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怎样看待风水
有不少人,见到亲戚或朋友的运程有种种阻滞之时,都会劝他(她)说:“不如看下风水啦!改下运程啦!”
看风水是否能真正改善命运呢?在佛教看来,命相是解释正报的,风水是解释依报的。风水是观察阳宅(活人的居住)和阴宅(埋葬死人的地方)吉凶祸福。佛法认为依报随正报转。正报有福,依报必然会好;正报无福,依报必定坏。所以,风水家常说:“吉人居吉地。”和“求阴地不如求心地。”这“吉人”、“心地”就是指的“正报”。说明依报随正报转。正报是主要的,依报是次要的。近代佛教净土宗大德印光大师在文钞中说:“堪舆家言,何可为准,若如所说,则富贵之人,永远富贵,何以高门每出饿殍,世之最有力能得好地好宅者,莫如皇帝,何皇帝每多寿短,自汉以来,无有过四百年者,贫人众苦交集,又欲得吉宅吉穴而不得,是欲免苦,而又自设法以令苦更深远也.汝但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一心念佛, 展转劝人,依一函遍复为之劝化,当可业障潜消,善根增长.光为汝忏,何若汝自己竭诚尽敬以自忏之为愈乎......汝欲转祸为福,当以此一函遍复之事,逢人即说,校彼另修住宅,另移祖坟,为有益无损也.世人不在心上求福田,而在外境上求福田.若堪舆师知祸福皆由心造,亦由心转,则便为有益於世之风鉴矣.” 看风水是可以使贫穷的人变成富有,可以使多病的人转成健康,可以使运程阻滞的职员得到加薪或升职,亦可以使蚀本多年的公司变成生意兴隆,更甚至可以使反目的夫妇回心转意……。
在表面上看来风水是可以改善命运的,但是,绝大部分的人都会忽略其中一句含有深奥哲理的名言——“福地福人居”。 没有“福气”的人,是绝对不可能居住到好风水的“福地”。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下任何一块好风水的“福地”,都是有“福气”之人才能够居住进去。“福地”亦就是好风水的住宅。
事实上,风水改变命运只是表面上的现象而已,它是有一定的根源的。
在佛教看来,风水能够改善命运,最大的两个根源是:一、应先天之运数而改变命运。二、应后天之积善(善因)报应而改善命运(得善果)。
归根结底,真正能够改善命运的,不是风水,而是“因果”两字。
因为,无论是先天之运数,或是后天的修善积德,都是种下“善因”所得来的“善果”。
我从祖传开始研究风水已近二十年。在很早以前就留意这方面的问题。有时候我很想尽力去帮助令人非常同情的穷人,义务为他勘查住宅风水,并吩咐他要如何补救,如何挡煞,而且处处想法利用最简单省钱的方法去补救,但是主人家主意不定,有的三心两意,有的偏听旁言,往往不能依法照做,结果亦令我白费心机,这是他“善因”种得太少之故。
约在五年前,我和一位洋行老板交好,他的洋行生意平平,无甚出色。我劝他将写字楼内的房拆去,将公司门口缩入两尺。他因为实用的习惯,舍不得照做,迟迟拖延三年,生意一直不好。后来,经几个老友力劝,并且动手将他的房墙打烂,他才勉强拆去。因此生意好转,经三个月后,他自己急急改了公司大门,从此一路好景,打开非洲市场,后发了大财。可惜的是,发了财之后,旧时的老友很少来往了。为什么他当时迟迟拖了三年不拆房墙呢?这是他运数未到之故。老友将他房墙打烂是他的“福报”到了。
更有奇妙的是,有些人的住宅风水受到外环境马路或其它建筑物的煞气影响,运程多年不利。但到了他时来运转(将要得到福报)之时,住宅外面的马路也会由工务局动工改往一边,或是前面起建一座高楼将煞气挡住,因此而自然改好了住宅风水。
当然,更有很多很多的好风水因为受到外面起建大厦或天桥或马路等等而变成了坏风水。
这一切一切的好与坏,吉与凶的转换,在冥冥中都不能超出“因果报应”的原则之外。
因此,“风水”是表面的枝叶,“因果”是内在的根源。"宋朝范仲淹,年青时贫穷,后来做了官。他很孝顺,请风水家看母亲的墓地,风水家说他母亲的坟是“绝地”,他家会断绝后嗣,劝他迁移。他说既然是绝地,也不应别人去受;如果我该绝后,迁坟有什么用?结果没有迁坟。另外,当时苏州有座著名风水宝地--南园,范仲淹正在做宰相,又是苏州本地人,于是许多人劝他把南园买下来做公馆,以利后代出人才、做大官。范仲淹说,一家人发富贵范围太小,于是他买下南园办了“苏州书院”,培养出不少人才。他死后,儿子范纯仁依然又做了宰相,而且世世代代人才辈出。80年代《人民日报》海外版登载,侨居世界各地的范氏子孙一百余人在台北集会,纪念范文正公诞辰一千年。印光大师说,范氏家族兴盛将近千年,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最好证明。也说明与风水无关,因为风水是有形的,沧海桑田,风水怎能保持不变呢?因果就不同,纵经百千劫仍起作用。
