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名词解释皮格马利翁效应,本我。习得性无助怎么解释
1、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自验预言效应):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指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源自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爱上了自己的雕塑、日日渴望雕塑复活,结果梦想成真的故事。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通过一个教学实验证明了这一效应的存在,说明当不断地给予某种坚定的暗示时,会提高对象去努力实现它的动力;
2、本我(Id):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概念,由弗洛伊德提出。指人格结构当中本能欲望满足的一部分,其主要追求快乐原则。也就是能让自己得到快乐,可以不择手段。其中又分成能够建设性的力量追求满足的“生本能(力比多)”,和追求破坏欲望的“死本能”;
3、习得性无助。是异常心理学的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比如,经历过几次失败,即使面对可能的成功也会产生无助感而选择放弃。
2、心理学考试中名词解释是什么意思
就是把书本上的对这个名词的解释写下来。例如:让你名词解释“光环效应”。
你就要写: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以点概面效应”,它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1975 年塞里格曼 (seligman) 用人当受试者, 结果使人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实验是在大学生身上进行的, 他们把学生分为三组: 让第一组学生听一种噪音, 这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 第二组学生也听这种噪音, 不过他们通过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组是对照, 不给受试者听噪音。 当受试者在各自的条件下进行一段实验之后, 即令受试者进行另外一种实验: 实验装置是一只 "手指穿梭箱", 当受试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侧时, 就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音, 放在另一侧时,就听不到这种噪音。 实验结果表明, 在原来的实验中, 能通过努力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 以及未听噪音的对照组受试者, 他们在 "穿梭箱" 的实验中, 学会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使噪音停止, 而第二组受试者, 也就是说在原来的实验中无论怎样努力,不能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 他们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处, 听任刺耳的噪音响下去, 却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为了证明 "习得性无助" 对以后的学习有消极影响, 塞里格曼又做了另外一项实验: 他要求学生把下列的字母排列成字, 比如 isoen,derro, 可以排成 noise 和 order。 学生要想完成这一任务, 必须掌握 34251 这种排列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原来实验中产生了无助感的受试者, 很难完成这一任务。
随后的很多实验也证明了这种习得性无助在人身上也会发生。
[编辑本段]“习得性无助”的定义以及表现
1、定义:习得性无助指有机体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的心理状态。
2、表现:习得性无助学生形成了自我无能的策略,最终导致他们努力避免失败。他们力求无法实现的目标,他们拖延作业,或只完成不费力气的任务。他们沮丧,并以愤怒的形式表现出来。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的报告描述这类学生是“懒散、怠慢、有时是破坏性的。他们不完成作业。他们面临困难的作业很快就放弃。他们在要求大声阅读、测验时变得焦虑。”
[编辑本段]实验研究
caroldweck做过实验观察习得性无助如何影响学校的学生。她把四年级的学生按照他们的解释风格分为“无助学生”与“优势定向学生”。先呈现解决问题,再呈现未解决的问题。一旦“无助学生”失败,他们就退却到一级水平;而“优势定向学生”尽管失败了仍保持在四级水平。他们卷起袖子干得更欢。分析原因发现关键是学生是否认为失败与能力或努力相关。习得性无助学生认为失败是永久的(能力而不是努力),弥漫的(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以及个人化的。
[编辑本段]矫正策略
1、充分理解习得性无助的成分。
2、帮助学生发现根本的信仰,以及引起他们自我挫折不足的歪曲知觉。
3、教给学生改变、驳斥歪曲信仰的方法,减少认知、情感、动机的亏空。
总之,习得性无助的重要的矫治策略是元认知、问题解决、示范、自我谈话、自我控制、自我评价。
3、心理学名词解释 什么是标签作用
标签作用是指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也称为“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如学生考试几次失败后,就给自己贴上了“我太笨了”的消极标签,认为自己太笨,所以考不好。如果再遇到考试不好的挫折,就会认为失败是理所当然的;遇到成功,则是运气好,而不是努力。很难借此机会来提高自信心。
