邬桑曼、邬芝婧、邬娜卿、邬芳雪、邬芸海、邬桑婕、邬娜若、邬倚婕、邬芙婕、邬莺雪、邬艺敏、邬芳甜、邬芳敏、邬花曼、邬芝雪、邬桐敏、邬花卿、邬芹曼、邬芳若、邬纹若、邬芙卿、邬艺雪、邬芳婧、邬芳卿、邬艺英、邬夏婕、邬芳曼、邬茜琼、邬珺露、邬听芹、邬珺曦、邬茵曦、邬茹曦、邬茜曦、邬茜云、邬琳纹、邬媛珺、邬微桐、邬茜茵、邬涵雅、邬淑雅、邬茜惠、邬茜雅、邬琴桐、邬琳凌、邬晴茵、邬琪芸、邬茵茜、邬惠兰、邬茜雯、邬筠芙、邬筠芸、邬珺惠、邬晴雅、邬晴茹、邬熙芷、邬雯茵、邬惠珺、邬琦芹、邬茜冰、邬珺媛、邬琦娜、邬雯茜、邬琦芸、邬琦芳、邬茵雅、邬雯竹、邬榆芸、邬珺淑、邬涵雁、邬虞芙、邬茵茹、邬微娟、邬琴芙、邬雁惠、邬琳芷、邬云雅、邬茜媛、邬筠娟、邬琦桐、邬熙芙、邬琪凌、邬茵清、邬茜茹、邬熙娟、邬琳芳、邬茜晴、邬虞桐、邬茵惠、邬虞花、邬微芸、邬惠雅、邬雯珺、邬烟芷、邬茜珺、邬淑茹、邬清茜、邬琳芸、邬涵茹、邬莉纹、邬虞芸、邬云珺、邬琦纹、邬雅淑、邬惠茜、邬荷娜、邬烟芙、邬茹雯、邬榆桑、邬雯雅、邬茜茜、邬茜寒、邬雅婷、邬莉娜、邬晴珺、邬寻雁、邬熙桐、邬琦桂、邬涵珺、邬熙芳、邬虞芝。
2)、邬姓男宝宝起名
邬京鸿、邬凌古、邬洛锦、邬森佑、邬翊旋、邬澈幕、邬笃薛、邬敏维、邬修谨、邬建易、邬莫御、邬君浩、邬飞宇、邬朕掣、邬宇捷、邬耀然、邬松毅、邬离卿、邬修焜、邬桦宇、邬安锦、邬羽冰、邬怀玉、邬少永、邬秋月、邬熙睿、邬滨宸、邬辰沛、邬铭迅、邬浩善、邬麒周、邬丁宇、邬建德、邬晋佑、邬翌辰、邬默文、邬达翎、邬建邺、邬陆川、邬劲强、邬浚磊、邬承业、邬君旭、邬诚瑞、邬乐允、邬泰耀、邬博权、邬聪泷、邬自诚、邬暮风、邬泠崖、邬朴仁、邬暮辞、邬烁潇、邬建啸、邬鸿轩、邬廷煜、邬楚暮、邬少衡、邬出野、邬鸿虎、邬昆杰、邬思辰、邬传德、邬玉坤、邬高明、邬天风、邬曜灿、邬文然、邬东昌、邬竣邵、邬安哲、邬帅丞、邬斯鹏、邬江晨、邬承昀、邬笑安、邬墨泰、邬昶利、邬宇航、邬云森、邬文豪、邬登森、邬鉴河、邬昕成、邬军孜、邬林峰、邬昊轩、邬亿继、邬谨丞、邬兴漩、邬亮旭、邬初昆、邬嘉鸿、邬然臣、邬岩洋、邬坤成、邬均彦、邬泰光、邬昆轩、邬君杭、邬博皓、邬旭萧、邬奉周、邬弃泽、邬昌承、邬城宇、邬鉴楠、邬耀文、邬百翔、邬杰景、邬鉴俊、邬昊默、邬昌尚、邬景清、邬昀铮、邬栋宇、邬雨兴、邬理淼、邬潇贤、邬超越、邬焱安、邬鹭晨、邬桂宇、邬品言、邬炎定、邬渃涵、邬烨天、邬睿哲、邬家旭、邬晓奇、邬嘉天、邬兆钦、邬棋闲、邬厉兴、邬富深、邬承秉、邬洁平、邬依佑、邬继文、邬玖书、邬宁恩、邬真如、邬林辰、邬开安、邬轩吉、邬纪宇、邬旭拓、邬学林、邬轩冬、邬槐远、邬贤思、邬珉宇、邬宇垚、邬仁瀚、邬添中、邬尚啸、邬一祎、邬笑宇、邬超才、邬夏安、邬泰佑、邬元博、邬泊色、邬良朋、邬兴尚、邬宏奕、邬沐易、邬嘉誉、邬思言、邬佳宸、邬承甫、邬铭誉、邬云夕、邬骜文、邬越添、邬潇海、邬铭一、邬德秋、邬嘉洋、邬言信、邬翰昊、邬烨阳、邬政达、邬抒宜、邬鉴咨、邬朝添、邬翔博、邬洛安、邬建羽、邬归鸿、邬殊旭、邬明佑、邬孝信、邬元源、邬秀伟、邬铭航、邬博方、邬长宸、邬萱信、邬淇钦、邬贤腾、邬文祎、邬钦添、邬兴奇、邬牧恒、邬搏鸿、邬锐风、邬辰海、邬森川、邬剑潇、邬颜晖、邬瑾鹏、邬云淼、邬方强、邬富乔、邬家卓、邬宜阳、邬锦满、邬奕树、邬乐天、邬宸锐、邬守鑫、邬小龙、邬中孚、邬润彬、邬俊辛、邬龙逸、邬贡贤、邬彦池、邬元鑫、邬甲锐、邬景琛、邬怡恒、邬宝龙、邬豪博、邬钦圣、邬安一、邬昱良、邬英皓、邬靖南、邬明泉、邬浩昀、邬鸿宇、邬华翰、邬向炎、邬艺昭、邬尔嘉、邬灏瀚、邬允哲、邬奕卓、邬禹锡、邬玉麟、邬君尧、邬君同、邬家强、邬文恺、邬睿之、邬正恩、邬逸驰、邬皓民、邬业宇、邬家祺、邬郑坤、邬承皓、邬若恺、邬毅鹏、邬锡龙、邬颖浩、邬皓涵、邬宇棋、邬信一、邬宇乐、邬麒铭、邬炫豪、邬信言