佛教怎样看风水
佛教是如何看待风水的
时间:2012-11-03 来源:中国佛教文化网 作者:admin
风水问题
命相是解释正报的,风水是解释依报的。风水是观察阳宅(活人的居住)和阴宅(埋葬死人的地方)吉凶祸福。佛法认为依报随正报转。正报有福,依报必然会好;正报无福,依报必定坏。所以,风水家常说“吉人居吉地”和“求阴地不如求心地”。这“吉人”、“心地”就是指的“正报”。说明依报随正报转。正报是主要的,依报是次要的。举例说明:
例一:宋朝范仲淹,年青时贫穷,后来做了官。他很孝顺,请风水家看母亲的墓地,风水家说他母亲的坟是“绝地”,他家会断绝后嗣,劝他迁移。他说既然是绝地,也不应别人去受;如果我该绝后,迁坟有什么用?结果没有迁坟。另外,当时苏州有座著名风水宝地——南园,范仲淹正在做宰相,又是苏州本地人,于是许多人劝他把南园买下来做公馆,以利后代出人才、做大官。范仲淹说,一家人发富贵范围太小,于是他买下南园办了“苏州书院”,培养出不少人才。他死后,儿子范纯仁依然又做了宰相,而且世世代代人才辈出。80年代《人民日报》海外版登载,侨居世界各地的范氏子孙一百余人在台北集会,纪念范文正公诞辰一千年。印光大师说,范氏家族兴盛将近千年,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最好证明。也说明与风水无关,因为风水是有形的,沧海桑田,风水怎能保持不变呢?因果就不同,纵经百千劫仍起作用。佛经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首偈语说明,即使经过百千劫之久,所造的业因也不会亡失,一旦因缘结合,自种的因还是自食其果。
例二:30年代,四川军阀把仪陇县朱德家的发坟挖掉。文-革时,红-卫-兵把奉化蒋经国家的发坟挖掉,但对他们都没有影响。这也说明正报的福泽还未享完;依报是次要的,并无大影响。
例三:我家在成都市的住宅,是一所闹狐仙的凶宅。我祖父在清末经人介绍买下江苏某人自建的住宅,后来才知道这住宅常闹狐仙,很不安宁,接连不断出灾异,有人上吊自杀等。住宅花园内有座古典建筑风格的“大仙楼”,有窗户但无楼梯,四周树木茂密,显得很阴森。但我家从清末一直住至1950年出卖住宅,均未出现什么怪异的事。
一次,我母亲在梦中忽见“大仙楼”的楼窗打开,一位古装妇女飞身下来。她心里明白这就是狐仙,非常恐惧,赶紧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时听见有人敲门,心里更紧张。再一看,那位古装妇女已站在室内自己面前,态度非常友好地说:“我们是邻居,相处多年,你家福德很厚,我们都沾光。不过我们要分手了,特别来辞行。”说完,不见。此事父母亲常用来教育我们,让我们懂得“作善降祥”和“依报随正报转”,是真实可信的。
所以风水由心造。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一个环境优美、好风好水的地方,如果住了无公德心的人,乱丢垃圾,污染空气、水源,滥用农药……不多久,美好的风水就破坏光了。
反之,一个风水平凡之处,如果住了有公德心的人,懂得环保,爱护大地,处处行善积德,感化四邻,久之,磁场必然改变,风水就转好。所以说:“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
一间空屋,用来作酒吧、舞厅,和用来作道场,由于参加者心境、念头不同,发射的电波毫不同,当然磁场毫不同,这就是所谓“风水”有异。而追究风水之因,就在人心的念头(电波、磁场),所以看风水不必求人,心念好,所感的磁场风水就好。心念不好,再好的风水也很快破坏。
说实在,很多寺庙都建在风水最好的地方,但是许多人都住不下去,他们宁可跑到“风水最不好”的赌场,阴暗的色-情场所,或在空气(风)最污染之处逛街,他们不习惯好风水。
世间人,多半信风水先生之言,尤其“埋葬”一定要选风水,子孙常很自私地希望尊长埋在风水最有利于自己的地方,却不去关心,亡魂到底是否究竟安乐解脱。大家都信“祖先之风水影响了自己”,很少人去反省检讨自己的心行,会不会影响祖先?会不会使祖先蒙羞?会不会使风水变坏?大家宁可花大笔钱财请人看风水,却不肯“修心”改变风水。
有德之人,堪居福地!