【基本概念】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印象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首因,是指首次认知客体而在脑中留下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是指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是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实际上指的就是“第一印象”的影响。第一印象效应是一个妇孺皆知的道理,为官者总是很注意烧好上任之初的“三把火”,平民百姓也深知“下马威”的妙用,每个人都力图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心理学家认为,由于第一印象主要是性别、年龄、衣着、姿势、面部表情等“外部特征”。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态、姿势、谈吐、衣着打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这个人的内在素养和其它个性特征,不管暴发户怎么刻意修饰自己,举手投足之间都不可能有世家子弟的优雅,总会在不经意中“露出马脚”,因为文化的浸染装不出来的。 但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仅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断,“以貌取人”,往往会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三国演义》中凤雏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去面见孙权。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几分不喜,又见他傲慢不羁,更觉不快。最后,这位广招人才的孙仲谋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于门外,尽管鲁肃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众所周知,礼节、相貌与才华决无必然联系,但是礼贤下士的孙权尚不能避免这种偏见,可见第一印象的影响之大![编辑本段]【首因效应的理论解释】 在心理学中,首因效应也叫“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是在短时间内以片面的资料为依据形成的印象,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对他人的社会知觉产生较强的影响,并且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烽火猎聘资深顾问就曾经指出:“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并且这种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是人的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一系列行为。 实验心理学究表明,外界信息输入大脑时的顺序,在决定认知效果的作用上是不容忽视的。最先输入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后输入的信息也起较大作用。大脑处理信息的这种特点是形成首因效应的内在原因。 首因效应本质上是一种优先效应,当不同的信息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人们总是倾向于重视前面的信息。即使人们同样重视了后面的信息,也会认为后面的信息是非本质的、偶然的,人们习惯于按照前面的信息解释后面的信息,即使后面的信息与前面的信息不一致,也会屈从于前面的信息,以形成整体一致的印象。在生活节奏如同飞快奔驰的列车的现代社会,很少有人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证实一个留给他不美好第一印象的人。[编辑本段]【如何把握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的产生与个体的社会经历、社交经验的丰富程度有关。如果个体的社会经历丰富、社会阅历深厚、社会知识充实,则会将首因效应的作用控制在最低限度;另外,通过学习,在理智的层面上认识首因效应,明确首因效应获得的评价,一般都只是在依据对象的一些表面的非本质的特征基础上而做出的评价,这种评价应当在以后的进一步交往认知中不断地予以修正完善,也就是说,第一印象并不是无法改变,并不是难以改变的。 对于这种因信息输入的顺序而产生的效应的现象,有种种不同的原因解释。一种解释认为,最先接受的信息所形成的最初印象,构成脑中的核心知识或记忆图式。后输入的其他信息只是被整合到这个记忆图式中去,即这是一种同化模式,后续的信息被同化进了由最先输入的信息所形成的记忆结构中,因此,后续的新的信息也就具有了先前信息的属性痕迹。另一种解释是以注意机制原理为基础的,该解释认为,最先接受的信息没有受到任何干扰地得到了更多的注意,信息加工精细; 而后续的信息则易受忽视,信息加工粗略。[编辑本段]【首因效应小故事】 ①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对总编说:“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不需要!”“那么记者呢?”“不需要!”“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佣”。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达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其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这种“第一印象”的微妙作用,在心理学上称为首因效应。 同样,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让两个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学生a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学生b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一些被试对两个学生进行评价:两相比较,谁更聪明一些?