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龙的寻龙点穴
古云:“三年寻龙,十年点穴”是言点穴之难。寻龙点穴为地理上层功夫,有上师传法言传身教,应是不难的。万物皆有法度与规律。古人所受教育程度不过“四书五经”而已,远不比今人所受教育程度丰富,智商也不一定比今人高。古人在风水上寻龙点穴造诣很高。很重要的一个就是师承,并由上师传法,言传身教,又心专。寻龙点穴为风水上最高层功夫,古往今来,所有发族旺族,名门公卿,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将军王候等等大贵人,以及天子无不是阴宅龙穴所催荫发。而单纯靠祖宅、祖祠催发力量有限。可见龙穴之重要。得地灵龙穴,即是得龙脉生气。晋风水鼻祖郭璞在《葬书》中云:“葬乘生气”。有生气则阴人骨骸暖而起作用,这样才会福荫后人。风水包括阴宅与阳宅两部分。而在古时阴宅与阳宅是不分的。人们才称风水师为阴阳先生。在现供代城市建设的发展中,人们研究阳宅多了,阴宅却疏忽了。故而有看到有研究阴宅与阳宅两派学者之分。在古时学风水,是先从阴宅山水功夫下手,最后是房子祖宅风水。阴宅山水精通后,阳宅风水也自然通了或旁通。因为阳宅理论离不开阴宅山水体系。仅学阳宅是达不到地理上层功夫,也是起不到理想中富贵功名程度。阳宅与阴宅风水各影响人比例为三比七。阳宅占三,阴宅占七层。或祖宅风水占尽龙脉穴位好的,阳宅可以占四成,但不会有更多,其力度不会超过阴宅是可以肯定的。先拿阳宅来说,今人一日千里,或有几处房产居住,或今日出差东京,明日又到纽约。这样房子的环境场,气场,磁场就会很削弱地影响着人。也就是说房子的风水影响人,随着现代环境变动变得综合性,多样性复杂性。并不是受着单一环境场能影响。而阴宅始终在影响着人。因为血统不会变,不论你今日居住北京还是明日住在纽约的家里,都是先人的骨骸风水始终在起作用。
没有穴位,或不是龙穴,可以说基本说上与大富贵、大功名、大成就无缘。就算是立得再好的线位,收纳再好的立向水法,堂局形峦再好,亦只不过是小丁财小富贵,保一时安康而已。大富贵、大功名须要大龙穴大地。中等富贵、中等功名亦要中等龙穴大地。小富贵、小功名亦要小等龙穴地,方才得地灵之办,从而根深蒂固,福力绵绵不休。有地力方有地气,才是发福根本。足见龙穴之重要。寻得龙穴,不用立向,一般都可以发。古时常见战乱时马革裹尸,草草葬于穴位,同样发达。亦有穷人买不起棺木,买不起碑,死后堆个黄土堆,或不做坟墩土堆一样发。又或见尸身零散,破碎不齐,尸骨散乱,后人寻得后收拾放于穴坑,照发无误。亦常见有金坛装骨,无向,或者不起坟堆不立碑,也发。古时很多偷葬人家山头大地风水有这种情况。因怕人家发现所以碑也好,坟墩土堆也好,哪还能立,盗得地脉龙气也发。当然这种偷葬是极为不道德的。但是得地气同样发达。所以有地气才会穴暖受荫骨暖才有作用。就是这个道理。
寻龙点穴歌
龙是山脉,山脉何以龙名,因其迹象仿佛也。盖真龙忽隐忽现,忽大忽小,山脉迹然忽起忽落,忽高忽低,远则迤延千里,近则迤延数里。地师寻龙行刍祖与宗,计分太祖太宗少祖少宗。以至父母(皆指经脉而言) 去穴近者,所关祸福亦近,去穴远者,所关祸福亦远,故而论祖只有自少祖始,舍弃其远祖,凡经气长则福泽亦长,龙气短则福泽亦短,在高山之龙当看起伏,若在平地,则看收敛,至于一望平洋,见有水流不过处,既是龙脊,亦必有高平之阜为祖宗。此为龙法之要指,龙有直龙,横龙,骑龙,回龙之别,龙之贵贱成因于来龙之祖山,辨龙之贵贱,固然形气并重,寻龙先识行止来去与分合,龙若出动必有自然之来势,必有分水以导之。