发布:不空绢索 [全部文章 空间 留言] 日期:2013/11/10 18:37:00 收藏
江西有一位书生善於堪舆,到湖南的道州去旅游,遇见一块风水绝佳的土地。当他正在眺望时,有两个人来了,一个身穿华贵的衣裳,一位手里拿著罗盘,东张西望地说:「这块地风水不好!」
书生暗中笑那位地理师胡说八道。他走来跟那两个人谈天,互相询问对方的籍贯和姓氏。穿著华丽的人是城里的富家子,手里拿著罗盘的是一位地理师。地理师听说书生从江西来,便说:「江西出了有名的地理师,你一定很高明吧!」
书生谦虚地露了两手,地理师十分折服,告诉富家子邀书生回家。
书生住在富家子的家中,他想说出前日看见的那一块地,心里又默想:「如果不是福德很大的人便配不上这块地!」他住了很久,看见那位富家子的行谊不太有福德,因此,就秘而不说。
正巧富家的姻亲萧公,想要埋葬双亲,拜访居住在富家的地理师,书生也应聘前往。
萧公是一位长者,乐善好施,乡里的人都公认他是善人。书生也以为他可能配得上前面那块土地。於是,就告诉萧公,以高价买到那块土地。书生为那块土地点穴开墓後,过几天就要安葬了。
书生告诉萧公:「这块地不是福德很厚的人配不上,您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然而天意不可知,违反天意必有大罪过,您何不预先在那墓穴住宿一晚,试验一下,如果不是您的地,应当会有奇异的徵兆!」
萧公遵照书生的话去做,当天晚上,他跟儿子一同住进墓穴,并且盖上芦苇和草席。
到了三更半夜,他听到呵斥声,从芦苇的空隙中窥视,看见许多旗帜、仪仗和侍从在前面引导,有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骑马过来。
萧公心里想:「在这荒郊野外的夜晚,怎麽会有达官贵人经过呢?」当他在惶恐疑惑时,那批人马已经停在墓穴旁,勒马停住,叱责侍从人员说:「这是何孝子的地,萧某人竟然胆想占据,赶快擒他出去!」
萧公很害怕,在墓穴中叩首大声地说:「我本来就考虑如果我占据这块不应属於我的地,可能会遭到天谴,所以我住宿在墓穴以预卜吉凶,既然您已经告诉我了,我愿意立即迁让!」
坐在马上面的人回答:「念你是一位长者,姑且原谅你。如果你能够帮助何孝子埋葬父亲,我应当另外给你一块好的地理。你赶快把墓穴掩埋起来,以免灵气外泄!」才说完话,就像风驰电掣那麽快走了。
过了一会儿,又恢复寂静。
天亮後,萧公父子回家把经过告诉书生,将墓穴封好。他们四处寻找何孝子,可是没有人认识何孝子。
有一天,书生独自一个人到郊外去踏青,走得稍远,来到一个小镇,突然下起大雨,他在米店的走廊下避雨。
天色转暗後,舂米的人都休息了,只有一位年轻人还在舂米。书生觉得很奇怪,就上前询问他。他回答:「家母年纪老迈,要吃肉才会饱。我提早工作和晚一点休息,可以多赚一些钱,奉养我母亲!」
书生问他贵姓,他回答:「敝姓何!」书生心里暗自想:「难道他就是何孝子吗?」
书生想要暗地观察他事奉母亲是否诚敬,等到他舂完米後,书生就藉口说:「天雨路远,今晚我是否可以向你借住一宿!」
何孝子答应後,书生拿出五锭银子交给何孝子说:「请你帮我准备晚餐!」
何孝子很惊讶地说:「吃一顿饭,那里用得到这麽多钱呢?」
书生回答:「剩下的钱,就供养令慈好了!」
何孝子不肯接受,他说:「我竭力事奉家母,非常心安。无功而接受客人的银钱,义理上讲不通!」
书生勉强他接受,他才收了一锭银子到市场买一些酒菜,和书生一齐回家。
何孝子家只有两间房间,里面是老母亲居住的房间,何氏夫妇住在外面那一间。外面那一间房间的前半部是灶,虽然狭窄,可是却相当整洁。