结果发现,多数被试都认为学生a更聪明。 ② 无独有偶,美国总统林肯也曾因为相貌偏见拒绝了朋友推荐的一位才识过人的阁员。当朋友愤怒的责怪林肯以貌取人,说任何人都无法为自己的天生脸孔负责时,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虽然林肯以貌取人也有其可圈可点之处,我们却不能忽视第一印象的巨大影响作用,因而必须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整饰自己的形象,为将来的成功奠定基础,搭好台阶。[编辑本段]【古往今来的首因效应】 《三国演义》中大才子庞统准备效力东吴,面见孙权。孙权见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不快,又见他目中无人,将其拒于门外。美国总统林肯也曾拒绝了一位朋友推荐的相貌不佳的人才,朋友责怪林肯说:“任何人都无法为天生的脸孔负责”,林肯却反驳:“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可见第一印象的巨大影响。 一位心理学家对大学生应聘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两个大学生都做对30道题中的一半,但是让大学生甲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前15题,而让大学生乙做对的题目尽量出现在后15道题,然后让决策者对两个大学生进行比较:谁更聪明?结果发现,决策者认为大学生甲更聪明。这就是心理学讲的首因效应。[编辑本段]【首因效应与职场】 首因效应职场上到处可见:“新官上任三把火”、“早来晚走”、“恶人先告状”、“先发制人”、“下马威”...... 等,都是想利用首因效应占得先机。 首因效应完全可以解释这样一种职场怪现象:有的人吃了相貌的亏,有的人却占了相貌的便宜。这也是大学生求职前纷纷跑到美容院整容的原因之一。 相貌不佳者,其实根本不需要整容。一是去谋求不计较相貌的职业;二是学点心理学,任何事情都抢个先,占尽首因效应带来的职场先机。[编辑本段]【首因效应的应用】 首因效应就是说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实验证明,第—印象是难以改变的。因此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尤其是与别人的初次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别、年龄、体态、姿势、谈吐、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 首因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对人的影响较大,是交际心理中较重要的名词。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我们常说的“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这里就存在着首因效应的作用。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您的硬件完备。这就需要你加强在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不然则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负面影响,那就是近因效应。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注重仪表风度,—般情况下人们都愿意同衣着干净整齐、落落大方的人接触和交往。其次,要注意言谈举止,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举止优雅,定会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首因效应在人们的交往中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只要能准确地把握它,定能给自己的事业开创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既然在人际交往中有这样一个首因效应在起作用,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它来帮助我们完成漂亮的自我推销:首先是面带微笑,这样可能获得热情、善良、友好、诚挚的印象;其次应使自己显得整洁,整洁容易留下严谨、自爱、有修养的第一印象,尽管这种印象并不准确,可对我们的推销总是有益处;第三使自己显得可爱可敬,这一必须由我们的言谈、举止、礼仪等来完成;最后尽量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在对方的心中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这种印象会左右对方未来很长时间对您的判断。[编辑本段]【首因效应的启示】 首因效应告诉我们,人们根据最初获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不易改变,甚至会左右对后来获得的新信息的解释。实验证明,第—印象是难以改变的。而第一印象主要是依靠性别、年龄、体态、姿势、谈吐、面部表情、衣着打扮等,判断一个人的内在素养和个性特征。因此在日常交往过程中,尤其是与别人的初次交往时,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注重仪表风度,—般情况下人们都愿意同衣着干净整齐、落落大方的人接触和交往。其次,要注意言谈举止,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举止优雅,定会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首因效应在人们的交往中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只要能准确地把握它,定能给自己的事业开创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编辑本段]【首因效应案例谈与实验】 案例: ① . 我在新学年接教新班级时。在上第一堂室外课前,按不同内容和教学要求,科学合理地布置好场地、器材,并注意运用了色彩(器材或标志物的颜色)的搭配和图形(场地布置图)的美观。