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京古代建筑的龙脉风水
近年来,随着北京现代建筑的迅猛发展,维护古都风貌的问题显得日趋突出和紧迫。我们不仅看到不少现代建筑违背了古都的文化内涵,违背了尊天敬地、天人合一的传统格局,甚至给古都风貌造成极大的损害,北京西客站、国家大剧院都是鲜明的例证。难道北京城的现代化建设要以牺牲自己的历史文脉为代价吗?
如今北京之形胜,可谓地势犹在,而面貌皆非了。近50年来,北京的生态环境更是每况愈下。
中国历代都城之选址,大都以“相形取胜”等风水原则为重要依据。形胜指山川河流、地理形势及物产优胜等自然环境。北京古城乃元、明、清各朝定都之地。在中国,历朝选址定都,均有风水和易学论证,所谓“自古建都之地,上得天时,下得地势,中得人心,未有过此者也”。
然而,自明、清以来,北京古都的风水形胜及其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就其自然条件而论,北京城内,据明代崇祯八年(1635年)刊印的《帝京景物略》记载:“皇城西,古木深林,春峨峨,夏幽幽,秋冬岑岑柯柯……”俨然一派古木林深、遮天蔽日之景象。当年北京周围松林稠密,道路上只可容一人骑马前行。茂密的山林,也带来丰盛的水源。钓鱼台、玉渊潭、金鱼池等地,常年泉水涓涓,许多地方“泉从地涌,一决而通”。如今北京之形胜,可谓地势犹在,而面貌皆非了。
近50年来,北京的生态环境更是每况愈下。先是在“大炼钢铁”和“向山河湖海要粮”等口号下,毁林烧炭、毁林开荒,就连北京植物园的名贵植物也曾一度被毁而改种粮食。接着是北京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林木荒疏、植被破坏、生态恶化、水面锐减。随着大部分护城河段变为暗河,以及西直门北面的太平湖被改做地铁用地等重大举措,北京城的水体面积已经急剧缩小了。
北京城的绿地面积也因各种原因而一度急剧下降。加上北京郊区和西北省区对植被林木的严重破坏,“风沙逼近北京城”的警告已成为严酷的现实。近年来,北京夏天的气温超过了过去号称“三大火炉”的重庆、武汉和南京,恐怕与上述不适当的人为活动不无关系。近几年,随着电力和通讯事业特别是移动电话事业的快速发展,物理污染中最为严重的电磁污染也日趋严重。面对类似的诸多问题,老人们常说“风水走了”,这未必就是迷信。
乾隆派人较量天下各大名泉的水质后发现,只有北京玉泉山和塞上伊逊两地之水水质最轻且味甘。
在城市建设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环节就是选址和规划。中国的城市一般是先做建筑,然后再做城圈,元大都则是历史上少有的统一规划、统一建筑、统一搬迁的都城。
“辨方正位”是中国传统建筑在选择基址与规划布局上的一个重要原则。风水理论又称作“方位理论”。北京的选址非常讲究。北京的位置,无论是从朝阳方位看还是从正阳方位看,都是“背山、面水、向阳”。“相土尝水”也是建筑选址的一个基本原则。民间所流传的“水土不服”,主要是就水土质量而言的。清代注重养生之道的乾隆皇帝认为,水质好的标准是“其味贵甘,其质贵轻”。他曾命令内务府特制一银斗,以较量天下各大名泉的水质。结果发现只有北京的玉泉之水和承德木兰围场附近的伊逊之水水质最轻且味甘。为此,乾隆还特地撰写了《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
明、清北京城风水格局之讲究、文化内涵之丰富,堪称中国历代京城之最。明、清北京城在整体规划和建筑设计上,运用了易学中极为丰富的文化方位和象数义理,这些内容本身就是风水的理论基础。
老北京城有不少入水口,像内城的入水口是北侧西面的积水潭水关和西直门南侧的金水河水关;紫禁城护城河俗称“筒子河”,其入水口在筒子河西北角外沿西侧偏南,系一个双孔暗道;紫禁城之内金水河(在正五行方位中西方属金,来自西方的河水称作“金水河”)的入水口为今神武门西面筒子河内沿的单孔暗道。它们均在西北乾方即“天门”方位。北京内城水系的出水口,均设在东南巽方即“地户”方位(入通惠河)。按照风水学的理念,水主财,水来之处谓之天门,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之处谓之地户,若不见去处谓之地户闭。天门开,象征财源不断;地户闭,象征财用不竭。与此相应,在建筑设计上,北京内城城墙的西北角和筒子河西北角的外沿,都缺一角。西北之天门方位缺一角,谓之“天口缺”,象征天门开。入水口和出水口均为暗道,分别象征天门开和地户闭。
当年明代迁都北京时,将元大都的北城墙往南缩回不多不少整五里,而且,为了避开水面广阔的太平湖,不惜将西北方向的城墙缺一角,其道理与筒子河西北角外沿缺一角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与入水口空间方位的安排密切相关。中国传统文化以水象征着财富未必就是迷信,不过是吉祥话而已,而且这也不难给以科学上的解释。所谓“水主财”,是指水多之处地面上的资源丰富,民多富裕;反之,则地面上的资源匮乏,民多贫困。以西北之天门、东南之地户分别为入水口和出水口,是因为中国的地势在整体上为西北高、东南低,如此安排,水流较顺。