龙若停止,亦必有自然之水以界之,有合无分。则有其来历不明。有分坎合。则其止不真,细辩水之分合。既识龙之起止。凡见山势秀拨独尊者,大抵为火星所结成,此处于中心出脉,起伏开帐,谓之辞楼下殿,其势忽高忽低而有序,其下则重重穿帐过峡寻挨念多,方能自老变嫩,自粗变细,有凶变吉,此为龙脉造化之妙用,但是穿帐过峡二者各异,以言穿帐,为龙脉伏而即起形迹甚微,两旁偶有遮护,亦仅之避风吹用巳,苟非著名地师,往往忽略不见,至于过峡,乃龙真形发现处,寻龙者必须特别留心,龙峡名目甚伙,兹举其最重者,当推蜂腰鹤膝为紧真,余则有穿田过,渡水过等十数种名称,峡名虽多,而峡之形迹,总以活动秀丽细短为美,散漫臃肿,偏枯粗直为恶,又忌穿壑损坏,风吹水动,又须外山来扶,各种贵器相护,如旗鼓剑印,日月笏等,要知穿帐为龙之曲折脱卸,转折之字句不一,要过峡之字句,须与出脉结穴及入首处字向相同,要知开帐穿心,为少有之贵格,所以不多见。或者仅见二三节,非常难寻,善看地之堪与家,祈求龙真脉的,便为吉地,不必定求开帐穿心也,至于过峡,为龙脉真情发现处,所以真龙必有美峡,美峡必结贵地,因是寻龙。当以识别过峡为先。即识峡之美恶,则龙脉之吉凶,融结之真伪,皆可类推而知矣。
寻龙点穴的操作方法
阴阳风水学中“龙”是山脉的统称,唐代的《大唐阴阳书》有明确记载最早叫做“岳”,唐代后阴阳风水学从中国消失。日本遣唐使将《大唐阴阳书》翻译时将“岳”翻译成“龙巢”,宋代后随着中日交流,阴阳风水学再次传入中国,宋代学者将“龙巢”翻译成“龙”。
阴阳风水学具体对于“龙”划分为:东方青龙七宿是角、鬲亢、觯氐、匜房、簋心、琮尾、璜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兕牛、卣女、簠虚、爵危、圭室、胡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斝娄、盉胃、盨昴、笾毕、璋觜、聿参;南方朱雀七宿是井、甗鬼、罍柳、敦星、壁张、琥翼、明轸; 简单说,靠近水的山叫青龙、玄武,不靠近水的山叫白虎、朱雀。
寻龙,第一步,攀登山脉最高峰,之后看下山脉的走势。现代风水学将这个称作“须登上太祖山,然后经过少祖山、父母山,看龙是怎样出身和剥换,行走,然后经过反复开帐,穿帐过峡,束气,行到有河流,湖泊的地方,入首,突起穴星沙交水会阴阳交配,化气结穴,这一过程就是寻龙。”最后确定穴位是否是龙砂古代要举行祭祀仪式。 古代人经过长期总结在寻找到龙砂大体方位后,为了确认是否所属土壤是“龙砂”,会以叫做太极晕现象最后定论。古代人寻找到龙砂被认为是部落或者国家的大事,所以会举行祭祀等仪式,这些仪式都是以虔诚的心来表演一些过程,在现代科学上这些祭祀表演可以称作是舞台剧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其中有一个环节是符合科学的,那就是祭祀者将一个叫做结印册的物质和土壤一起焚烧。结印册是一种竹木制作的卷轴,上面会加有结印,结印的成分是用多种植物和矿物混合制成的物质,(结印配置方法详见《大唐阴阳书》)这个物质高温下会和被称作“龙砂”这样土壤的成分产生化学反应。形成的灰烬会出现似石非石,似土非土之土,搓之如粉,并且会出现一圈圈像树年轮的花纹古代人称作太极晕。古代文献中有详细记述焚烧后的现象:
赵缘督《穴诀》:“远看则有,近看则无,侧看则露,正看模糊。皆善状太极之微妙也。”
徐善继《女子须知·穴法》:“见有圆晕在微茫隐湿之间,是谓太极晕。
