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有十二时辰,当代有二十四小时,古时候的一个时辰便是目前的2个表明。古时候的十二时辰相匹配的时间段各自是啥?文中就十二时辰作出了详细说明,有兴趣的小伙伴还可以看一下。
十二时辰相匹配的時间
子时:23:00-00:59丑时:01:00-02:59寅时:03:00-04:59卯时:05:00-06:59辰时:07:00-08:59巳时:09:00-10:59午时:11:00-12:59未时:13:00-14:59申时:15:00-16:59子时:17:00-18:59戌时:19:00-20:59亥时:21:00-22:59
古时候十二时辰次序详细说明
古时候十二时辰的先后顺序:子 、丑 、寅 、卯、辰 、巳 、午、未、申 、酉 、戌 、亥。古人把一天区划为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间相当于如今的两小时,而且古人依据十二生肖中的小动物的出现時间,来取名了这种时间。【子时】夜深,又名夜半、中夜。【丑时】鸡啼,又名荒鸡。【寅时】平旦,又被称为黎明曙光、早上、日旦等;时有夜与日的更替之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暮色、旭日等;指太阳光刚露臉,扬扬升出的那一段时间。【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時间。【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邻近下午的情况下称之为隅中。【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下午等。【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光偏为日跌。【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子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黄昏;意为太阳落山的情况下。【戌时】傍晚,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这时太阳光早已下山,天将黑未黑。乾坤昏暗,天地万物若隐若现,故名傍晚。【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这时夜幕已深,大家也早已终止主题活动,安歇睡眠质量了。人定也就是人静。
以上是十二时辰对应的时间,古代十二时辰顺序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八字算命相关知识 ,请持续关注优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