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给孩子取个好名字?
名字不仅仅是区别自己与他人的符号,更蕴含了父母的殷切希望与祝愿。一个好的名字展于人前,犹如一道密码,等待有心人的解码;抑或犹如一首小诗,等待有心人的赏析。有的名字初觉平常,细品却意境深远,妙不可言;也有的名字乍看惊艳,细读则尴尬不已,给名主交际带来种种误解和麻烦。
多年来我为全国各地的宝宝取名,也有不少家长自已为宝宝取好名字之后询问我的意见,从中深深体会到天下父母心,亦为之感动不已。为取好名,家长通常深思熟虑,费尽心思。这份认真我很理解,然而,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方言繁多,同音字同义字更是数不胜数,有时候,家长取名时在细节上稍微不注意,一个无心之失便会使千辛万苦取的名字陷入美丽的尴尬之中,从而让家长的一片美好心意大打折扣,实在可惜。在为众多宝宝取名和向一些取好名字后咨询我意见的家长提出建议的过程中,我渐渐积累了自己独有的心得与经验,深知名字不仅要注重整体的效果,更不能忽视细节,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故总结了取名时家长可能忽略却又关系名字质量的一些因素,谨以抛砖引玉,亦引发家长思考。
一:父母连姓,交际中产生误解。
孩子是父母二爱情的结晶,犹如掌中珍宝。有些家长找我取名时,希望我能将孩子父母二人的姓氏融入姓名当中,例如将母亲的姓氏置于孩子姓名的尾字,或者置于姓名的第二字,取四字名,更有以谐音纪念母亲姓氏的做法。这样的取名方式,既新颖巧妙,又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父母的用心良苦,铭记养育之恩,有其可取之处。然而,在这里我想提醒各位家长,取四字名还是应当慎重考虑,特别是为女孩子取名,要考虑长久之计,防止以后可能带给孩子不必要的麻烦。欧美国家的女性出嫁后要随夫姓,香港台湾地区还有很多女性出嫁后名字前也冠上夫姓,如张李氏,王林氏等等。为女宝宝取四字名,以后可能会产生一些误会。曾有家长为女宝宝取名“陈林语然”咨询我的意见,名字取自成语“语笑嫣然”,父亲姓陈,母亲姓林,融父母姓氏于一体,名字优美且阳光,重名的也少。依我之见,女孩长大之后,在人际交往中,初次见面或不熟悉的人听了此名可能会问:“你夫家姓陈?”明明是待字闺中,却被误会已出嫁,岂不尴尬?此外,别人称呼这位女孩时应该是称呼她为“语然”还是“林语然”?问及其姓氏时该答姓“陈”还是姓“陈林”?名字就像一张名片,当你递给人家的这张名片是模糊的时候,反而不利于人际交往。因此,希望家长在为宝宝取名时,除了考虑让孩子铭记养育之恩外,也要更周到地考虑到以后在人际交往中可能遇上的问题。我曾受一家长之托,为其男宝宝取名,父姓王,母姓何,要求融二人姓氏于孩子姓名当中,以表达对妻子的关爱,对孩子的珍视。经过思考,我建议其父母为孩子取名“王子和”,小名“同同”,取自《论语》千古名言“君子和而不同”,富于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同时“和”谐音“何”,这种取法不仅巧妙,而且能避免孩子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遇上不必要的麻烦,更能让孩子深刻体会到蕴含在名字当中的教育意义和用心良苦。二:期待过高,主客观形成反差。名字总是寄托了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盼。从其呱呱坠地之时,就承载了父母的期待与希望。常有家长为孩子取一个期待很高的名字。然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改变。名字只是寄托了家长的期盼,孩子以后的发展并不一定就是如此。有位家长找我给孩子改名,孩子名字为“高俊”,当初取此名时,就是希望孩子长得高大英俊,稳如泰山,而随着时间推移,却发现孩子长得比较矮小,相貌也比较普通,孩子上学了,人家一看他的名字,都忍不住小声议论或者捂着嘴偷笑。这位家长担心这样下去会让孩子更加自卑,因此希望我给改个合适的名字。在此,提醒家长,给孩子取名时寓意不可太极端,还是以注重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为主比较合适,倘若名字与本人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名字与本人气质相反,反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三:中性过度,性别区分不清晰。
