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之马的象征意义
马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七,与十二地支配"午",故一天十二晨辰中的"午时"--中午十一点至中午一点又称"马时"。易卦为"乾为马"。
关于马的传说: 传说古时的马有双翅,叫天马。它地上会跑,水中能游,天上能飞是一种极有威力的动物,后来它在玉帝殿前做了一匹御马。天马因玉帝宠爱,渐渐骄横起来,时常胡作非为,一日,天马出天宫,直奔东海要硬闯龙宫。守宫门的神龟带领虾兵蟹将一齐阻挡,天马恼羞成怒,飞腿踢死了神龟。此事告到天宫,玉帝便下令削去天马双翅,压在昆仑山下,300年不许翻身。200多年后,人类始姐:人祖,要从昆仑山经过,天宫玉马园的神仙便给天马透了信,并告诉天马如何才能从山下出来,当人祖经过时,天马大喊道:“善良的人祖,快来救我,我愿同您去人世间终生为您效力。”人祖听了,生出同情之心,便依天马所言,砍去了山顶上的桃树,只听一声巨响,天马从昆仑山底一跃而出。 天马为了答谢人祖救命之恩,同人祖来到人世间,终生终世为人祖效劳。平时耕地拉车、驮物、任劳任愿,在战时,披甲备鞍,征占沙场,同主人出生入死,屡建占功。从此,马和人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当玉帝准备挑选十二种动物生肖时,马成了人类推选的动物之一。玉帝也因马立功赎罪,有助于人而允许马当上了生肖。 民间的传说固然是虚构的,但事实上马与人类的关系这亲密,是任何家畜所不能比的。自从人类告别渔猎时代,进入农耕社会,马就成了人类最先伺养的动物之一。马以它的那聪明、勇敢、忠诚耐劳的特征,成为人类可靠的朋友,得力的助手,无论是在农耕、狞猎、运输、交通等方面,还是在古今中外的血雨腥风的战场上,马都给人类立下了汗马功劳。无怪古人将马作为"六畜之首"来评价了。在今天,尽管由于科技发达,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马作为人类的助手这一作用对削弱,但千百万年来那一幅幅瑚马行空、老骥伏枥、千金买骨、义马救主的动人图景,那一份祖先遗传下来的恋马之情却永远不会消失。
马的象征意义:
马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地位极高,具有一系列的象征和寓意。 龙马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祖先们认为,龙马就是仁马,它是黄河的精灵,是炎黄子孙的化身,代表了华夏民族的主体精神和最高道德。它身高八尺五寸,长长的颈项,显得伟岸无比。骨骼生有翅翼,翼的边缘有一圈彩色的鬓毛,引颈长啸,发出动听的和谐的声音。这是多么神采骏逸的形象,多么潇洒昂扬的身姿。祖先们在世界观里已经把龙马等同于纯阳的乾,它是刚健、明亮、热烈、高昂、升腾、饱满、昌盛、发达的代名词《易经》中干脆说:“乾为马”,它是天的象征又代表着君王、父亲、大人、君子、祖考、金玉、敬畏、威严、健康、善良、远大、原始、生生不息……这就是孔夫子在《周易·乾卦》中总结的那句中国人代代流传的最响亮的名言的由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的,这匹由我们民族的魂魄所生造出的龙马,雄壮无比,力大无穷,追月逐日,披星跨斗,乘风御雨,不舍昼夜。这不正是中华民族战天斗地,征服自然的生动写照吗?不正是炎黄子孙克服困难,永远前进的生动比喻吗?不正是中国人民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生命意义的反映吗?
马又是能力、圣贤、人才、有作为的象征。古人常常以“千里马”来比拟。千里马是日行千里的优秀骏马。相传周穆王有八匹骏马,常常骑着他巡游天下。八骏的名称:一个叫绝地,足不践土,脚不落地,可以腾空而飞;一个叫翻羽,可以跑得比飞鸟还快;一个叫奔菁,夜行万里;一个叫超影,可以追着太阳飞奔;一个叫逾辉,马毛的色彩灿烂无比,光芒四射;一个叫超光,一个马身十个影子;一个叫腾雾,驾着云雾而飞奔;一个叫挟翼,身上长有翅膀,象大鹏一样展翅翱翔九万里。有的古书把“八骏”想象为八种毛色各异,分别有很好听的名字: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骅骝、绿耳。其实,骏马的神奇传说都是在形容贤良的人才,切莫真的信为神话。周穆王的八骏其实比喻着他的人集团,才华卓越,本领非凡,各自用特殊的能力在共同辅助周天子的天下大业。
更清楚无误的以马喻示人才的事迹,是著名的“千金买骨”的典故。战国时期,各国的君王竞相争夺招揽人才,以求邦国的稳固长久。燕昭王也不例外,准备以廉恭虚心的姿态和优厚的报酬来招聘优秀人才。燕国有个叫郭隗的臣子,就向昭王讲了一则从前关于千里马的寓言:从前有个君王想花千金求一匹千里马,三年过去了,一直未能如愿 。门人便主动请战,表示可以弄到千里良马。国君派他去,三个月内就找到千里马的下落,但是马已经死了。门人拿出五百金买下了马的骨头,回来交差。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花五百金的价钱去买回一堆枯骨?”门人答道 :“是啊,今天我替大王花五百金买下千里马的骨头,那一匹活生生的千里马就不知多昂贵了。天下人由此知道大王这样看重千里马,还愁别的千里马不纷纷而来吗?”果然,不到一年,千里马三番五次一跑来了。 郭隗讲到这里,话题猛然一转,联系一了目前:今天,大王要是真心求贤招才,那就先重用我郭隗吧。连我这样不怎么杰出的人才都受到了重视,那些比我强的真正贤才呢?千里马一旦打算投奔谁,再远也会自动来。 这则出自《战国策》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求贤若渴的道理。正因为马象征着人才,所以善相马的人又被喻为善识才、善举才者,象秦时期赵国的王良、秦国的伯乐、方九堙等都是相马的专家。人才的埋没或缺乏表现的沉闷局面就被叫作“万马齐喑”。清朝著名的文人龚自珍有一首诗就说:“九州生所恃风雷, 万马章喑究可衰 ;我劝天公重抖搂,不拘一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