、邬明智、邬晨轩、邬科硕、邬佳航、邬俊玺、邬煦恒、邬嘉行、邬瑞尧、邬元翰、邬梓东、邬靖琦、邬天旭、邬祎诚、邬卓启、邬屹宸、邬思林、邬衍博、邬佳恺、邬浩童、邬瀚晨、邬佑泽、邬锦渤、邬梓誉、邬睿阳、邬毅喆、邬伟骏、邬宣杰、邬鸿旭、邬荣铎、邬恒远、邬天羽、邬锦孝、邬子彬、邬月博、邬继阳、邬承乐、邬毅诺、邬士言、邬恩灏、邬君熙、邬仁龙、邬承裕、邬峰阳、邬一呜、邬子沛、邬浩霆、邬睿麒、邬海健、邬译泽、邬明灏、邬书宇、邬昊辰、邬治奇、邬政彬、邬梓辉、邬泉旭、邬俊凯、邬名骏、邬家奥、邬之睿、邬苏鹏、邬裕宸、邬泽宏、邬锴熙、邬沂坤、邬晋琛、邬佩宸、邬书鑫、邬豪凡、邬敬尧、邬景裕、邬金辰、邬之扬、邬舒昂、邬牧谦、邬柏谦、邬一郎、邬天启、邬无极、邬祺睿、邬军毅、邬丞昊、邬冯宇、邬筠昊、邬轶辰、邬希豪、邬秉川、邬书博、邬骏宜、邬佳松、邬祺轩、邬祺烁。
邬姓宝宝起名字大全
邬姓女宝宝起名
邬依灵、邬蓝媛、邬曦雅、邬蓝晴、邬昕邑、邬昕巧、邬昕玉、邬佳煜、邬彤煜、邬昕琦、邬念烟、邬昕榆、邬昕虞、邬昕烟、邬昕琪、邬妮煜、邬佳烟、邬昕楠、邬欣煜、邬昕莉、邬欣虞、邬佳虞、邬昕琳、邬彤琳、邬彤楠、邬妮筠、邬芳梨、邬夏卿、邬恬梨、邬夏婉、邬珍娅、邬娜卿、邬娜婉、邬娜娅、邬娜若、邬夏娅、邬芳甜、邬夏婕、邬岚曦、邬翔曦、邬听芹、邬珺曦、邬茵曦、邬茹曦、邬茜曦、邬傲娜、邬媛珺、邬岚晴、邬琳凌、邬晴茵、邬晴雅、邬晴茹、邬晴岚、邬虞凌、邬晴晴、邬岚婷、邬珺媛、邬琦娜、邬虞芙、邬茜媛、邬烟凌、邬琪凌、邬虞玲、邬茜晴、邬虞桐、邬虞花、邬烟芷、邬虞芸、邬荷娜、邬晴媛、邬烟芙、邬雅婷、邬莉娜、邬晴珺、邬媛婷、邬寻雁、邬虞芝、邬琳娜、邬晴茜、邬虞芷、邬翔媛、邬昕萱、邬欣瑶、邬妮影、邬昕莹、邬昕乐、邬欣蝶、邬宛瑶、邬妮萱、邬彤蝶、邬佳瑶、邬昕影、邬昕瑶、邬彤瑶、邬烟妮、邬榆彤、邬晴菡、邬琴昕、邬雅南、邬筠妮、邬虞韵、邬晴玥、邬晴音、邬茹裳、邬烟欣、邬烟薇、邬琦妮、邬茜映、邬虞昕、邬晴怡、邬傲妮、邬榆昕、邬虞彤、邬媛语、邬婷玥、邬晴嘉、邬雅绿、邬媛音、邬琪彤、邬晴语、邬晴瑛、邬虞薇、邬莉妮、邬媛嫣、邬媛菲、邬琦昊、邬虞依、邬昕燕、邬夏槐、邬恬嫣、邬妮颖、邬桐裳、邬夏语、邬欣瑾、邬娜嫣、邬娜语、邬夏菲、邬夏菡、邬曦月、邬恬菡、邬奇璇、邬夏菱、邬夏嫣、邬宛璇、邬娜裳、邬娜嘉、邬恬菲、邬娜瑛、邬昕颖、邬彤瑾、邬夏嘉、邬恬语、邬虞玉、邬凌菲、邬听蓉、邬念桃、邬听枫、邬念珍、邬昕芸、邬冬芙、邬玉凌、邬昕芳、邬妮娟、邬听荷、邬冬玲、邬依娜、邬巧凌、邬依玲、邬欣娜、邬巧珍、邬冬娜、邬冬凌、邬佳珍、邬冬芝、邬昕桐、邬念芹、邬昕凌、邬夏玉、邬玉珍、邬昕芙、邬妮芸、邬欣凌、邬佳恬、邬冬娟、邬虞婉、邬虞婕、邬莉梨、邬晴娅、邬晴婕、邬晴卿、邬虞娅、邬晴梅、邬烟婉、邬岚璐、邬蕊彤、邬艺黛、邬虞楠、邬珺璐、邬烟琪、邬琦虞、邬书萱、邬淑兰、邬书真、邬秋雁、邬易珊、邬友松、邬易波、邬夜柔、邬冬青、邬白松、邬尔梅、邬如绿、邬采雁、邬小南、邬平柏、邬秋枫、邬含蓝、邬若柳、邬安易、邬又灵、邬水琴、邬凡真、邬飞蕾、邬觅梅、邬秋曼、邬冷柔、邬雪露、邬安旋、邬慕曼、邬巧晴、邬友天、邬幻文、邬静双、邬问秋、邬梦薇、邬尔翠、邬念儿、邬小海、邬碧松、邬语巧、邬雪柏、邬惜彤、邬幼卉、邬代柳、邬寻亦、邬之丹、邬翠波、邬书萍、邬初之、邬宛丝、邬冰薇、邬诗槐、邬冰巧、邬香柳、邬宛菡、邬沛菡、邬傲珊、邬初柳、邬南珍、邬初灵、邬千珍、邬芷冬、邬晴霞、邬夏青、邬夏彤、邬美芳、邬舒嫣、邬清云、邬茵萍、邬淑华、邬清芬、邬清涵、邬媛语、邬琳爰、邬君茹、邬忆彤、邬忆雪、邬曼语、邬灵韵、邬灵慧、邬曼辞、邬梦菡、邬梦露、邬淑淑、邬米琪、邬梦凡、邬惠语、邬萍雅、邬清妍、邬清卓、邬丽华、邬丽雅、邬嘉玉、邬乐容、邬乐英、邬嘉丽、邬绮玉、邬芳荃、邬芳林、邬悦欣、邬悦心、邬寒华、邬涵婷、邬晴珺、邬歌韵、邬歌飞、邬妍如、邬映波、邬映寒、邬榕嫣、邬世悦、邬慧颖、邬慧云。