传统家长为孩子取名常遵循这样的规则:男孩子取名偏向阳刚,女孩子取名偏向阴柔,但这些年来越来越多家长给孩子取名主张偏向中性化,尤其是女宝宝,主要是因为如今提倡男女平等,女孩子地位日渐提高,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和期待也相应提高,父母也希望女儿在传统女性温柔顾家之外能有更大成就,而且这样的名字也较为新颖时尚。对于这种趋势,我在赞可的同时也提出提醒,取中性名可以,但别过度。曾有湖北的家长托我为其女宝宝改名,缘由是:当初以为给孩子取个中性名比较不落俗套,不曾料想,名字过于大气,以致于孩子上学后,人家一看他的名字都以为是个男孩子。更让这位家长郁闷的是,帮孩子办证件或者报名时,别人一看名字总是在性别一栏直接就填上“男”,此外女儿性格又很温柔,跟名字形成很大的反差,给人很别扭的印象。相反,也有些男孩名字偏于女性化,本人性格又比较内向,名字就往往成为一些朋友取笑的话题。
四:姓名连读,产生不良之谐音。
名字本身很好,但与姓氏连读则闹笑话。网络上颇为常见的此类姓名有“朱逸群”(猪一群)、“焦厚根”(脚后跟)等,虽然有些只是网友们自己想出来的笑话,但现实中名字出现不良谐音的例子还是确实存在的。有位江苏的家长托我给他孩子改名,对我倾诉当初给孩子取“常子清”一名,谐音“自清”,愿孩子做人清清白白,清者自清,不料,孩子上学以后,人家笑他“肠子轻”,回家常对父母二人发脾气,恼火当初给取了个这样的名字,还动不动就气得不吃饭了,作父母的是既心疼又后悔,无奈之下想到了改名。这种谐音效果本不是父母想要的,只是一时大意,建议家长取名时要结合姓氏多读几遍,避免误会和不良谐音。
五:三声连读,导致姓氏的改变。
名字总体上非常合适,但因读音问题,产生了听觉上的错误。不久前有位重庆的许先生电话咨询我:“博士,您看给孩子取名“许子昂”如何?”且不论“子昂”一名好与坏,此名一听我立刻提醒家长:“您是姓许还是姓徐?”最后这位家长放弃了“子昂”一名,原因很简单,“许”字为第三声,“子”字亦为第三声,两个第三声的字连读,根据发音规律,第一个字要变读为第二声,“许子昂”变为“徐子昂”,将来孩子在做自我介绍时,很容易让人误会其姓氏,无异于让孩子改了姓,这绝不是家长愿意的。与家长交流宝宝取名经验时,针对姓氏为第三声的,我都会特别注意,并提醒家长,勿给宝宝取首字为第三声的名字,宜另作他选。
六:过度洋化,中国人误成洋人。
取个好名字,想必是每位初为父母者都为之操心之事。有时斟酌了许久,最后以两个字面含义非常美好的字作为姓名。如“安娜”一名,平安之“安”,天下父母心,无一不是希望宝宝健康平安地成长,“娜”字为多音字,有婀娜多姿、身姿袅娜之意,非常适合女孩子,表达家长希望宝宝容颜清秀、娉婷玉立之意。两个字的含义,所寄托的都是非常传统的中国思想,女孩子平安、美丽。然而不难发现,“安娜”一名亦为英文名“Anna”的译音,容易让人误会为外国人,而且这样的名字一读起来首先想到的不是中国的文化,而是外国的名字,难免有崇洋媚外之嫌。寄托在名字上的美好祝愿,则容易被人所忽视,大打折扣。
七:方言差异,迁居异地出问题。
取名之时,家长很多都会首先考虑用家乡的方言或者普通话来读。但我国的方言种类繁多,去到另一个地方,入乡随俗,讲当地语言是在所难免的。曾有家长向我提起,其女儿说班上同学的名字像丰盛的饭菜,被人起了个绰号叫“肉松”,原来那位同学出生于潮汕,取名为“旭松”,取“旭日东升,松柏长茂”之美意,后来迁居广州,“旭松”二字用粤语念起来接近“肉松”,加上此人身材略胖,故得此绰号。家长当初取名时可能只考虑过用潮汕话和普通话读起来没有问题,而不曾想过孩子为广东人,日后很大可能会到讲粤语为主的城市生活和工作,结果孩子姓名一用粤语读起来就产生很大尴尬。建议现在的家长取名时还是应当考虑一下孩子以后有可能迁居地的方言,防止出现上述名字的尴尬。
其实取名是个美妙的过程,只要用心,细心,相信每位家长都能为孩子觅得佳名。然而人人都有粗心之时,往往一个无心之失就可能日后给带孩子带来很大烦恼,取名当初的一番美意便无奈终成尴尬,望天下父母慎之。
