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有金、木、水、火、土,这五种之间相生相克,五行命理注重互相平衡,而五行也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六腑,无论缺乏哪种元素都会对自身的运势造成一定的影响。跟着小编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五行的生克关系以及概念特性吧。
本文目录:
1、详解五行的生克关系
2、五行的概念特性
3、五行对应的人体五脏
详解五行的生克关系
五行的相生关系,可细分为以下这五种情况,分别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的相克关系,可细分为以下这五种情况,分别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的亢乘关系中,若是物盛极则属于亢太过,任何事物亢极则乘。乘是属于乘虚侵袭,强而导致的欺弱,相克的情况会非常地过。
在五行中,都不是只存在顺克的,也都会有逆克的情况发生,就比如说是旺克衰的情况,或者是强克弱的情况。打比方:土旺则木衰,木容易遭受到土的克制;木旺则金衰,金容易遭受到土的克制;水衰则火旺,水容易遭受到火的克制;土衰则水旺,土容易遭受到水的克制;金旺则火衰,火容易遭受到金的克制,这些逆克的情况,也可以叫做反克或者是反侮。
五行的概念特性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条件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木的特性:日出东方,与木相似。古人称“木曰曲直。
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的特性:南方炎热,与火相似。古人称“火曰炎上。
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土的特性:中原肥沃,与土相似。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
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金的特性;日落於西,与金相似。古人称“金曰从革”。
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水的特性:北方寒冷,与水相似。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
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五行对应的人体五脏
木属肝,以木的生发、伸展的特性来说明肝的喜du条达、恶抑郁、主疏泄的功能。
火属心,以火的阳热特性来说明心阳的温暖作用。
土属脾,以土化生万物的特性来说明脾主运化,为人体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功能。
金属肺,以金的清洁、肃降、收敛来说明肺主肃降的生理功能。
水属肾,以水的润下、闭藏特性来说明肾藏精主水的生理功能。
五脏之间的相生为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之阳气可以问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运化水谷之精气可以益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如肺气清肃则津气下行以资肾;肾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等。
五脏之间的相克为肺(金)的清肃下降,可抑制肝(木)阳的上亢,即金克木;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泻脾(土)的壅滞,即木克土;脾(土)的运化,可以防止肾(水)水的泛滥,即土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