邬姓宝宝起名
邬姓的历史名人
邬单,孔门七十二弟子之一,随祀于孔庙。
邬彤,唐代书法家,人称“寒林栖鸦”,少人能及。擅写草书,曾与书法家怀素论草书,怀素自叹不如。
邬繇,明皇时人。工篆书及行书,开元二十八年席豫所撰唐吏部尚书杨仲昌碑,为其行书并篆。
邬大昕,字东启。宋朝河源人。任广州佥判时,发现东洲与黄木湾之间,交通不便,立即计划施工,将鹿步湖岸凿开,使两地十余里的水路畅通,便利来往行人交通运输。后当地居民在鹿步湖建大昕庙以示纪念。
邬佐卿,字汝翼,能诗、工书、善啸,诗多写男女爱情,人以为可比李商隐;书法秀逸,才名远播。30岁左右,被选为贡生;中年好道,与人常讲长生修炼之术;明万历年间卒,著《芳润斋集》等,与茅溱齐名。虽能诗善文却科场不顺,后放弃举业,自称“丹徒布衣”。
邬克诚,宋代学者。字信叔,乐安人。宋·宁宗时,以布衣至阙,上《易说》六卷。筑小圃以文史自娱。一时金石之作,多出其手。
邬琏,字宜莹,号东泉,江西宜丰石市七都村人。邬琏出身在官宦家庭,幼承家教,且具至性。15岁时应督学试。列高等。明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考取进士。历官工部营缮司主事、都水司员外郎、虞衡司郎中,出任承天府知府、湖广按察司副使,四川布政司参政、贵州按察使、云南左右政使、应天府府尹、左副都御使巡抚江浙。前后为官共26年。
邬景和,昆山人,尝奉旨直西苑,撰玄文,以不谙玄理辞。帝不悦。时有事清馥殿,在直诸臣俱行祝厘礼,景和不俟礼成而出。已而赏赉诸臣,景和与焉。疏言:“无功受赏,惧增罪戾。乞容辞免,俾洗心涤虑,以效他日马革裹尸、衔环结草之报。”帝大怒,谓诅咒失人臣礼,削职归原籍,时主已薨矣。三十五年入贺圣诞毕,因言:“臣自五世祖寄籍锦衣卫,世居北地。今被罪南徙,不胜犬马恋主之私。扶服入贺,退而私省公主坟墓,丘封翳然,荆棘不剪。臣切自念,狐死尚正首丘,臣托命贵主,独与逝者魂魄相吊于数千里外,不得春秋祭扫,拊心伤悔,五内崩裂。臣之罪重,不敢祈恩,惟陛下幸哀故主,使得寄籍原卫,长与相依,死无所恨。”帝怜而许之。隆庆二年复官。卒赠少保,谥荣简。
我想大家帮我一个朋友的小孩取名字,姓万,男孩子。
昊天 思聪 展鹏 笑愚 志强 炫明 雪松 思源 智渊 思淼
晓啸 天宇 浩然 文轩 鹭洋 振家 乐驹 晓博 文博 昊焱
立果 金鑫 锦程 嘉熙 鹏飞 子默 思远 浩轩 语堂 聪健
给我的孩子取名字
女:艾瑞菡
男:艾正虎
艾
1、始于夏后氏,禹王之后。夏朝少良当国时,有大臣汝艾(一作女艾),其后人以祖字为姓,遂成艾姓。通常认为,汝艾是艾姓的始祖。《通志·氏族略》载:艾氏为“夏少康臣汝艾之后”。
2、因地他的后代,便以居住地名称的第一字“艾”作为自己名得氏。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大夫名孔,因为住在艾陵(今山东泰安东南),人们就叫他孔艾。的姓氏。故《通志·氏族》说:我是猪艾氏为“春秋大夫孔艾之后”。
历史名人:
艾自修:明朝邓州洪野是猪(今河南邓州市)人。他和他的兄长艾自都是明代的著名学者。兄自新精研理学,所著《希圣录》,深得宋儒宗旨。艾自修以其兄研究结果,再加发挥,纂明其要。著有《理学纂要》,得到学界好评,朝廷旌表为当代贤儒。
艾南英:字千子,明朝江西东乡人,勤奋好学,无所不亲。万历末,与同郡章世纯、罗万藻、陈际泰以兴起斯文为任,世人翕然归之。天启年间中举于乡,对策有讽刺魏忠贤语,罚停三科。崇祯初诏许会试,不就,后负气入闽,见唐王,陈十万忧疏,授兵部主事,改御史,未几病卒于延平。著有《天地拥子集》。
急用!!! 帮我亲戚的一个小孩起个名字吧!!