取名文化博大精深,容易产生误解和尴尬的细节远不止上述所举,有待大家细心发现和总结,作为一名古代文学博士,我对取名的研究和热爱与日俱增,每每为家长的新生宝宝觅得佳名,心中之喜悦总是溢于言表。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名字如果“诗中有名,名中有诗”,则更是巧妙。适逢国庆和中秋双重佳节,自古逢秋山水清,更有月到中秋分外明,可谓良辰美景,如此佳节前后出生的宝宝大可将中秋之大好美景诗意融入名中,则不仅名字优美动人,更富于佳节纪念意义(可参看拙文《邓博士论节日宝宝取名技巧》),愿刚刚晋升为父母亲的家长都能为佳节宝宝取得称心如意之佳名。最后谨以一阙《水调歌头·贺中秋》(步东坡韵),祝贺广大家长及宝宝中秋快乐,任月长圆。
人间清秋节,南国风雨天。幸有天涯亲友,飞讯贺华年。人逢佳节精神,家有儿女温馨,何需月色寒。应知高处冷,亲情在人间。
舟曲灾,玉树震,悲无眠。上海世博,广州亚运美梦圆。钓岛日贼嚣张,且看中华崛起,保我金瓯全。民心似明月,何处无婵娟。
宝宝取名都是根据什么来起名的?
一个好的名字不仅要寓意美好,读音响亮,书写流畅,同时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生辰五行的要求。
所以,当我们在为孩子取名的时候,一定要从寓意、字形与书写、字音、中英结合、喜用五行等五大维度综合考虑。
01.字义:起名先立意,无意难起名。
好的名字发端于构思,好的构思则体现在形象性、情感性、独创性和音乐性等方面。
在起名的第一阶段,首先要确定个人对名字寄托什么样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考虑名字的思想面貌、品行修养、文化水平等多方面因素。
考虑字义要从姓氏出发,注意两点:
1)如果是张、王、李、赵等大姓,在字义选择上就尽量不要用太俗气的字,如:娟、芳、超、伟等。
2)如果是小众的姓氏,可以从姓氏延展思考,考虑名字的寓意和意境如:钟灵毓出自:钟灵毓秀
如:高竹隐
出自:《点绛唇》“竹隐高深,夏凉日有清风度。”
02:字音
人的名字,首先是被称呼的,其次才是被书写、记录。在字音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避免姓和名的声母、韵母相同。如:汪文威、刘凌霖,读起来不好区分。
2)要避免姓名的声调相同,平仄协调。如:柳景选,张湘央,读起来就很不顺口。
3)要避免姓名的字音与不雅词语谐音。如:杨伟、韩渊,听之不吉利。
03:字形与书写
字形就是视觉上的姓名能量。字形不宜过多,过多会给人感觉很臃肿,繁琐。也不宜过少,会给人感觉空洞,单薄。
如:丁一一
评析:名字过于简单,给人一种孤独、单调的感觉,缺乏内涵与想象力。
如:董懿馨
评析:名字过于复杂,即使有美好寓意,也让人觉得过于厚重。
在名字的书写上,要流畅,笔画简繁合适,如:傅景熙、吴恩宜这样的名字笔画搭配得宜,看起来十分舒服。
04:喜用五行
阴阳五行源自于中国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学。其中,阴阳之凡事都具有两面性,是朴素辩证法;五行则是指五种元素,包括:木、火、土、金、水,被认为是万物的起源与依据。
中国古代的先贤们提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每个人的八字五行力量都不是平衡的,所以在命名上,我们要根据命格的五行情况起名,喜水的加水,喜缺木的增木,喜金的补金,喜土的培土,喜火的旺火,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先天五行所组成格局的潜质与本能,使得名字五行与八字五行相得益彰。
05:中英结合
现在大多数的人都有英文名字的需求,所以我们在去中文名字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中英结合的关系。
① 合理选择与名字的某个字发音相近的英文名字
如:陈奕迅:Eason(伊森),英文的“Ea”发“伊”的音,与“奕”的读音相近
② 合理选择与名字谐音相近的英文名
如:吴大伟:David(大卫),英文名David与大伟读音相近。
但是,我们在谐音起英文名的时候,一定要慎重,需要了解字义、英文发音等再去选择,不然就很容易闹出笑话哦。
③ 根据名字的拼音起拼写相近的英文名
如:胡歌:Hugh(休),虽然“Hugh”的英文发音与“胡歌”中文发音并不相似,但是它与胡歌(HuGe)名字拼音确实极为相近的。
真正的好名字,必须拥有深刻的寓意以及多维度的考量,它是人生的一面旗帜,标志着本人的理想和目标、志趣和追求,能激发人的斗志,并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做出不懈努力。
给小孩起名字(要有出处,说的出含义)!