课的一开始,我以响亮、规范的口令,大方美观的队列动作在全体学生面前展现,同时加强课堂常规教育。让学生明确:课上应遵守哪些常规,要求在整个教学练习中,学习态度端正,组织纪律观念强、学练气氛活跃,并深细致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安排病体学生见习活动,使学生身心受益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思考: 1、教师应如何给学生留下首因效应? 2、首因效应所起的作用如何呢? 分析: 首因效应是指第一印象对人以后认知产生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第一印象的形成往往要受认知者的情绪、特点以及认知情境的影响。第一印象鲜明牢固,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其威信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特别是头几堂课的好坏印象特别深。同时,首因效应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第一印象良好,学生眼中的教师形象是认真、负责的,这是首因效应产生的积极作用,可以在学生中产生一定的威信和可信度,并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因效应适用范围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它包括师生初次见面,新学期第一次课,教师形象、教态、语言,课前准备,常规教育、动作示范,以及学生对练习内容的初次感知和尝试等。前例中的教者重视了第一次室外授课的时机,他的课前准备、教态、语言、队列动作示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风严谨、要求规范、场地器材安排富有创意,对学生细致、体贴。这种首因效果一方面使该教者在学生中确定了自然的威信,同时也潜移默化和影响学生自身的体育课行为,取得了"双赢"的效果。 运用首因效应,教师不仅要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强烈的责任感和创新能力,而且还要善于对第一印象的管理和保持,使它持续不衰,使其积极的一面逐步形成"定势"作用。 ②.那天上午,马鸣赶到鸿达公司参加最后一轮应聘,主考官正是鸿达公司的谢老总。临到考试时间快要结束,马鸣才满头大汗地赶到了考场。谢老总瞟了一眼坐在自己面前的马鸣,只见他大滴的汗珠子从额头上冒出来,满脸通红,上身一件红格子衬衣,加上满头乱糟糟的头发,给人一种疲疲塌塌的感觉。谢老总仔细地打量了他一阵,疑惑地问道:“你是研究生毕业?”似乎对他的学历表示怀疑。马鸣很尴尬地点点头回答:"是的。"接着,心存疑虑的谢老总向他提出了几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马鸣渐渐静下心来,回答得头头是道。最终,谢老总经过再三考虑,总算决定录用马鸣。 第二天,当马鸣第一次来上班时,谢老总把马鸣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对他说:"本来,在我第一眼看到你的时候,我就不打算录用你,你知道为什么吗?"马鸣摇摇头。谢老总接着说:"当时你的那副尊容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满头冒汗,头发散乱,衣着不整,特别是你那件红格子衬衫,更是显得不伦不类的,不像个研究生,倒像个自由散漫的社会小青年。你给我的第一印象太坏。要不是你后来在回答问题时很出色,你一定会被淘汰。" 马鸣听罢,这才红着脸说明原因:"昨天我前来赶考时,在大街上看见有人遇上车祸,我就主动协助司机把伤员抬上的士,并且和另外一个路人把伤员送去医院。从医院里出来,我发现自己的衣服沾了血迹,于是,我就回家去换衣服。不巧我的衣服还没干,我就把我二弟的一件衬衫穿来了。又因为耽误了时间,我就拼命地赶路,所以,时间虽然赶上了,却是一副狼狈相…… 谢老总这才点点头说:"难得你有助人为乐的好品德。不过,以后与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千万要注意自己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啊!" 马鸣的工作很出色,不出半年,就被升为业务主管,深得谢老总的器重。 从以上求职的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印象"相当重要。有时候,"第一印象"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前程甚至命运。心理学家给“第一印象”取了一个很好听的专业名词,叫做"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体现在先入为主上。这种先入为主给人带来的第一印象是鲜明的、强烈的、过目难忘的。对方也最容易将你的"首因效应"存进他的大脑档案,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虽然我们也知道仅凭一次见面就给对方下结论为时过早,"首因效应"并不完全可靠,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差错,但是,绝大多数的人还是会下意识地跟着"首因效应"的感觉走。所以说,我们若想在人际交往中获得别人的好感和认可,就应当给别人留下良好的"首因效应"。为此,我们初次与别人见面时,千万要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穿着要整洁,打扮应适度,言谈举止要得体,尽可能给别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有的人不谙此道,不太注重"首因效应",因此而吃亏。宗奇珍是某大学一年级的班主任。开学之初,他在学校大门口接待前来登记报到的新生。有一位名叫林子云的新生,报到时衣冠不整,头上的帽子也歪到了一边,站在桌前报出自家名字时,左腿还一抖一抖地制造着"人造地震"。林子云留给宗老师的"首因效应"可以说是糟透了。宗老师想:这个学生肯定是一个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的学生。于是,宗老师带着不悦的心情,非常严肃地对林子云道:"请把你的帽子戴好,腿如果没有病的话,请不要抖动!" 面对这么一个吊儿郎当的林子云,宗老师自然特别留意:他是否有逃课的坏毛病?