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起名 > 正文

山东胶州赵氏来源以及地理分布情况

2023-09-27 起名

  赵姓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是胶州十大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上排名首位,也是宋朝国姓,秦朝公族姓氏,主要散布于黄河沿岸的省份和东北地区。下面我们来看看山东胶州赵氏来源以及地理分布情况。

 

  秦汉时期,胶州境内便有赵姓人活动。秦始皇东游琅琊,随始皇登琅琊台的大臣,便有建成侯赵亥、五大夫赵婴等赵姓官僚,他们与李斯商议立琅琊台石刻,这是赵姓人在胶州活动的最早记录。可以肯定,最晚在唐宋时期,胶州便有赵姓人定居生活。北宋时苏轼任密州(驻诸城,包括胶西)太守,胶西人赵明叔与他诗酒唱和,留下了许多千古佳话。北宋前期的胶西约指胶河和墨河之间的地方。南宋建炎二年(1128),胶西、高密一带盗贼蜂起,密州太守赵野弃城逃走,为其部下所杀。南宋嘉定八年(1215),宋军统制赵葵为牵制蒙古军侵淮,率军袭胶州,复袭高密。金朝时有位赵公被授胶西县梁乡(今胶南境内)督监,他在后裔广布胶州西南乡和胶南境内,这是胶州赵姓第一位知名人物。元朝时,胶州已有以赵姓人为主的村庄。至明朝时,赵姓人分居于胶州城乡,并形成了望族。

  赵姓在我国百家姓中排第七位,约有人口2977万,占全国总人数的2。29%。赵姓是胶州第六大姓,截止2003年12月,全市赵姓有27311人,其中男姓13758人,女姓13553人,占胶州总人口的3。5%。赵姓是胶州着名的大姓之一,不仅人口众多,分布广泛,而且名人辈出,在胶州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影响深远。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以来,赵姓家族共考中进士7人;举人31人,其中武举人3人;贡生37人,以援例、议叙、考授、从伍、世袭等方式,授九品以上官职者45人。其中,文职最高的是赵焘,官至广东量储道(正三品);武职最高的是赵业隆,官至九江镇总兵官(正二品)

  现代胶州赵姓除少数原始居民外,其祖先主要来自云南、小云南、河北、山西、四川、江苏、河北及山东各等地。

  来自云南 据传明朝时,一护赵姓从云南迁徒至胶州,在今张应镇境内依岭而居,形成了赵家岭。据传明末清初,有赵姓夫妇从云南迁徒到胶州,在今杜村镇境内一片枣树林附近落护繁衍,称丰安屯,后来因村中赵姓人口占多数改称赵家屯。据传清末,赵姓人从云南迁徒胶州,在今北关街道办事处立赵家庄。

  来自山西和小云南 明洪武二年(1369),赵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徒胶州西南乡,在今铺集镇境内立村,因信奉佛教天台宗,后建天台寺,遂以寺名村。据传清康熙年间,赵姓人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徒至胶州,在今里岔镇境内形成了赵家河洛村。明朝洪武二年(1369),赵姓从小云南移民胶州,在今营海镇境内落护,形成了一个赵家庄,后因与另一个赵家庄区别,称大赵家庄;明初,有赵姓兄妹从小云南逃荒至胶州,在今营海镇境内落护,形成了赵家庄,因靠海后改为小海庄。

  来自河北 据《增修胶志》及《赵千护牌》等记载,宋金对峙时,金国在胶西县设立梁乡、张仓、陈村三大镇,河北赵公因军功被授为胶西(今胶州)梁乡镇(今胶南境内)督监,遂世居胶州。千百年来,赵督监的后裔遍布胶州南乡(包括胶南、黄岛)。据赵家桥村《赵姓家谱》(清咸丰手抄本)记载,赵督监后裔宋元时主要分布胶州南乡辛安(今黄岛境内)、梁乡等地,自元末明初开始向胶州西南乡、诸城、高密等地播迁。从赵督监以下九世支派迷失无考,元初十二世赵璘为其祖赵光瀛立碑,记载赵姓家族情况,赵姓家族始有谱系,今《赵氏家谱》便以赵光瀛为始祖。从赵璘曾孙辈(十五世)开始,赵姓分为六大支派,其中十五世赵栋支派从辛安迁居赵家桥村(原称桥村),是为赵家桥村赵姓始迁祖。二十一世赵守出嗣旁支,遂从赵家桥村迁居墩泊庄,是为墩泊庄赵姓始迁祖;赵芬从赵家桥村西街迁居前朱陈钩村,是为前朱陈钩赵姓始迁祖。(更多详细内容,请阅《胶州百家姓》)