如果土壤不是拥有特殊成分的“龙砂”就不会产生上述现象。根据《东洋见闻录》记载古代有些地区在举行上述祭祀时为了太极晕现象明显方便准确,确定是否是“龙砂”,会加入叫做法体盐(法体盐配置方法详见《大唐阴阳书》)的物质催化化学反应过程。
古代操作方法:
古代将可以挖出龙砂的土地叫做真龙穴,如果准备确定是否是龙砂时,将土壤和法体盐混合后放在结印册上,结印册按照挖出土壤人的生日在结印册上结印:“农历3到5月出生的需添加“赑屃,百目静,竹内古河”3个结印。农历6到8月出生的需添加“修罗,青竹丹枫,扶桑伞幡”3个结印。农历9到11月出生的需添加“千帆团扇,南宫橘子末,浆草”3个结印。农历12到2月出生的需添加“南宫橘末,八重冰梅,出云鞍马”3个结印。” 之后将结印册焚烧,焚烧后的灰烬出现似石非石,似土非土之土,在穴中搓之如粉,见风日即如石如果是极品宝穴,可以在灰烬上成强烈的太极晕的样子。 古代在赵缘督《穴诀》对这样现象有记载:“远看则有,近看则无,侧看则露,正看模糊。皆善状太极之微妙也。”
阴阳风水学认为,有龙砂代表吉祥,所选地往往是一块区域,而“穴”则是古代将可以挖出龙砂的土地叫做真龙穴。这块区域如果有龙沙被认为是最吉祥的,生气就是指是特定成分的水长期滋养当地的土壤。“点穴”就是指在综合考虑了山水状况之后,准确地找到有龙砂的地区。黄妙应《博山篇》云:“穴有高的、低的、大的、小的、瘦的、肥的,制要得宜,高宜避风,低宜避水,大宜阔作,小宜窄作,瘦宜下沉,肥宜上浮。阴阳相度,妙在一心。”
阴阳风水学,因为现存资料都是日文所以寻龙点穴非易事,日本古文与中国古文不同而且大部分古代《连山易》《归藏易》《大唐阴阳书》等只在日本有翻译和阅读日文给学习人带来很多困难。因此宋代以后的风水学有一句话叫做“三年寻龙,十年点穴。不知扶桑不称风水。先看龙脉明堂,再确定穴位。差之毫厘,谬诸千里。”
在寻找“穴”的过程中,还有一种辅助性的方法——相“土石”,也就是要借助考察土质的好坏来判断该地点生气的旺衰,但是此项方法仅在日本有存。
寻龙点穴所需要的风水知识多吗?自学好还是请师傅来好?
多。很多。多到自学几乎不行。
如果阳宅的话,可以看书自学,阳宅三要和阳宅十书,八卦天干地支什么的,学学自己能简单的看。
如果阴宅,如果没有师傅教,几乎学不会。你就算把书都看了,也不行。除非你对易学理解非常透彻,对天地各种道理都理解的很历害。就不用师傅了。比如第一部“葬经”一般人都理解不了。就算有历代人的各种注解,没有师傅指点也不好懂。
鬼吹灯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究竟什么是“寻龙点穴”
所谓龙就是山脉。因山脉蜿蜒起伏如传说中的龙。风水术中龙即指山脉。寻龙就是根据一定的方法寻找合适的山脉。点穴,就是确定具体位置。
什么叫寻龙点穴
寻龙点穴是汉族风水学术语。古人说:三年寻龙,十年点穴。意思就是说,学会寻龙须要很长的时间,但要懂得点穴,并且点得准则难上加难,甚至须要用“十年”时间。 但是,若没正确方法,就是用百年时间,也不能够点中风水穴心聚气的真点,这样一来,寻龙的功夫也白费了。 准确地点正穴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初学者来说如此,就是久年经验老手,也常常点错点偏。 有鉴于此,笔者结合多年实践经验,紧扣经书,谈谈点穴经验,并将自已心得-点穴定光点学说公开与同好分享,望能得到高贤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