是不是常在班上拉帮结派、打架闹事?在选班干部的时候,林子云根本不在宗老师的考虑范围之内。几个月过去了,宗老师才发现这位林子云并不像自己所想像的那么坏,他既不旷课也不打架,且遵守学校纪律,热心为班上做好事,课余时记日记、写文章,还在校报上发表了几首小诗呢!宗老师决定找林子云谈一次话。经过交流,宗老师又了解到:林子云性情温和,待人有礼貌,与同学的关系相处得十分友好融洽。他在报到那天之所以衣冠不整、歪戴帽子、左腿抖动,是因为他那天感冒了,又在长途汽车上颠簸了大半天,头晕脑涨的。行车时,他把脑袋伸出窗外呕吐,为了安全起见,他把帽檐儿拉向了一边。下车后,他又没注意自己的“光辉形象”,因此给班主任的"首因效应"太差,竟然成了老师密切"关注"的对象。鉴于林子云半年来的良好表现,第二个学期,宗老师让他担任了班干部。后来证明,林子云干得很出色。 试想,假如林子云一开始就注重给老师一个良好的"首因效应",也就不至于成为班主任"监督"的对象,影响了自己的进步。 一般来说,"首因效应"主要体现在衣着穿戴方面,其次才是言谈举止。有的人生性散漫,懒得花大量时间去考虑自己的服装。有时,一件外套一穿就是一个月,袖口和领子上积了一层厚厚的污垢,自己也习以为常,照样穿着出门、上街、逛商店、会朋友甚至出席宴会。他们认为,服装不过是遮体御寒的工具,没必要花太多的心思去侍候它。这种想法全错!要知道,一个人的服装代表着这个人的形象,别人可以通过这个人的穿戴,推断当事人的文明程度、精神状态等,切不可等闲视之。 比如,我们单位的方小姐就很看重自己的衣着,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都挺有讲究:出席朋友宴会时,她爱穿庄重的长裙;与男友约会则穿青春活泼的短裙配外套;出门旅游或上街购物爱穿干净整洁看上去精神利落的牛仔服;晴天爱穿粉红色的毛衣,阴天则穿浅绿色的女式西服……她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明快靓丽,无论是上班还是走在大街上,她都是人们心目中一道美丽的风景。她漂亮而不妖冶,引人注目却不张扬,男女同事都喜欢和她交往。 当然,穿戴也不应当过分,要尽量大众化。所谓大众化,就是自己的穿戴不要与他人格格不入,否则,就容易使自己鹤立鸡群显得难堪。有位丁姓大学生,招聘进了某公司。他第一天去上班,有点紧张,为了增添自信,他把自己打扮得西装革履,一身光鲜,满以为这样打扮,别人就会把他当做公司里的老员工了。一上午无话。中午在公司餐厅吃午餐时,同事们微笑着问他:"你是新来的吧?穿得这么整齐!"小丁羞红了脸,他用眼睛扫了扫周围的同事,只见别人的穿戴都很随意,只有他穿着笔挺,仿佛要去参加什么盛宴似的。他这才感到有些后悔:过分的打扮使自己离群了。 【实验】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被试者分为两组,同看一张照片。对甲组说,这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乙组说:这是位著名的科学家。看完后让被试者根据这个人的外貌来分析其性格特征。结果甲组说:深陷的眼睛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决心。乙组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维深遂,高耸的额头说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
【结果】这个实验表明第一印象形成的肯定的心理定势,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发掘对方具有美好意义的品质。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势,则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于揭露对象令人厌恶的部分近因效应
一、由于最近了解的东西掩盖了对某人一贯了解的心理现象叫做近因效应。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对陌生人的知觉,第一印象有更大的作用;而对于熟悉的人,对他们的新异表现容易产生近因效应。近因效应在学生交往中也是常见的,例如两个学生本来相处得很好,甲对乙堪称关怀备至,可是却因最近一次"得罪"了乙,就遭到乙的痛恨,这就属于近因效应的作用。同样,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始终给人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这就要求班主任一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二是要不断鼓励学生进步,让学生能以新的姿态展现在外人面前,不断激励学生进步。
二 、 所谓近因效应,指的是在交往过程中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的印象对社会知觉的影响作用。
首因效应一般在对陌生人的知觉中起重要作用,而近因效应则在熟悉的人之间起重要作用。在经常接触、长期共事的人之间,彼此之间往往都将对方的最后一次印象作为认识与评价的依据。并常常使彼此的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发生质和量的变化。现实生活中的友谊破裂、夫妻反目、朋友绝交等,都与近因效应有关。
近因效应使我们仅仅根据人的一时一事去评价一个人或人际关系,割裂了历史与现实、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妨碍我们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人和客观事实,常常造xxxxx与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影响了我们对人和事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价和判断,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生活有着消极的影响。
4、请教两个实验心理学中的名词解释
第一个不知道。第二个在普心语言那一章的言语感知里有,梁书的332页,彭书没找到。语音可懂度就是指听者正确理解的言语单位数占说话者向他发出的言语单位数的百分比。可懂度和清晰度是一个意思,前者多用在听者对材料的感知受上下文影响时,后者多用在不受上下文影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