明北京城为了避开水面宽阔的太平湖,不惜让方正的城墙在西北部缺一角,形成“天口缺”的布局。
近年来,随着北京现代建筑的迅猛发展,“维护古都风貌”的问题显得日趋紧迫。但现代不少建筑却是违背了古都的文化内涵,位于北京西客站那个令人望而生畏的高大门洞上的大亭子,就是一个典型实例。
熟悉北京城的人大都明白这个亭子是对景山五亭之中位于最高峰上的“万春亭”的仿造。差别在于:景山上的“万春亭”是木架结构,西客站的亭子则是钢架结构,据说其重量高达700多吨。将景山上的“万春亭”照搬到现代建筑上,同其文化内涵是大相径庭的。
北京的许多古建筑都是有说法和来历的。景山,明初称作“镇山”,起“镇王气”或“煞王气”之用,相传元朝的宫殿就被埋在它的下面。后来它又改称“万岁山”,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改称“景山”。据《北京形势大略》载:“景字从日,言日在京也。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也。山形五台(五座山峰),应天五气(五方之气)捧日也。”这五座亭子,把“景字从日,言日在京”的意境,塑造得淋漓尽致。
阆中古城风水怎样?有没有很专业的描述?
我国古代风水理论对理想的城镇地形是这样描述的:北面高山耸立,西、南、东面绿水相绕,水外西、南、东三面皆有山护佑,城镇就在山水之间。今阆中城所处的地理位置则与此完全吻合。
“龙凤呈祥”与“四灵”地貌
根据古代风水学理论来看,阆中是“龙凤呈祥”的“风水宝地”。古代风水术师所谓的龙就是“龙脉”,山脉的走向即为龙脉走向,如果山势能够连接上龙脉,有来龙去脉,那就是吉地。
而阆中所处的龙脉属于中支秦岭山脉的分支,从大巴山出帐,由北向南岭岭相联,绵延逶迤,途经广元大黑山,苍溪的烟峰楼(山名),再与大蟠龙山与小蟠龙山一脉贯通,阆中城就建在小蟠龙山脚下平坦的扇型冲积滩上,仿佛真龙从昆仑山奔涌而来,紧紧衔着一颗璀璨的明珠。
阆中的凤在何处呢?熟悉阆中的人便知,阆中有大小凤凰山两座,大凤凰山在城市西北,位于该市石子乡境内,小凤凰山位于城中西南角(山已被削平),上面建有凤凰楼(已被毁)。如果我们站的位置恰当,确可见大凤凰山山头似鸟首,山湾似雀颈,整个山似凤凰腾飞。
有大小蟠龙山和大小凤凰山,便如双凤朝阳,双龙奔海,而且龙东南随水(嘉陵江)游,凤西北居山岭,龙前凤后,凤随龙走,如此便形成了阆中龙凤呈祥的“大吉”地形。
《礼记·曲礼上》中有“朱雀”、“玄武”、“苍龙”(也称青龙)、“白虎”之说,《三国志》中便将其用做风水中的“四灵”,用来比喻作为城镇、住宅前后左右屏障的山,通常称为“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阆中古城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究竟在哪里呢?风水学家说,城南的锦屏山即“前朱雀”,城北所依靠的蟠龙山即“后玄武”,城东的梁山即“左青龙”,城西的玉台山即“右白虎”。根据“玄武垂头”、“朱雀翔舞”、“青龙蜿蜒”、“白虎驯服”的风水学理论要求,阆中大小蟠龙山尽管来势遒劲,高大苍莽,但到达城市所在之穴却不再粗犷野蛮,而是舒缓而下,似龙头低垂细心呵护明珠似的城池;锦屏山峰峦起伏跌宕,动感非常,就像一只大鸟腾舞于蓝天白云之间;东面的梁山随江水走势曲曲折折,仿佛一条青龙巡游于碧波之上;西面的玉台山尽管山势雄伟,但毫无凶逼之相,而是体现几多温驯。
耐人寻味的古街院落
城市建设应权衡四周山水而择定城市中心,以此中心确定纵横轴线,纵轴线应前向案山,后对来龙。阆中古城的城市格局是严格按照此要求来建造的。纵轴线是北大街和双栅子街,北大街正对蟠龙山的龙脉,清代的道台衙门就建在北大街尽头偏右的学道街;双栅子街正对酷似宝案或笔架的锦屏山。横轴线是西大街和东大街。在纵横轴线交叉的地点叫做“天心十道”,古时建有中天楼,现在的阆中市政府决定恢复中天楼,以此标志古城的中心。
古城其余街道均以中天楼所处的位置为核心,分东西、南北展开。东西向和南北向均是九条街,九纵九横构成八十一个小方块。风水学中还把城市中的房屋、街道比作乡村中的山和水,一排房屋就是一条山,一条街道就是一道水,山关系人的兴旺,水代表财富的运势。由于衙门在北,那么南北走向的街道容易将财富流走,因此,阆中许多南北走向的街道都不直通江边,而是直抵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的街心,然后在旁边开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巷通往江边;或者是北宽南窄,有的还在南端建楼镇财。
事实上,阆中南街确实没有直通江边,而是直抵下新街的街心,沿着上新街往左拐,才有条小巷通往江边。大东街(南北走向)北边宽敞,多年来一直是阆中繁华的商业地段,然而越往南走越是狭窄,经过华光楼(古称镇江楼)后下面一段叫上华街和下华街。
在纵横交错的街道形成的小方块中,又有多种形状被隔成一个个小四合院,每家四合院都有风水讲究。
中国古代传统的风水地理思想是怎样的?
