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多源流姓氏:杨姓的来源简介
解读百家姓杨姓来源,讲述典型的多源流姓氏杨姓的十五个渊源。“杨”是太阳的意思,由“木”和“昜”组成。宋朝时期,杨姓大约有2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7%的人口比例。
杨姓来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王朝晋国君主武公次子姬杼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⑴。源于西周唐叔虞次子杨杼:
周王朝灭掉子姓唐国后(殷商诸侯国,今山西翼城),周成王把唐地封给弟弟唐叔(姬虞,字子平),并赏赐给他“怀姓九宗,职官五正”。
唐叔虞的儿子姬燮继位后,改唐国为晋国,唐叔虞就成周王朝晋国的开国始祖。唐叔虞的第十一世孙晋武公当时封次子于杨邑(今山西洪洞),称杨侯,是为杨氏族人的受姓始祖。
⑵。源于西周宣王少子尚父:
西周的王位由周武王数传至周宣王姬静时,已是西周末年,国力已经大不如前。周宣王有位小儿子,名姬尚父,因在周宣王时未能获得封爵,直到周幽王姬宫湦时才被封于杨邑,为侯爵,所以在史籍中也称他为杨侯,后建立了杨国。姬尚父的杨国后为晋国兼并,原杨国侯一族的后裔子孙以先祖故封邑为姓氏,称杨氏。
⑶。源于春秋时期晋国太傅杨肸:
伯侨生文,文生突,食邑于羊舌,为羊舌大夫,这就成为后世的羊舌氏。
羊舌突当时辖有铜鞮、杨氏、平阳三邑。羊舌突生羊舌职,羊舌职生羊舌赤、羊舌肸、羊舌鲋、羊舌虎、羊舌季夙。其中的第二子羊舌肸,字叔向,又称叔肸,是晋平公姬彪执政时期的着名政治家,官居太傅之职,因辅佐晋平公有功,被分封于杨邑(今山西洪洞),其子羊舌伯石,字食我,以邑为氏,称杨氏。
公元前514年,晋国灭了强宗祁氏、羊舌氏,羊舌伯石有个儿子逃到今华山仙谷,遂居于华阴(今陕西华阴),开始称为杨氏。其后裔子孙开基各地,成为杨氏繁衍发展的主流,是为山西杨氏,史称杨氏正宗。
⑷。源于西周末期周宣王少子姬尚父:
据史籍《广韵》、《通志》中的记载,周宣王少子姬尚父被封于杨邑(今河南鹤壁),号称杨侯,后并于晋国,因以为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朝鲜族,属于夷化改姓为氏。
南北朝时期,有一个北齐大臣叫箕元,子姓,传说是古箕氏朝鲜的后裔。他陪同北齐公主下嫁高句丽国,被高句丽王封为上堂伯,赐予清州(今韩国忠庆北道清州)为邑。之后,他改姓为杨氏,为朝鲜半岛杨氏的开派鼻祖,其后裔子孙皆称杨氏,以清州为本贯。
朝鲜半岛由第二十三代高丽朝鲜的安孝大王(高宗)王皞执政(公元1213~1259年在位),当时宋朝宁宗赵扩派遣大臣杨浦出使朝鲜,被高丽高宗挽留,封为唐乐君,赐居中华(今韩国仁川),其后裔子孙皆称杨氏,以中华为本贯。
明、清时期,这两支杨氏族人迁居辽东地区,成为今朝鲜族杨氏家族的先民之一。
第三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
因为建树功勋而被统治者赐予大姓,以使其门庭生辉,光宗耀祖,是赐姓中最基本的类型。
隋朝名将杨义臣,本姓尉迟氏,尉迟氏属西部鲜卑,为北魏勋臣八姓之一。杨义臣之父尉迟崇,在北周时为定州总管,隋朝初期随行军总管达奚长儒与突厥交战,力战而死。当时杨义臣年幼,养于宫中,数年后奉诏宿卫宫掖。
由于常在隋文帝杨坚左右,不免引起隋文帝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于是下诏:“义臣可赐姓杨氏,赐钱三万贯,酒三十斛,米麦各百斛,编之属籍,为皇从孙。”不仅赐予皇室姓氏,还确定了杨义臣在皇族的辈份,这在受赐姓者中,可谓极受恩遇。
据文献《回回历史和伊斯兰文化》记载:在回族杨氏中,也有个别是源于帝王赐姓改氏者,如在明英宗朱祁镇执政初期(公元1436年),将入附的西域回回老哈之“子哈铭,改氏杨铭”。
第四个渊源:源于冒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姓氏变化中另一种最普遍的现象,是他姓之人因为养父或主人姓杨而转从其姓。
西晋时期,活跃在武都仇池(今甘肃成县)一带的氐族首领百顷氐王杨飞龙,有个外甥令狐茂搜,令狐茂搜为杨飞龙的养子,遂从其养主转姓杨氏,称杨茂搜。后来杨茂搜继飞龙为氐族首领,曾被晋愍帝赐封为骠骑将军。
从其养主现象最频繁的时期为唐末五代。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方镇势力不断膨胀,一些方镇逐渐成为与中央相抗衡的独立王国。或出于政治野心,或为了自保其土,藩帅们纷纷招兵买马,一些凶悍勇猛之徒,皆成为藩帅的义儿假子,转从养主之姓。而宫内宦官为扩展自己的势力,也纷纷养他人为己子。当时从其养主转姓的风气一时大盛。