何孝子回到家,先进入房内禀告母亲,因为有客人借宿,母亲就召唤媳妇赶快沏茶,不要怠慢客人。不久,何孝子来了,请客人进入房间说:「我家里贫穷,没有多余的房间。我已经告诉内人跟母亲一起睡,先生跟我在同一张床,希望您不要嫌弃!」
坐好後,何孝子又去端茶,接著又端出一瓶酒和一道菜放在桌上,对书生说:「恕我不能陪您!」说完,何孝子急忙进入。书生从门缝窥视,看见:桌上有两个盘子,一只刀子,一只汤匙。何氏夫妇两人扶起母亲坐好,母亲吃饭,夫妇两人左右侍奉,调羹进肉,非常快乐的样子。
吃饱後,何太太收盘子,何孝子亲自侍候母亲盥洗,然後夫妇二人对坐而食,只有少许黄菜。
书生边吃边偷看,内心更加赞叹佩服。
不久,何孝子出来,看见客人已经吃完了,又再端茶,告诉书生说:「您的棉被和枕头都准备好了,您走远路非常辛苦,请先睡,不要等我!」
书生点点头,何孝子又走进母亲的房间,书生又暗中窥视何孝子的行为。看见何孝子靠著母亲坐下,一五一十地叙述今天在街上所发生的趣闻,来安慰母亲,母亲表情非常高兴。过了一阵子,母亲疲倦想睡觉,何孝子便安放枕头,拂擦床席,并且亲自为母亲解衣,扶持老人家上一号(小解),何太太也在旁边侍候,丝毫没有疲倦的样子。
等到母亲睡了,何孝子又帮她背按摩。直到听见母亲睡著的呼吸声,何孝子才离开。他走出房间时,步履非常轻,好像怕母亲惊醒。
书生佩服他的孝顺出於至诚,而且想到神的话不错。等何孝子出来,询问何孝子说:「令尊去世多久了,已经入土了吗?」
何孝子哭著说:「家父已经逝世四年了,何某人不孝,只有做工奉养母亲,而无力安排丧葬事宜,家父的棺木迄今仍寄放在社庙。」
何孝子讲得非常痛心,书生看见他声泪俱下,安慰他说:「你不要伤心,我居住在萧老先生家,他老人家有一块风水非常好的土地,我应当乞求他赠送给你,而且我还可以出资帮你安葬!」
何孝子说:「我与先生素昧平生,怎麽敢一下子接受您的大恩大德呢?况且那块地既然有主人,纵使承蒙先生哀怜,恐怕说了也没有益处!」
书生回答:「你不必耽心!我知道萧老先生一向慷慨好施,喜欢成人之美,他明白你的孝心,一定会答应的!三天後,你不要出去,我邀他来!」
何孝子哭著致谢:「先生所说的话如果应验了,我没齿难忘您的大德!」
书生再度安慰他,而後就寝。
天还没有亮,书生醒来,发现何孝子不知道跑到那里去。等到早晨起床後,看见何孝子端著碗,从外面进来。询问之後,才明白:何老母想吃汤圆,何孝子四更入城买汤圆回来,往返走了二十里。书生听了更加赞叹佩服。
书生回到萧家後,把经过告诉萧老先生。萧老先生很高兴地说:「这是神叫我们这麽做的!既已经找到人,我那敢吝啬呢?」
隔了三天,萧老先生和书生拿著土地的所有权状(地契或地券)一齐赶往何家。才到门口,听到何氏夫妇哭得非常伤心。萧老先生和书生大吃一惊,入内询问,才知道:何老夫人在书生离开後,突然得了重病,药石无效,竟然在翌日晚上暴毙。
何孝子看见客人来,以头叩地大哭一场。萧老先生怜悯他,出钱帮助他买棺木和安葬,拿出那块地契送给何孝子。书生为他选择日期和安葬事宜,安葬费用都由书生负担。
安葬完毕後,何氏夫妇一齐来致谢,请求萧老先生让他俩在萧家做佣工以偿还那块土地的价值。萧老先生惊讶地说:「你的孝诚感动上苍,得到神明的庇佑,我那敢贪天的功呢?」并且把从前发生的那段事情告诉何孝子,对他说:「你是一位孝子,我想跟你做朋友,都不一定如愿以偿,那里敢叫你委屈做我家的佣人呢?我看我们家有许多空房间,如果你不嫌弃,何不携带家眷来这里与我们住在一起,你大可不必担心生活问题!」
何孝子向萧老先生致谢,推辞不敢当。萧老先生坚持地邀请他,何氏夫妇於是就留在萧家,为萧家管理出纳的总务。
经过一个多月,萧老先生告诉书生说:「起初神明答应我,帮助何孝子安葬双亲後,另外给我一块吉地,现在这句话应当灵验了,你何不去找找看呢?」