推荐参考:
1.彬蔚 富有文采。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陆机《文赋》“颂优游以彬蔚,论精微而朗畅”。
2.彬彬 文质兼备。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博裕 广阔富饶。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汉代刘向《说苑•敬慎》:“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土地博裕而守以俭者安。”
4.博闻 见闻广博。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自以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5.博容 度量大。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桥玄传》:“懿德高轨,泛爱博容。”
6.博文 通晓古代文献。适用于男孩取名字。这个名字取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7.博艺 博通艺文。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孔子家语•弟子行》:“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
8.博雅 学识渊博,品行端正。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后汉书•杜林传》:“博雅多通,称为任职相。”
9.承德 蒙受德泽。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汉书•礼乐志》“诏抚成师,武臣承德”。
10.朝宗 百川归海。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诗经•小雅•沔水》“沔波流水,朝宗于海”。
11.澄泓 水清而深。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刘禹锡 《历阳书事七十韵》:“茧纶牵拨剌,犀焰照澄泓。”
12.存志 保全志向。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滍水》:“学道遭难逢危,终无悔心,可以牢神存志。”
13.澹雅 淡泊高雅。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图画》:“夫画者澹雅之事。”
14.得韬 拥有用兵的谋略。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李德裕《 李文饶集》“不劳孙子法,自得太公韬”。
15.德辉 仁德的光辉。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礼记•乐记》“故德辉动于内,而民莫不承听。”
16.方旭 早晨太阳刚出来的样子。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太玄•从》“方出旭旭”。
17.飞轩 指廊宇。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文选•刘琨<扶风歌>》:“顾瞻望宫阙,俯仰御飞轩。”
18.芳华 亦作“芳花”。香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章•思美人》:“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19.芳蕤 盛开而下垂的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晋陆机 《文赋》:“播芳蕤之馥馥,从青条之森森。”
20.芳苓 香草名。指莲。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文选•枚乘<七发>》:“漃漻薵蓼,蔓草芳苓。”
21.芳蔼 芳香而繁盛。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九辩》:“离芳蔼之方壮兮,余萎约而悲愁。”
22.芳菲 花草香美的样子。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沈括《梦溪笔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23.管彤 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记事的杆身漆朱的笔。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诗经•邶风•静女》“贻我彤管”。
24.和畅 亦作“和昶”,温和舒畅。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晋代王羲之 《兰亭集序》:“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5.涵畅 滋润化育,使之发扬。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程氏外书》卷三:“兴于诗者,吟咏性情涵畅道德之中而歆动之,有‘吾与点’之气象。”
26.涵涵 水波晃动。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韩愈《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太原王公神道碑铭》:“秩秩而积,涵涵而停。”
27.浩初 太初。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唐代陈子昂《昭夷子赵氏碑》:“请尔灵龟,永晏息乎浩初。”
28.浩丽 壮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司空图 《成均讽》:“江天浩丽,杳春思于龙舟。”