万一
好记更方便啊~~
呵呵开玩笑了~
先说说万这个姓的情况:
万:
一、来源有五
1、出自姬姓,是以祖父的字作为姓氏。周朝有大夫受封于芮国
(在今陕西大荔县朝邑城南,姬姓诸侯国,公元前640年为秦所灭)
,史称芮伯。春秋时,传至芮伯万,曾一度官至周王朝司徒,但后因
芮伯万宠姬太多,便被母亲芮姜赶出国去,住在魏城(今山西芮城)
,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
2、亦出自姬姓,以祖父的字"万"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毕
万,乃毕公高之后,因辅佐晋献公有功,受封于魏(今山西芮城北,
原为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公元前661年被晋献公功灭,把他封给了毕
万),又称魏万,其子孙以祖父的字"万"为氏,称万氏。
3、出自他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有鲜卑族复姓叶万氏,随魏孝
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万氏。一说代北(泛指汉、晋代郡和
唐以后代州以北地区。大致相当于今山西、河北北部一带。)三字姓
万纽于氏改为万氏。
4、周武王因"以万人而服天下",其后就有人以"万"为姓氏。
5、古代有弈叶的人,曾居住在阴山北面的万纽于山,他的后代
以居住地为氏,取山名的第一个字"万"作为姓氏。
二、迁徙分布
万姓主要有两个支派,即出自于芮伯万及毕万之后。这两个支系后成了我国万姓的主要来源,自然,万姓发祥地应在今山西芮城一带。大致上,早在战国之时,已有万姓迁入山东省境,至汉代以前,万姓乃主要繁衍于山西大部、河南北部及四周地区。汉代,万姓已分布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万姓有以"扶风"、"河南"为其堂号。换言之,主要发源于山西芮城一带万姓,在后来不久却称盛于今河南北部及陕西关中一带。魏晋南北朝时,河南一带由于他族改姓万,使得万姓家族的队伍更加庞大,同时,又因北方战乱之故,万姓同其他士族一样,又不得不大举南迁。早期主要南迁繁衍于今江西、浙江、湖南等省,其后不断向四周扩展,以至宋代已遍及江南大部分地区。
三、郡望堂号
1、堂号
"顕西堂":明末万寿祺,万历举人。明亡以后,誓不降清。穿着儒士的衣服,戴着和尚帽子,往来吴、楚之间,世称"万道人"。
他的书房叫"顕西堂"。他和阎尔梅被人称为"徐州二遗民"。他的著作有《顕西堂集》。
2、郡望
扶风郡: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相当今陕西麟游、乾县以西,秦岭以北地区。西晋移治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
河南郡:汉高宗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
四、历史名人
万 修:东汉名将。光武帝拜为偏将军,从平河北,以功封槐里侯,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万斯同:清代著名史学家,博通诸史,尤精明史。他讲求志节,坚决不愿在清朝为官。。康熙间,应邀以布衣参修《明史》五百卷,皆其手定。著有《历代年表》。
万 树:清朝文学家、戏曲作家。在词的格律方面,造诣很深。编有《词律》20卷,为填词者所推重。又有杂剧、传奇21余种。
万 章:战国时期孟子门下的得意弟子,是最早扬名于历史的万姓先人。关于他的事迹,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孟子去齐,绝粮于邹薛,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万斯大:清朝经学家。他一生精于经学,对《春秋》、《三礼》尤有研究。为万斯同之兄。
万 经:杰出的学者,编著有《万氏经学》与《万氏史学》两部专著。
万 川:著名画家、绘画理论家,博学能文,尤精绘画,擅长花鸟。用笔含蓄,色调柔和清新,富有天趣,为当时艺苑所推崇。有《绘事琐言》、《绘事雕虫》等绘画论著,影响颇大。
万玉山:名僧、气功大师。
万 表:世袭宁波指挥佥事。正德武进士。于国计赢绌,河流通塞,无不通晓。通经术,熟习先朝典故。曾求学于钱德洪(绪山),宗王(阳明)学。为明代武臣通儒之佼佼者。
取一个名人的也不错呢呵呵
个人觉得,如果不考虑什么五行的话,如果家族辈分论到3个字的名字,万清盛、万弘远都是还不错的名字
他那辈是2个字的话,万谦、万向、万颐也不错
取名字的时其实还是要你亲戚他自己决定啦,我们也就是给个参考
突然想给小孩起名叫祝融怎么样哇
祝融:帝颛顼的孙,名重黎,为高辛氏火正。以谆耀敦大,光明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共工氏作乱,帝命重黎杀而不尽。帝以庚寅日杀重黎,以其弟吴回代重黎,复居火正为祝融,遂平共工氏。后世祀为火神。
祝午:西汉齐人,齐王刘襄的郎中令。吕后死后,其亲属欲作乱。祝午献计给齐王,将琅邪王诱骗到齐国,而尽发琅邪国之兵。
祝恬:中山卢奴人,东汉大臣。初任司隶校尉,后迁光禄大夫、司徒。
祝徽(1568-1634)江西临川人,字文柔,号怀复。与汤显祖、邱兆麟、帅机齐名,被誉为明代临川前四大才子。与邱兆麟、帅机并称为临川“三大名士”。官至山东道临监察御史。|
祝嘉:浙江省秀水人,字明甫,号西涧,清代诗人、画家。乾隆二十五年举人。会试屡不中,闲门力学。善画梅,工诗。有《西涧诗钞》。
祝英台:东晋会稽上虞人,小字九娘。女扮男装,与会稽梁山伯同游学三年。后梁山伯知其为女儿身,欲娶为妻,而英台已许配他人,遂郁悒而终。次年,英台出嫁过山伯墓,其临墓恸哭,墓地忽裂,遂与山伯同穴。宰相谢安上奏朝廷,封为义妇冢。
梁祝——祝英台
祝钦明:京兆始平(今陕西省兴平)人,唐代大臣。中六经科选,为太子率更令。中宗复位,擢国子祭酒同中书门下三品(位同宰相),历刑部、礼部尚书,后以崇文馆学士卒。
祝象器:宋代五经博士。乐善好施,名闻州郡。家财万贯,几乎有州郡的一半,时称“祝半州”。
祝可久:信州铅山(今属江西省)人,宋代名士。立功边陲,官至贵州刺史。父亡后归隐山林,乐于行义事,与弟祝可大共建乡校,士林称之。
祝梦熊:衢州江山(今属浙江省)人,宋代大臣。进士出身,官至监察御史。因得罪权臣韩 胄,被贬职。后被农民起义军所杀。
祝彬(1260一1336),字文夫,号悠然。生于南宋景定庚申年(1260)四月。江西省修水县何市镇人,名臣。
祝世禄:江西省德兴人,明代学者。万历进士,官至尚宝司卿。为耿定向高足。有《祝子小言》、《环碧斋小言》、《环碧斋诗集》等。
祝允明(祝枝山)(1460—1527)字希哲,汉族,长洲(今江苏省苏州)人,明朝文学家、书画家。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举人出身,曾任广东兴宁知县,应天通判。祝允明的著作有,《怀星堂集》30卷、《苏材小纂》6卷、《祝子罪知》7卷、《浮物》1卷、《野记》4卷、《前闻记》 1卷、《志怪录》5卷、《读书笔记》1卷。
共4张
祝允明像及作品
共5张
祝允明作品
祝世昌:辽阳(今属辽宁省)人,明末清初将领。原为明将,后降后金(清),隶汉军镶红旗。入关后,授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
祝维诰:浙江秀水人,清代诗人。举人出身,官内阁中书。工诗,有《绿溪诗稿》。
祝德麟:浙江海宁人,清代官吏、诗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至御史,以言事不合黜归。工诗,以性灵为主。有《悦亲楼诗钞》。
祝孝承:河南固始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乾隆五十四年,登进士,改庶吉士。嘉庆二十年六月初四(1815年7月10日),由直隶通永道道员升任广西按察使。嘉庆二十二年三月初一(1817年4月16日),升任云南布政使。
祝洪财:山东省临朐县人士。
