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时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在的两小时。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应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显露,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卯时】日出,别名日始、凌晨、旭日等:指太阳方才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上午 5 时正至上午 7 时正)。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
【正卯】即上午6时整。
卯时是甚么几点
卯时,日出,别名日始、凌晨、旭日等:指太阳方才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5点至7点)。为古时官署首先办公的时间,故又称点卯。由于时正值朝暝冉冉东升,故又谓之日出。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小时。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应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显露,以23点至1点为子时,1点至3点为丑时,3至5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扩大材料
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中午、亭午,快要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
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当钟表方才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时间的一个钟点叫做“小时”。往后,跟着钟表的遍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相沿至今。
卯时生头中尾是甚么意思
卯是5点~7点:头卯时一般是5点到5点40分,中卯时是5点40分到6点20分,末卯时是6点20分到7点。其他以此类推。4点50应该是寅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