29.浩然 正大刚直。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30.浩学 博学。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宋代范仲淹《南京书院题名记》:“先生之嗣,故都官郎中维 ,枢密直学士纶 ,并纯文浩学,世济其美,清德素行,贵而能贫。”
31.泓涵 水深广,比喻学问渊博。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韩愈《蓝田县丞厅壁记》:“博陵崔斯立,种学绩文,以蓄其有,泓涵演迤,日大以肆。”
32.泓浵 水深广。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吕坤《<吾庐放言>序》:“其既放也,泓浵瀇瀁,若千里悬流,四达而不可穷。”
33.慧艳 聪明美丽。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后生一女,稍长,极慧艳。”
34.慧语 妙语。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明代程羽《鸳鸯牒》:“步非烟慧语谁聆,娇花不赏,飘香坠粉,亦复何疑。”
35.嘉言 美好的语言。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朱熹《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
36.嘉懿 善、美。出自成语:嘉言懿行。意思是美善的言行。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37.江沅 沅,水名。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楚辞•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
38.瑾瑜 比喻美德贤才。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省事》:“今世所覩,怀瑾瑜而握兰桂者,悉耻为之。”
39.景铄 盛美,盛明。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班固的《东都赋》:“铺鸿藻,信景铄,扬世庙,正雅乐。”
40.静淞 淞:水汽凝结的冰花。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曾巩《雾淞》“园林初日静无风,雾淞花开处处同”。
41.隽秀 优异出众。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刘餗《隋唐嘉话》卷上:“百药年未二十,仪神隽秀。”
42.俊材 特别优异的人才。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说文》“俊材千人也”。
43.俊慧 秀美聪明。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清代俞正燮《癸巳类稿•韩文靖公事辑》:“爱妓王屋山,俊慧非常。”
44.俊杰 才智出众的人。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春秋繁露•爵国》“十人者曰豪,百人者曰杰,千人者曰俊,万人者曰英”。
45.俊丽 秀丽。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宋代苏轼《荐宗室令畤状》:“吏事通敏,文采俊丽,志节端亮,议论英发。”
46.俊爽 英俊清朗。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晋书•裴楷传》:“楷风神高迈,容仪俊爽。”
47.俊伟 卓异壮美。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汉代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
48.俊雄 豪迈出众的人,英雄。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天下初发难也,俊雄豪桀建号壹呼,天下之士云合雾集,鱼鳞杂沓,熛至风起。”
49.俊誉 才智出众的名声。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宋代谢采伯《密斋笔记》卷四:“时蜀人陈尧叟亦有俊誉。”
50.峻雅 高雅。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明代宋濂《王君子与文集序》:“韩柳之古健, 欧苏之峻雅,何莫不得乎此也。”
51.凯歌 唱胜利之歌。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晋代崔豹《古今注•音乐》:“短箫铙歌,军乐也……《周礼》所谓王大捷则令凯乐,军大献则令凯歌者也。”
52.凯凯 欢乐的样子。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明代无心子 《金雀记•作赋》“凤未识鸾兮,见情之戚戚,鸾欲得凤兮,乃心之凯凯。”
53.凯泽 和乐,欢乐。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昆虫凯泽,回首面内”。
54.孔阳 十分鲜明耀眼。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诗经•豳风•七月》“载玄载黄,我朱孔阳。”
55.可佳 可嘉,可喜。适用于女孩取名字。出自唐代上官逊《松柏有心赋》:“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挺千尺而恒冒雪凌云……故其劲节可佳。”
宝宝的名字怎么起