祝大椿:江苏无锡人,清末资本家。怡和洋行及上海电气电车有限公司买办。开设源昌号,经营煤铁五金,兼营轮船运输,航线远至新加坡、日本,又经营房地产。从1888年起,独资开办源昌机器碾米厂、机器缫丝厂、机器五金厂,合资兴办华兴机器面粉公司、公益机器纺织公司等。工业资本总额达一百万元,男女工4000余人。
祝钒刚:台湾知名男艺人,“183club” 成员之一。
祝文君:香港无线电视艺员。
祝新运:1962年生,北京人,中国电影演员。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团长。
祝新民:国家电网公司党组成员、中纪委驻国家电网公司纪检组组长。
祝文欣:中研国际品牌管理咨询机构首席培训讲师、管理顾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服装行业顾问,中国首家服饰业管理顾问公司创始人。
祝文白(1884—1968),字廉先,衢县城关(今柯城区)人.1949年后,仍任浙江大学教授,后任浙江文史研究馆馆员。著作有《两浙诗学源流》、《四声概要》等书。[1]
祝世凤(1905-1978.02),湖北省麻城县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祝世凤--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祝榆生:中国第三代主战坦克99式坦克总设计师。“全国战斗英雄”,军功章累累;在一次迫击炮试验排险中,他身先士卒,失去右臂,因而被称为“独臂总师”;先后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参谋股股长、山东滨海军区司令部科长、华东工程学院副院长、兵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兵器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2005年被授予“兵器工业科技发展终身成就奖”称号
祝炎(1903-1933),江西省德兴县人。1910年7岁时入私塾,后考入德兴县高等小学。1923年考入芝阳师范。1925年6月经方志敏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5年夏赴南昌从事革命活动。8月与方志敏同赴弋阳县,以教书为职业,开展革命工作。同年冬参加“弋阳青年社”。并任旭光义务小学和贫民夜校代理校长。1926年秋回德兴开展革命活动,发展党组织,领导工农运动。12月建立中共德兴县支部,任支部书记。
1955年授衔将帅姓名、军衔、授衔时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1月参加方志敏在弋阳窖头召开赣东北5县党员联席会议,后协助方志敏领导弋横暴动。弋横暴动第4路大军,向弋阳县城周围发展,进至马王坡村时,陷敌重围,遂赶往营救,不幸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0岁。
祝光焘(1904-1932.2),浙江省建德县人。1922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九中学师范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后,积极参加反帝爱国、声援上海工人斗争的活动,并利用暑假走村串户宣传和募捐,支援上海罢工工人。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8年秋进入浙江省地方自治学校。1929年秋任分水(今桐庐)第二区(毕浦)区长,组织农会,恢复和建立中共农村党的组织。1930年4月积极筹备参加7月举行的建德农民暴动。同年8月任中共永安区委书记,继续准备毕浦地区农民暴动。同年10月暴动失败,身份暴露遭捕。1932年2月,病死狱中,牺牲时28岁。
祝自清(1898-1933.3),湖北省蒲圻县人。出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家庭。1905年7岁启蒙读书,后到羊楼洞就读。虽出生富贵之家,但对贫富不均的旧社会颇多訾议。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祝家银(1906-1929),湖北省长阳县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7年任长阳县桂花园乡苏维埃政府秘书。曾在马鞍山、晓麻溪、养泉岭等地发展农会组织,发动贫苦农民起来同当地土豪劣绅进行斗争,并参加了该地的三次战斗。1929年5月6日被捕后,敌为要他交出红军名单及文件,对其进行严刑拷打,惨无人道地逼他赤身背着装有炭火的铁箱游街,并捆在木桩上用柴火烧其赤脚,又灌辣椒水,一刀刀地割舌头。他忍着剧痛,怒视敌人,一言不发,终于被折磨得昏死过去。敌人见从他口里得不到任何所需的东西,将他乱刀砍死,牺牲时23岁。
祝列克(1957-——),福建省福州市人。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插队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1975年在福建省连城县任生产队、大队干部,电厂工人。1977年考入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林业部科学技术司工作,历任主任科员、副处长、处长、副司长、1998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司长。其间,1983年至1984年到吉林省临江林业局、松江林业局任副场长、副科长,1990年到英国牛津大学进修,1995年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农业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西藏自治区林业厅副厅长,1999年到中央党校学习。2001年1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副局长、中共国家林业局党组成员。
祝光耀(1944.10-——),男,1944年10月出生,汉族,湖南省益阳人。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平民部长”、“专家型领导”。现任中国生态研究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法定代表人)
祝善忠,男,汉族,1953年9月生,江苏南通人,中共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祝铭山(1937.4.6-——),男,汉族,中共党员,吉林省九台县人。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一级大法官。
共4张
祝姓名人
祝春林,男,汉族,1946年8月生,辽宁绥中人, 全国公安文联主席。原公安部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督察长。中国文联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公安文联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委员会委员。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当选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祝世宁:男,功能材料学家,南京大学教授。1949年12月生于江苏省南京市,籍贯江苏镇江。1996年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祝远德:男,汉族,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教授。2005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
为小男孩起名,于姓!