唐朝时期着名的杨思朂,本姓苏,因为杨家养子,遂从养父姓杨。杨思朂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人。
着名唐朝将领杨复光,本姓乔,少时养于内侍杨玄价家,遂转姓杨。在唐僖宗李俨执政时期,杨复光因领军镇压王仙芝起义有功,被封为弘农郡公,弘农郡治所在(今河南灵宝)正是该支杨氏最显赫的郡望。
着名唐朝将领杨杨守亮,本姓訾名亮,杨复光在平定江西黄巢起义军时,得訾亮,养为假子,转姓杨,改名为杨守亮,后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
着名唐朝将重臣杨复恭,本姓林,因系宦官杨玄翼的养子,遂改姓杨。杨复恭在唐僖宗执政时期出任左神策军中尉,后来定策立唐昭宗,权倾一时。
第五个渊源:源于变姓,属于因故转姓为氏。
今浙江省诸暨市的概浦杨氏,本为倪氏所改,望出千乘郡,派接浦江倪氏盈公大宗。
倪盈第八世孙倪炤,仕宋为龙图阁学士,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遭流新州。当时,倪炤的幼子倪顺尚在襁褓之中,匿概浦外家。官府勾之,外祖母孟氏以幼舅同庚者易之,得以保全。
及倪顺长大,力学皆优,念外家杨氏之恩,即以母姓杨氏应试,登宋元佑三年戊辰科(公元1088年)进士,历官至礼部尚书,诏赠金紫光禄大夫,吏部尚书,右仆射,韶阳县开国公,谥文贞。其后裔子孙即为诸暨倪杨氏。
第六个渊源:源于改姓,属于回复祖姓为氏。
有的杨氏成员因为特殊的原因,改了姓,后来又改回杨氏。
北宋名将杨继业本名杨崇贵,后避北汉世祖刘崇名讳,改名重贵。杨重贵少年时投身刘崇,刘崇赐其姓刘,改名继业。刘崇之子刘承钧有养子刘继恩、刘继元、刘继忠,杨重贵赐姓名为刘继业,可能是因为刘崇长子刘贇早死无后,遂以杨重贵为刘继业而为其后嗣。
宋朝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匡义统兵攻北汉政权,围太原,北汉君主刘继元降北宋,而刘继业犹据城苦战。宋太宗喜其忠勇,喻刘继元招降刘继业,于是刘继业归北宋,“复姓杨氏,只名业。”史称“杨业归宋复姓。”
古代,有一户杨姓家人到贵州台江巫脚乡翁慕沟居住,由于那里是苗族欧姓聚居区,这位杨氏苗民不久也改姓欧,以便同欧姓村民亲密相处。后来,他的兄弟又恢复杨氏。解放后,他的儿子也复姓杨。
第七个渊源:源于白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杨氏一直是白族中的主要姓氏,人口最多,唐朝时期,杨氏曾成为白族中的第一大姓。
杨干贞,云南宾州人,先世为唐朝时期南诏政权的权贵,大长和国时为剑川节度使,后为大天兴国权臣。后唐天成二年(公元927年),杨干贞发动所部灭大天兴国君,自立为主,改国号为“大义宁国”。杨干贞因为暴虐操政而被国人所杀,在位八年。
元朝以后,杨氏仍为白族大姓。如杨鼐,白族,云南太和县人(今云南大理),在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中举,出任黄州府通判(今湖北黄冈),任满后居家四十余年,闭门读书,乡人都尊称他为长者。
今云南省喜洲地区是白族杨氏的聚居地。
第八个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表特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蒙古族表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iaot Hala。
蒙古族、满族表特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杨氏。
第九个渊源: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杨氏为回族主要姓氏之一,其来源也相当广泛,但主要出自明朝时期。在史籍《回族人物志·明朝》中记载:元朝的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之孙伯颜察儿,其后裔“居宛平(今北京丰台区)之羊市,故改羊氏。”元朝被推翻后,为躲避战乱和免遭迫害,其后裔遂迁居山东益都,并改为杨氏。
在史籍《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中记载:改“羊”为杨氏的还有明英宗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入附,授官德州卫百户的西域回回虎林比失。虎林比失有子羊羔儿,后裔均为杨氏,“遂成德州回回望族。”据河北、天津、北京、山东等地的回族家谱和口碑传说,他们均是随“燕王扫北”而来的南京钦天监杨家。