大地活体、经络、穴位、循环说渊源于西方的地学观念认为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是没有生命的无机界,只有生物圈和人类智慧圈才是有生命的有机界。但是,中国古代传统的风水地理思想与此不同。不仅认为人和生物有生命,而且认为天、地、生、人各大系统之间组成一个整体性的大自然也是有循环、轮回、有新陈代谢的系统。同时,把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也看成是一个有生命的活体。例如,一套住宅、一个村庄、一个城市或都城,甚至整个大地,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活体。在这独特的地理思想之下,大自然的生命在于阴、阳的结合。阴、阳是宇宙间最基本的两种力量。它是深层次的关于物质世界结构的最终原理。《黄帝内经》说:“阴、阳交而不离乎中”、“天地感而万物生化”。这个“万物”包含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人类智慧圈。它们组成一个活体。
中国古代的地理观念认为:这个活体“石为山之骨;土为山之肉;水为山之血脉;草木为山之皮毛。皆血脉之贯通也。”宋代蔡元定的《发微论》则把构成大地的四种主要元素直接与人体类比,说:“水则人身之血,故为太柔;火则人身之气,故为太刚;土则人身之肉,故为少柔;石则人身之骨,故为少刚。合水火土石而为地;犹合精气骨肉而为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无二理也。”唐代章贡、卜应天的《雪心赋》说:“体赋于人者,有百骸九窍。形著于地者,有万水千山。自本自根,或隐或显。胎息孕育,神变之无穷。”
其次,古代地理思想中的“大地有机”自然观,还表达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汉代董仲舒提出“人副天数”,认为:“人有360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366,副日数也;大节12分,副月数也;内有5脏,副五行数也;外有4肢,副四时(季)数也;乍视乍瞑,副昼夜也;乍刚乍柔,副冬夏也;乍哀乍乐。副阴阳也。”他又说:“天地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因此,“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道之大源出于天。”这样,“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中国古人就这样从自身去推测宇宙。《周易》,中所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说法,也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
山围四面,水绕三方,风水古城是那里?
四川阆làng中,座落在四川东北部、嘉陵江中游,东枕巴山、西倚剑门、雄峙川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正如古书对其地名之来历所述,阆中古城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山水均呈蟠龙蜿蜒之势,活灵活现,腾挪欲飞,的确不同凡响。按风水学的专业眼光,阆中古城的地理器局,天然并且完美地齐备了“龙、穴、砂、水、向”的所谓“地理五诀”。
问题补充:那个省的,从上海去如何走?
在四川省,没有火车站,你上海出发坐火车先要到南充,再换汽车。
车次 类型 始发站 出发站 开车时间 目的站 到达时间 用时 里程 终点站 硬座 软座 硬卧中 软卧下
K351/K354 空调快速 上海南 上海南 18:19 南充 第3日04:51 34小时32分 2313 成都 253 402 443 705
阆中旅游手册
交通:阆中距成都329公里,距南充138公里,距广元150公里。成都北门汽车站有开往阆中的班车,营运时间为7:00—18:30,每小时1班,需6小时左右到达阆中,票价60多元大80多元不等。
成都火车北站——南充火车站7:58——22:38有10班火车,需3——4小时到达阆中,硬座票价30多元到40多元不等。到南充火车站后再转乘到阆中的班车,每20分钟一班,需1个多小时,票价为25元。
回程:阆中客运站——南充每20分钟一班车,南充火车站——成都,每天从2:08分——18:18分有10班火车。
如要从阆中出发到其他地方去,还可选择水路,阆中水运上达广元苍溪,下达南部、蓬安、南充、武胜、合川、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