于权伸 于笑虹 于永波 于波 于常启 于景常 于殿臣
于德惠 于霄鹏 于霄程 于霄晴 于霄雨 于霄雪 于霄进
于霄元 于宏斌 于泽信 于圣熙
姓氏源流
于(Yú)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周武王克商后,大举分封诸侯,其第二个儿子邘叔被封在邘国。据《广韵》所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封第二子(有说第三子)于邘(故城在今河南省沁阳西北于邘邰镇),称于邘叔。后来,于邘叔的子孙就以国名为氏,有的姓了邘;有的则去邑旁姓于,是为河南于氏,史称于姓正宗。
2、出自古复姓淳于氏,为唐代时避讳宪宗李纯所改单姓于氏。据《古今姓氏书辩证》等所载,淳于公子孙,以国名为姓,称为淳于氏。唐贞观年间所定皇族七姓,有淳于氏。至唐宪宗李纯时,为避讳(“纯”“淳”同音),复姓淳于氏改为单姓于氏。到了宋代,又有部分于姓恢复淳于姓,也有一部沿袭未改的,形成此支于氏。
3、出自北魏时的万忸于氏,为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恢复本姓于。据《路史》所载,鲜卑族的万忸于氏原为山东于姓人,后随鲜卑改之,孝文帝汉化改革,又复于姓。这一支于氏虽然是从鲜卑族的万忸于氏所改,一向也被当作外来的姓氏看待,但在实际上,他们仍然是汉族于姓的后代,只是在汉代之时,有一位名为于公的后代,随着拓跋氏离开了中原,并且为了适存于鲜卑族而改姓为万忸于氏,等到后来鲜卑族的拓跋珪在我国北方建立了北魏,才又“重回娘家”,复姓为于而已。
4、出自赐姓或少数民族改于姓而来:
① 明朝时赐元人巴延达哩姓于名忠,清八旗尼玛哈氏改于姓。
② 又有达斡尔、鄂伦春、土、回、高丽等小数民族有改于姓者。
得姓始祖
于邘叔。为周武王姬发之次子(一说第三子),武王灭商后,大举分封诸侯,他把于邘国分封给于叔,起初于叔为于邘叔,其名得于封地。后来于邘国的子孙就以国为氏,有的姓了于邘,后来干脆去掉邑旁姓于,称为于姓,史称于姓正宗,是为河南于氏,后世于姓尊于叔为于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繁衍播迁河南泌阳县北部一带,是古于邘国所在地,当然也是于姓的发祥地。在于邘国灭亡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于姓基本上都生活在今河南省境,播迁基本是以河南境内为主,如方城、午汤、许昌、伏牛山等地。秦汉时期,于姓人开始以河南为中心缓慢向周边播迁,北迁山西、河北、东迁安徽、山东,西迁陕西、甘肃,此期于姓主要是以我国北方的中原地区为繁衍播迁的中心,并形成三大郡望,即河南、东海、河内,由此,东迁入山东的于姓也开始兴旺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的军阀纷争割据,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于姓人跟随着逃难大军,大举南迁于东南广大地区,五胡乱华,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而战争又使中原地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为躲避战乱,处于河南南部的于姓则就近南下湖北,后辗转于四川、湖南。隋唐时期,由于国家统一,战乱减少,也由于国人根深蒂固的恋家思想,于姓迁徙有等于无,却繁衍昌盛起来,于姓相继在北方形成了几处大的望族。北宋末年,金兵攻陷东京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并掳走徽、钦二宗,有于姓人随往黑龙江。南宋后期,于姓开始由浙入闽,由闽入粤。元末农民起义军四起,社会动荡不安,江南人口锐减,由于山西表里山河的特殊优越位置,所受影响不大,朱明王朝建立,迁山西人于人口萧条处,则山西于姓也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其分别迁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等地。此前有河南于姓迁顺天府(今北京市)(据《于氏宗谱》所载)。清代,河南、河北,尤以山东的于姓人为多,闯关东谋生并定居。至此于姓人已遍布天下。如今,于姓分布以山东省为多,约占全国汉族于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其次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陕西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六省于姓约占全国汉族于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十八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六。
历史名人
于 公:汉代东海郯(今山东省炎城北)人,曾官廷尉,为县狱吏。执法公允,凡犯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他所洗雪的“东海孝妇”一案,以善于决狱而成名,更是千古美谈。并且为我国民间代代相传的因果报应的道德规范,留下了为善为恶“万应不爽”的典型。
于 吉:一作干吉,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县)人,东汉时方士,据称在曲阳泉水上得神书《太平清领书》(实为自著),多巫觋杂语。后至南方以符水为人疗病,人多事之,遂为吴·孙策所杀,著有《太平清领书》传世。
于 禁: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省泰安南)人,三国时魏国名将,因征战有功,封益寿亭侯,后被水淹七军,为关羽所掳,释放后,羞愧而死。
于 濆:唐代晚期诗人,虽不为时人所重,但却具有显著现实主义创作特色,艺术上虽不够锤炼,但质朴无华,明快直切。《全唐诗》收其诗四十五首。
于 谦:字廷益(1398-1457),浙江省钱塘(今杭州)人,明朝大臣,成祖年间进士,曾历任监察御史、巡抚、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期间,平反冤案,赈济灾荒,颇得民心。英宗时,宦官王振专权,朝廷腐败。蒙古瓦剌贵族也先率军来犯,明军出兵阻击,全军覆没,英宗被俘,举国上下为之震动。一些朝臣主张南逃避敌,于谦力排众义,誓死保卫京师,并拥成王为帝(景帝)。后瓦剌军破紫荆关直逼京师,他亲自督战,击毙也先,大败瓦剌军。后官加少保,总督军务。英宗被释放后,于景泰八年发动“夺门之变”,夺回帝位。于谦被捕下狱,以“意欲谋逆”罪被叛处死刑,史称“行路嗟叹,天下冤之”。宪宗成化时,于谦被复官并赐祭,葬于西湖三台山麓。有《于忠肃集》。
于 准:清代山西省永宁(今属交口)人,清官于成龙的孙子,官至江苏、贵州巡抚。辑有《于清端公政书》等,于成龙的许多事迹都是他给整理的。
于 振:清代江苏金坛人。字鹤泉,号秋田。生卒年不详。清雍正元年(1723年)状元。此科为庆祝雍正帝登极大典特设恩科。雍正帝以于振为其登极首科状元,恩赐有加。除依例授职翰林院修撰外,还让他以修撰衔入值南书房。雍正二年,出任河南乡试主考官。雍正三年,赐居澄怀园。雍正五年,出任湖广学政。后因事遭贬,降为行人司司副。
于定国:字曼倩,系于公之子,西汉东海郯县人,汉初丞相,少学法于父,后为狱吏,宣帝时,任廷尉,决疑平法,后为丞相,被封为西平侯。
于志宁:唐代官吏。字仲谧(558-665),京兆高陵(今属陕西省)人,贞观中为太子右庶子,高宗时拜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封燕国公,以华州刺史致仕。
于休烈:唐代洛阳人,开元初举进士,累官至积贤殿学士。性恭俭仁爱,礼贤下士。本性真诚朴实,机警聪明。肃宗即位当了皇帝,于休烈从中都赶到京城被任命为给事中,后来又改任为太常少卿兼知礼仪使。中原遭到战乱破坏,文物书籍损失严重,于休烈将自己收藏的《五代论》献给国家,肃宗皇帝很满意,任命他为工部侍郎。于休烈在朝中任职三十多年,担任过许多重要显赫的官职,但家中却没有什么积蓄。一直保持正直俭朴,温文尔雅,从来也不将喜怒显示在脸上,他礼贤下士,鼓励提拔年轻人。虽然他官位高责任大,但工作勤奋,不知疲倦。他非常爱好读书,手中整天都拿着书本。