明朝安徽歙县人杨光先,曾在清康熙四~七年(公元1665~1668年)任钦天监监正,其六世先祖杨凝为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的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后任南京刑部尚书,今安徽仍有其后裔。
又据《蒲氏族谱》记载:“蒲本初号诚斋,东石开基公一世祖。崇漠公次子,借母氏姓杨”,今泉州有其后裔。
据辽宁两部《杨氏家谱》记载:一支约在清康熙年间由山东武定府阳信县西营迁入沈阳西关,另一支是由明永乐初年从南京应天府迁至河北后,于第九世开始迁到奉天省沈阳的。在沈阳回族当中,杨氏为大姓,分支也不少,相传有“六杨”。在江苏镇江,据修于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的《杨氏族谱小引》中记载:其先祖“洒公与弟西公”于唐初由西域进关,初居“陕西弘农郡”(今河南灵宝),繁衍十二世后,于宋初迁徙并定居镇江,故自称“弘农郡德润堂杨氏”。现镇江依然有“小杨家巷”的地名。
杨氏至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已传至二十五世,由于“族广人繁”,分为“国、泰、民、安”四支,至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已传三十余世,始“立谱排字传世”。据推算,今约已传第四十六世孙。
第十个渊源: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清朝通典·氏族略·附载满洲八旗姓》、《满族的社会组织》等记载:
⑴。满族毕力扬氏,亦称别兰氏、必喇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必兰部,满语为Bira Hala,汉义“河川”,世居和悠(今乌苏里江入黑龙江口一带)、长白山区、黑龙江、乌苏里江口等地。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满族、达斡尔族必喇氏多改汉姓为杨氏、何氏。
⑵。满族富勒哈氏,亦称富尔哈氏、富勒察氏、富勒洪阿氏、富勒瑚氏等,满语为Fulha Hala,汉义“杨树”,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后有赫哲族引为姓氏者。清朝晚期以后,满族、赫哲族富勒哈氏多冠汉姓为杨氏、付氏、傅氏、富氏等。
⑶。满族郭啰啰氏,亦称郭尔罗氏、郭络罗氏、郭博罗氏等,满语为Gorolo Hala,以地为氏,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马察(今吉林浑江西南部)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族、锡伯族郭啰啰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杨氏、郭氏、高氏、国氏等。
⑷。满族尼玛察氏,亦称倪马查氏、专图尼马察氏,源出元朝时期女真乃马真氏族,以姓为氏,满语为Nimaca Hala,世居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滹野(今乌苏里江支流俄罗斯境内达鸟河流域)、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喜禄河(今辽河)、珲春(今吉林珲春)、黑龙江沿岸等地。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杨氏、榆氏、张氏、佳氏、尼氏、倪氏、鱼氏、和氏、障氏等。
⑸。满族颜济氏,亦称燕济氏、严穆吉氏,满语为Yangi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后多冠汉姓为杨氏、颜氏等。
⑹。满族杨吉哩氏,亦称颜济哩氏、焉哲勒氏,满语为Yangiri Hala,世居沈阳、伯都讷(今吉林松源)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族、锡伯族颜济哩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杨氏、阎氏、韩氏、沈氏等。
⑺。满族杨吉氏,亦称扬吉尔氏,满语为Yanggi Hala,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蒙古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族、蒙古族、锡伯族扬吉氏,后多冠汉姓为杨氏。