1、按照性别取名 所谓的性别起名法就是按照男女宝宝进行起名,这个是比较有针对性的,跟阴阳是同样的道理,女孩数阴,男孩属阳,所以起名的时候切不可弄混,同时在第一印象上,为了让人听名字就能辨别出男女之分,名字更加应该慎重,像男孩起名喜用阳,刚,强等比较硬朗能显示男子汉气概的名字,女孩则选用:柔,水,灵等能展现女孩阴柔美灵动的名字,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2、文武意境起名 文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有人崇文,有人尚武,但是也有人文武全才,这种文武的状态也体现在起名上,文涛,文月等这些都说明父母比较崇文,但是武越,武勤就是尚武的体现,但是有的父母就是文武都抓的话,直接和在一起连成一个“斌”字,一个字体现两种意思,起名更方便。 3、采用古诗文取名 给宝宝起名的时候更多的还是会用到一些古诗文,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粹,这些句子稍加改动或是直接选取字或词就是个好名字。如: 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杜牧 箫剑:“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漫感》龚自珍 风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题临安邸》林升 4、大自然景物取名 自然界中很多现象是我们不曾见过的,但是在跟自然接触的同时,我们也喜欢了这样美好的自然,喜欢春的温暖,夏的热烈,秋的浪漫,冬的唯美,喜欢日照带给我们光明,月色带给我们意境,喜欢虫鸣鸟叫给我们带来美妙的乐章,所以对于自然我们应该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宝宝起名的时候可以根据大自然的东西进行选择如:日、月、星、辰、朝、花、夕。 2 起名字有哪些讲究 1、采用八卦取名 易象八卦,是《周易》中的八种基本的图形,用“-”和“--”符号组成,以“-”为阳,以“--”为阴。《易传》作者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并认为“乾”“坤”两卦在八卦中占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周易》、《易传》以及易象、八卦,在中国是很有影响的学问和文化现象,从伏羲到孔子、再到历代易学家,都对易名胜、八卦有研究,易象、八卦也深刻渗透到中国人取名用字上来,因此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字都是取名使用频率比较高、且具有一定隐定性的用字。 2、五行吉祥命名法 五行学说的盛行使人们把一生的荣辱祸福系于五行生克上,所以取名时力求能阴阳调和、刚柔相济,以便在一生中逢凶化吉、一帆风顺。再结合个人的生辰八字、命理中的喜忌、个人的志向和家庭的风水等等各个方面来考虑,起一个吉祥、响亮、幸运的好名字来伴陪一生。 3、出生月份起名法 准爸妈们也可以按照孩子出生的月份不同给孩子起名。我国自古以来给每个农历月份都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如每年农历的第一个月称为正月,又称为:孟春、首阳、新正、复正、三之日、元月、初月、孟阳、开发、早春、征阳等。 第二个月称建卯,仲春、夹钟、竹秋、仲阳、令月、花月、如月、杏月、大壮、同月等。 第三个月也称建辰,季春、末春、暮春、莺时、蚕月、辰月、桐月、樱笋等。 第四个月份称中吕,阴月、麦月、建已、孟夏、初夏、维夏、槐月、麦秋、乏月、梅月等。 第五个月称午月,薄月、皋月、炎月、天中、建午、小刑、仲夏等。 第六个月称暑月,旦也、末月、菏月、莲月、焦月、秀月、伏月、季夏、征暑等。 第七个月称初秋,上秋、首秋、兰秋、建申、兰月、霜月、新秋、杏月、瓜时、巧月等。 第八个月称桂月,壮月、仲秋、南吕、建西、仲商、中秋、正秋、竹小春等。 第九个月称菊月,玄月、成月、朽月、青女月、建成、季秋、无射、凉秋、正秋等。 第十个月称坤月,玄月,阳月、正阳、建玄、孟冬、应钟、上冬等。 第十一月称子月,龙潜月、畅月、复月、建子、黄钟、一之日等。 第十二月称末冬,残冬、暮冬、建丑、季冬、大吕、腊月、临月、冰月、严月等。 3 有多少种取名字的不同方法 1、美善起名法 自古以来,长辈们都希望给孩子起个美好的名字,寄托他们良好的祝愿,虽然理想与现实往往有差距,但有个好名字毕竟能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所以有美善含义的名字屡见不鲜,经久不衰。 中国的汉语言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在浩瀚的词海中,可以说每一个字都有其所指,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可以有选择地选一些含意美好的词命名。 2、季节起名法 在给你的孩子起名时,可以根据出生的季节起名字,是记住生日的好方法,按季节起名字也是我国民间常用的一种起名字方法。如果起好了别有一番味道,富有诗意。以春为例,好多人在给孩子起名字时愿意选用此字为名,其中重要原因,在于"一年四季在于春","春天"总是给人生机盎然的景象,选用"春"字命名,往往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用"春"再加上其它的能够连在一起的字组一个词,作为名字。另一种是以间接地选用与"春天"有关的词语为命名方案,三春、青杨、韶节、阳节、艳阳、青春等。 3、暗寓起名法 如今起名俗气的原因之一,是太露、太显,诸如"张伟"、"王刚"、"凤英"、"淑琴"等这些最常见的名字,往往是一览无余,缺乏回味的余地。如有可能,不妨用暗寓命名法,当然这需要点文字功夫。
给孩子起名字有什么讲究和说法?
起名字的话,首先要好听,能给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其次就是好记,有些人的名字听一次就记住了,再有就是好写,生僻字什么的登记证件啥的都不方便,还有就是好的出处,名字都是有故事的,尤其是积极正面的典故更好。
起名字不是个小事,我觉得王怀远老师起的名字就很好,在这行也做了很多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