于慎行: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隆庆进士。万历初历翰林院修撰,充日讲官。因劾张居正夺情,引疾归。后起官,历侍讲学士、礼部左右侍郎,累迁至礼部尚书。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起掌詹事府,后二年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寻病卒。在史馆以读书为事,明习典制,贯通百家,与冯琦并为文学名臣。其诗文弘丽,一时推为大手笔。著有《读史漫录》、《谷城山馆诗文集》等。
于成龙:字北溟(1617-1684),号于山,山西省永宁(今属交口)人,清代廉吏,其为官清廉,爱民如子,重视教育,兴修学校,康熙赞其“天下廉吏第一”,官至两江总督。
于敏中:字叔子(1714-1779),号耐圃,清江苏金坛人,于汉翔孙,清雍正癸卯年(1723年)状元于振之弟。少时资性过人,读书勤奋,雍正七年(1729年)考取举人。乾隆丁已年(1737年)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执掌山西试。不久担任山东、浙江学政,掌管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敏中担任浙江学政期间,考吏拔秀,罢庸补能,按期组织匀举,担任会试总裁,所拔多知名士。因其满腹经纶,文章冠绝一时,书法清秀洒脱,又通熟掌故,为乾隆皇帝所倚重。乾隆十八年(1753年)选任兵部侍郎,后改户部侍郎,加太子太保存,期间奉旨编纂《户部则例》126卷。乾隆二十五任户部侍郎兼军机大臣,历时近20年;还就任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文渊阁领阁事先培植职,朝廷谕书多出其手。清廷 开设四库馆,他受命为正总裁,与大学士刘统勋力主搜辑《永乐大典》中古书。还担任国史馆、三通(《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馆总裁。平定四川金川时,敏中负责军书旁午,以书旨功赏戴双眼花翎,画像挂列紫光阁。乾隆四十二年敏中奏准,以纪事本末体撰写《钦定临清纪略》16卷。翌年,又奉旨编辑《西清`砚谱》24卷。还著有《素余堂集》、《日下旧闻考》159卷。卒后赠文襄,赐祭葬。
于式枚:清末官员,民初遗老。字晦若(1853-1916)。贺县(今贺州)人。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充李鸿章幕僚多年,奏牍多出其手。1896年参加康有为倡设的保国会。1906年任广东提学使,广西京官联名上奏荐其兼任广西铁路公司总理,规划建筑广西境内铁路。1907年充出使考察宪政大臣,上奏反对立宪和召开国会,维护专制皇权,立宪派请罢。因得皇族和顽固派支持,擢升邮传部侍郎、礼部侍郎、学部侍郎、修订法律大臣、国史馆副总裁。辛亥革命后悲愤憔悴,稳居青岛,谢绝袁世凯聘为参议。1916年移居上海病死。
于右任:原名伯循,字诱人,后以“诱人”谐音“右任”为名,号骚心、髯翁,晚号太平老人,陕西省三原人。光绪举人。早年投身民主革命,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从事民主革命活动。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历任审计院院长、政府委员、监察院院长、最高国防委员会委员等职。又是著名书法家、诗人,善草书,1964年病逝于台湾,有《右任文存》、《右任诗存》行世。
于学忠:国民党爱国将领。字孝侯(1890-1964),山东省蓬莱市于家庄村人,早年为吴佩孚之干将,后离吴投张,转入奉系,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台儿庄战役和武汉保卫战,是张学良被软禁后奉系的重要将领。
郡望堂号
1、郡望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洛阳,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自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此支于氏,大概为于氏始祖邘叔的直系后裔。
东海郡:秦始置郡,治所在炎(今山东省炎城北)。西汉时相当今山东省费县、临沂、江苏省赣榆以南,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邳县以东和江苏省宿迁、灌南以北地区。此支于氏,应为春秋战国时于泰之后及北魏鲜卑族复姓万忸于氏改汉字单姓于氏的后裔。
河内郡:楚汉之际置,治所在怀县(今河南省武涉西南),相当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包括汲县)以西地区。此支于氏,亦为邘叔的直系后裔。
2、堂号
忠肃堂:明朝忠臣于谦,任兵部尚书。瓦剌犯大同,英宗被俘。徐珵力主迁都,于谦为了振兴国家,坚决反对。为了避免瓦剌以英宗要挟中原,于谦就拥景帝即位,打败了瓦剌。不料英宗回来后,听信谗言杀了于谦。多年后方平反昭雪,谥“忠肃”。
此外,于姓的主要堂号还以:“东海堂”、“为叙堂”、“福谦堂”、“佑启堂”等为堂号。
宗族特征
1、姓族人多志士能臣。如写“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以诗言志,诗如其人。
2、历史上于姓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
3、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据清光绪二十六年于炳坤修《于氏族谱》,江苏江都于姓一支字行为:“谦恭孝友,仲福正常。”
============================================================
【于姓宗祠通用对联】
〖于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威隆节钺;
德卜门高。
——佚名撰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魏名将于禁,字文则,钜平人,曹操名将。武帝时召拜军司马,征战有功,持军严整,累迁左将军,封益寿亭侯,假节钺。谥厉。下联典指汉代廷尉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宣帝时任廷尉,为人谦恭,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加审慎之心,当时人说:“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不冤。”少学法于父。父死,亦为狱吏,后擢为丞相,封西平侯。
救时宰相;
当代清官。
——佚名撰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钱塘人于谦,字廷益,七岁时,有异僧称他为“救时宰相”。历官监察御史、兵部侍郎、河南巡抚、兵部尚书。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族瓦剌部首领也先南犯,他猝亲征的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于谦率军击退进攻北京的也先,保卫了京师,迎回英宗。下联典指清代山西永宁人于成龙,字北溪,历官罗城知县、黄州同知、两江总督,所到之处,以清廉著称,时称“天下清官第一”。
勤劳土木;
妙选瀛州。