书生回答:「我不是靠看风水谋生,如果不是因为你老人家的事尚未办完,我怎麽会住在异乡这麽久呢?神明已经答应您,我想一定可以找到一处好的风水,目前我尚未发现中意的,希望您再等一段时日!」
从此以後,书生每天到田野山谷间,去寻访地气凝结的穴和山的龙脉。找了一个多月,毫无所获,身体和精神十分疲惫。
有一天,他路过何老夫人的坟墓,徘徊远眺,忽然看见数丈外,隐隐约约又出现龙脉。书生寻迹前往,果然得到真龙,原来它是跟何老夫人的墓同源并发。书生再三仔细观察,发现这块地的尊贵虽然稍逊一些,可是财富可达百万。於是书生就禀告萧老先生去购买这块地,为他择日下葬。
事情完毕後,萧老先生以一千两银子酬谢书生。书生坚决婉拒地说:「我从前对您说过:我不是靠看风水谋生的。希望您留下这笔款子救济贫困!」
萧老先生不得已,摆设筵席为书生饯行,何氏夫妇也来叩头哭著致谢。
书生回乡後,立即考中进士。萧老先生埋葬双亲後,日运昌隆,富甲一方。不久,他的儿子也考中进士,当了翰林,後来做到方伯(古代一州之长,称为方伯。东汉以後,称刺史为方伯。唐朝的采访使、观察使,明朝和清朝的布政使,也称方伯,可以说是一个行政区域的首长)。
何孝子的孙子何文安公(凌汉),乙丑年考取探花,做了大宗伯(礼部尚书),成为当代的理学名臣。公子绍基,乙未年考取解元,当上翰林,做了数次学院的主考官。
萧何这两家的富贵,传到今天依然不断绝。
坐花主人汪道鼎先生说:「孝是五常之首,百行的根源。当何孝子在当佣工和酒保中打杂时,没有奇特的才能与特殊的气节,动人听闻,而天地庇佑他,鬼神尊敬他,终於使门庭光大,子孙昌隆。孝德的感应,这麽地神奇而且迅速!那位书生尚义而忘利,萧老先生敦厚而乐善,他们都蒙受许多福报,不是很恰当吗?」
(译自《坐花志果》第一至第七页)
风水佛学精粹
净空法师---学佛的人不讲风水。
1 有许多同修来问我,他说:“学佛的人要不要相信风水,有没有风水?”我就告诉他,学佛的人不是相信不相信的问题,学佛的人知道有风水,风水是真有,但是学佛的人不讲风水。
2 可是你要把我的话听清楚,学佛,佛是什么样子?我要真正跟他学,学得跟他一模一样,虽有风水,对我来讲不起作用。
3 风水为什么对我不起作用?风水是境界,境随心转,我的心能做得了主,风水随我心转,不是我随它转。是它随我转,这个自在!如果你不学佛,那好,你心随境界转,风水影响不影响你?决定影响你。
4 我就举个例子跟他说,我说骂你几句,你生不生气?会生气;赞叹你几句,喜不喜欢?喜欢。我说好,你一定有风水。
5 为什么?你看赞叹、骂人都是一阵风,风吹到耳朵上去,你心就做不了主,你就会动,这就被风水转了,这就有风水。如果赞叹你,你也不喜欢;毁谤你,你也不在乎,你心如如不动,风水对你不起作用。
6 我们在一切人事物,顺境、逆境,善缘、恶缘之中,都要保持如如不动,如如不动就是清净心。清净心生智慧,《金刚经》上所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世出世间一切真相,你自然就明了了。
7 所以有许多同修来问我:“法师,到底人有没有命运?有没有风水?”我的答复是:“你执着有,你相信有,它就真有;如果你的心清净,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它就没有。”
8 命运、风水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完全看你自己有没有这个妄想分别执着!心造法界,念变法界,念头能改变法界,这才是正理,这才是真正的事实真相,所以学佛的人不讲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