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家庭在给宝宝取名的时候往往爱用一些伟人、明星的的名字,好让自己的宝宝名字响亮。其实这是一种不好的做法,起名的时候应当避开这些,那么为什么要避开名人的名字呢?
中国传统文化非常讲究氏族辈分。以祖先名字为名,会混乱和祖先的辈分之别,被视为是对祖先的不尊敬。尤其是给自己的孩子起名人的名字,在小孩子犯错遭到斥责时候,呼唤古圣先贤的名字,那份崇敬和仰慕还会有吗?
同时,用伟人的名字给孩子取名,是希望孩子将来能有像伟人一样的成就,这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承担家长和他人的过分期许,生怕言行学识有辱名讳,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也会较高,无形中给孩子很大的压力,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而且,名字避讳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独特文化。
旧时,人们不仅要“尊祖敬宗”,更要奉君王位至尊,避讳君王的名讳。清代的雍正、乾隆时就有“国讳”,不允许百姓贴“五福临门”,只因世祖顺治皇帝名字叫“福临”。如轻易使用皇帝名讳,重者被处以死罪并殃及九族。
不仅清朝如此,其他的朝代也有这个讲究。唐朝人因避讳唐高祖的祖父李虎之名讳,把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改为“不入兽穴,焉得兽子”,把“画虎不成反类犬”改为“画龙不成反类犬”。
避讳名讳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国讳”,几乎可以是“为尊者讳”了,为此也闹了不少笑话。
五代的冯道,善于做官,历经几朝,一度为相,人称不倒翁。他的门客给他讲《道德经》,见起首的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道”字犯了冯道的名讳,便随机应变地将“道”字改为“不敢说”,于是这句话就变成了:“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
明末的湖广巡抚宋一鹤,又一次去参见总督杨嗣昌,因为杨嗣昌的父亲名鹤,为了避讳,他便在名帖上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宋一鸟。
这些故事听来可笑,却都反映了人们对尊者名字的避讳习俗。现代人给孩子起名字,也应尽量不以伟人的名字来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