⑻。满族杨佳氏,亦称扬佳氏,满语为Yang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逐渐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黑龙江女真,世居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尼马察(今黑龙江穆棱兴凯湖彼岸俄罗斯乌苏里斯克一带)、哈达(今辽宁西丰小清河流域)、伯都讷(今吉林松源)、杨三毕拉赫哲合(今黑龙江三江口、抚远一带)、佛阿拉(今辽宁新宾永陵镇二道村)等地。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满族、锡伯族扬佳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杨氏。
⑼。满族扬那氏,满语为Yangna Hala,世居杨察(今安徽郎溪),后多冠汉姓为杨氏。
⑽。满族扬额理氏,源出辽、金时期库莫奚族遥里部,满语为Yangeri Hala,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伯都讷(今吉林松源),后多冠汉姓为杨氏。
按:
有自称为满族人的杨氏一族,今主要分布于今吉林省吉林市。其祖先在明朝时期原居云南、贵州一带,后迁居至山东登州。
清朝康熙年间,该支杨氏北上迁居吉林地区,以耕种官田为业。因为该支杨氏族人能提前交纳五年的额粮,因此被准入汉军镶黄旗。
这支杨氏族人自始祖杨荣至今已传十六世,如今自以为是满族人。但实际上,其民族属性绝非满族,在清朝时期,他们被满清政府“朱圈”记录为“镶黄旗尼勘”,就是用红色在旗籍人上加圈注,仍旧确定为“汉奴”。
因此,千万不要以为“在旗”就是具有满族的“满籍”了,更不要拿着“尼勘”当大旗挥来舞去,自取其辱。
第十一个渊源:源于达斡尔族,出自清朝时期达斡尔尼满吉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达斡尔族尼满吉氏,亦称尼尔吉氏,世居黑龙江流域,人口非常稀少。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Nimanggi Hala,汉义“雪”。
达斡尔族、满族尼满吉氏,在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杨氏。
第十二个渊源:源于纳西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杨昌,着名清朝时期纳西族散文家,云南丽江大研里人。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举人,任湖北天门等县知县,疏导江流和修筑大堤很有政绩。他的散文非常出众,着有《四下可斋》集。他还写有许多游记、杂记等,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等,深得士林叹服。他有大约三十篇文章被收入云南丛书《滇文丛录》《丽郡文征》等集中。
杨元之,着名清朝纳西族诗人,云南丽江大研里人。祖父杨本程,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中顺天乡试举人,任刑部主事。杨元之以善写汉、纳两读的诗出名。
第十三个渊源:源于苗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杨再成,着名元朝苗族教育家,湖南城步人,约在元皇庆元年(公元1313年)在城步建立儒林书院,他对传播汉族文化、教育苗民子弟起过重大作用。
杨再兴,着名北宋末期苗族将领,原为农民起义军战将,曾在战场上击毙宋朝名将岳飞的弟弟,后投降归附岳飞。他英勇善战,勇贯三军,后在抵御金兵的小商河战役中战死。
杨洪,六合人,着名明朝将领,父亲杨璟。杨洪初从明成祖朱棣北征,他机警敏捷,以勇着称。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杨洪出任都指挥同知,明正统九年,率部击败兀良哈部,升任左都督,宣府总兵官,明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出任镇朔大将军。
第十四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今侗族、土家族、高山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杨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杨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第十五个渊源:源于变姓,属于因故转姓为氏。
在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亦屡有变姓的情形。革命者为了工作需要,转改姓名,以后原姓不再起用,所转之姓一直使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