——佚名撰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杰出和政治家于谦(1398-1457),字廷益,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永乐进士。历官御史、兵部右侍郎。正统十三年(1448年),迁左侍郎。次年秋,瓦剌也先大举寇边,宦官王振挟英宗亲征,兵部尚书邝野从征,留他理部事。未几,发生“土木之变”,英宗被俘,京师震恐。监国成王擢之为兵部尚书,全权经划京师防御。他拥立成王即位,是为景帝。十月,也先挟英宗破紫荆关入窥京师,他分遣诸将列阵九门外迎敌。而身自督战,也先挟英宗北逃。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乞和,请归英宗。及迎还英宗,安置南宫,称上皇。后以所谓“谋逆罪”被杀害。下联典指唐初大臣于志宁(588-665),字仲谧,京兆高陵(今陕西省高陵)人。贞观中为太子右庶子。高宗时拜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并封燕国公。以华州刺史致仕。
瀛洲望重;
廷尉门高。
——佚名撰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初洛阳人于志宁,字仲谧,文学馆学士,为瀛洲十八学士之一,历官太子右庶子、太子太师、华州刺史,封燕国公。下联典指西汉东海人于公,曾官廷尉,执法公平。其闾门坏,地方父老共同为他重修,他让修得高大些,能容驷马车盖出入,并说:“我治狱多阴德,子孙必有发达的。”后来,其子于定国官至丞相,孙于永官至御史大夫。
廉让世泽;
大傅家声。
——佚名撰于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唐·于义,北周闵帝时为安武太守。以家财分郡人之争讼者,讼者耻愧,移居他州。
-----------------------------------------------------------------
〖于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长歌昭日月;
大笔撼乾坤。
——佚名撰于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台湾政治大学挽于佑任联语节录。于佑任(1879-1964),原名伯循。陕西泾阳人。光绪举人。工诗词,精书法。有《佑任文存》、《佑任诗书》等。亦擅联语。
帆影清江水;
铃声碧草山。
——于邺撰于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诗人(唐末进士)于邺《过百牢关贻舟中者》诗句联。
慎行大学士;
曼倩西平侯。
——佚名撰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礼部尚书于慎行,字可远,东阿人。隆庆进士。万历初历修撰,后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以疾归。慎行学有原委,贯穿百家。神宗时,词馆中以慎竹及冯琦文学为一时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下联典指汉代廷尉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郯人。少学法于父。父死,亦为狱吏,后为廷尉,民自以不冤,擢为丞相,封西平侯。
青晚标广德;
红叶作良媒。
——佚名撰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于志宁五世孙于琮,娶广德公主,后被害,公主亦自缢室中。下联典指于佑题诗红叶,宫女韩氏得之,后结为夫妻,“方知红叶是良媒”。
-----------------------------------------------------------------
〖于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红叶作良媒合;
青史标广德贞。
——佚名撰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僖宗时学士于佑,在御沟行一红叶,上有诗句,于佑也题一叶,放在上流,被宫女韩夫人得到。后来,僖宗放宫女,于佑娶了韩夫人,二人分别取出红叶相示,说:“可以答谢良媒了。”原来,韩夫人诗中有“方知红叶是良媒”的句子。下联典指唐代于琮,字礼用,于志宁六世孙,宣宗时擢进士第,历官左拾遗、尚书右仆射。娶广德公主。黄巢攻入京师长安,于琮被杀,公主自缢而死。
-----------------------------------------------------------------
〖于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德及子孙,崇门容驷马;
功高家国,泰代出贤臣。
——佚名撰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县狱吏于元公,东海郯人。决狱平。东海有孝妇,为太守冤杀,公争之不得,辞疾去。孝妇死。东海旱三年,后太守至。因公言致祭立雨。公闾门坏,父老方共治之。公谓曰:“少高大,令容驷马车盖,我治狱多阴德,子孙必有兴者。”后其子定国为丞相,孙永为御史大夫。皆封侯。下联典指明代杰出和政治家于谦。
砥柱中流,独揽朱明残祚;
庙容永奂,长赢史笔芳名。
——魏源撰于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魏源题明代杰出和政治家于谦祠联。
============================================================
【于姓典故、趣事】
〖笑死于公〗
古时候,在郯城西边个二十里有个庄子,叫高大寺。庄上有个叫于公的人,在郯城城里当牢头禁子,这个人办事公道,从不欺负那些蹲牢的犯人。
这年腊月三十晚上,于公查完了牢房,正想回家过年,忽然听牢里有人搐嘎搐嘎的哭,开始是一个人、两个人,后来全牢的人都随着哭,于公纳闷,就问那些蹲牢的:“我一没打您,二没骂您,您哭什么的?”一连问了好几遍,才有一个上了年纪的犯人,对于公说:“老爷,眼下旁人都老老少少在一起过年了,可我们这些犯了王法的人,都不能回家和妻儿老小在一起,才思这个,心里怪难过,不由人的光想哭。”于公听了这话,寻思道:“天底下的人,那个不是父母生的呢?过年过节,都巴望和亲人团聚,这是人之常情。”沉吟半天就对着那些蹲牢的说:“都甭哭了,后天一早清晨,县令要来查狱,只要大伙能保证,在县令查狱前赶回来,我今晚上就放你们回家过年。”那些蹲牢的听于公这么一说,可恣坏了,一齐朝于公磕头说:“老爷放心,后天天亮以前,我们一定赶回来。”于公打开狱门,就把犯人都放走了。
正月初一这天,天上飘飘飖飖下起了鹅毛大雪,雪花子挤成疙瘩抱成蛋,一个劲的往地上落,不大会就把地皮盖得严丝合缝,于公看到这里,吓得两把捏着胆, 心里话:“海了!(方言,坏了)演上(方言,碰上)这场大雪,路上找不着路眼(方言,路迹),那些蹲牢的还能回来吗!”
于公家中上有八十开外的老母,下有两个讨人喜欢的孩子,还有一位知疼知热的贤孝妻子,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像一盆火,按当时的国法,私放犯人,犯抄杀满门大罪,于公望着这场漫天大雪,老下个不停,急得像热锅里的蚂蚁,团团乱转,哪还有心思过年吃饺子。
初二这天,天将闪明,雪住了,天晴了,屋外满世界白晃晃的,平地上雪没到膝盖子。于公换上一身干净衣服,蔫头耷脑的准备去送死去,不料,他到牢里一看,我的娘唻,满牢里的犯人一个没拉,都到齐了。他们各人蹲在各人的监号里,一个个都裹着一身雪,跟个雪蛋样。他们见了于公,一齐磕头谢恩。于公见了这光景,仰天大笑说:“皇天无情人有情,哈哈哈哈!”突然一口粘痰堵住了喉头,他咕咚一声张倒在地,死去了。
于公下葬后的第三天,蹲牢的亲朋好友,都赶来给于公添坟。后来,凡是刑满出狱的犯人,在回家之前要往于公的坟上添一兜土。年代久了,于公的坟越聚越大,占地十多亩,像一座小山。至今这座墓还在,在郯城西边个,叫县里管文物的管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