  来自河南 据传明洪武二年,一对赵姓夫妇从河南安阳移民胶州,在今杜村镇境内定居,形成了赵家城献村。清朝乾隆年间,赵家城献一支赵姓迁居今胶西镇大刘西村。

  来自四川 元末明初时,赵姓人从四川天水移民胶州,在今胶莱镇境内一片无人居住的杂树丛林中落护,因是乌鸦栖息的地方,故称老鸦庄,后赵姓人多改称赵家庄。清末有几护赵姓搬到河北另立新村赵家庄,为区别新旧两村,人称大赵家和小赵家。

  来自江苏 据东抬头《赵氏支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徐州人赵大老迁居胶州南乡六旺(今胶南境内),其六世孙赵从龙考中举人,以科举仕途奋力起家,这支赵姓从此兴旺。据河北六旺村赵存福(56岁)讲,九世祖赵任有10个儿子分10大支繁衍,其中今胶南境内五支,胶州境内五支。(更多详细内容,请阅《胶州百家姓》)

  来自山东 清康熙年间,赵姓从高密县城律迁居今张应镇境内大河流村,后又移居一处水草洼地,称小草泊村。明朝时诸城赵家庄赵姓人迁居今胶州杜村镇娄敬庵村,现传至十八世。据赵家店赵树臻老人(78岁)讲,明初,赵姓人从胶南尚庄迁居胶西镇赵家店,这支赵姓与胶城、三里河赵姓是同族。

  另据《胶南地名志》记载,明末,赵姓从胶州里岔迁居胶河镇北龙王庙东侧立村,取名龙王庙子村,建国后改称东风村,此支赵姓是赵家桥村赵姓后裔。

  目前,胶州赵姓除市区外,主要分布在南关街道办事处赵家滩、赵家小庄、北辛置、南三里河、北三里河、市南小区;北关街道办事处北关小区、西松员;胶北镇丰子屯;马店镇马店中村、马店东村、马店西村、马店西村、赵家营、小后屯、西草泊;胶东大姜戈庄、葛埠岭、小麻湾东村、小麻湾东村、胜利庄;李哥庄镇高家村、李哥庄、毛家庄;胶西镇大行、赵家店、大刘西村、东埠、赵家庄;杜村镇城献村、贺家屯;铺集镇殷家庄、天台寺、彭家庄、张家屯;里岔镇里岔村、赵家桥村、赵家阿洛、杨家庄、谭家村、良乡、后良乡、后朱陈钩、前朱陈钩、墩泊;张应镇赵家岭、东张应、东安家钩、赵家庄、大朱戈;营海镇大赵家庄、小赵家庄、后赵家庄;洋河镇赵家庄、曲家炉、芍药洼、袁家坟;胶莱镇赵家大高、赵家闸子、小赵家庄、赵家大高;营海镇小海庄等村庄。

  六旺赵姓望族

  据东抬头《赵氏族谱》(抄本)及法坤宏《学古编》记载,明永乐初年,江苏省徐州人赵大老挑一担筐篓来到胶州,在南乡六旺村(今胶南六旺镇)落护,是为六旺赵姓始祖(赵姓族人说是洪武二年从云南迁来,系误传)。据河北六旺村赵传军、赵存贞等人讲,由于六旺周围山多人稀,赵大老来胶州不久就被野兽吃了,后人把一世祖和二世祖合葬,原河北村北有一世二世合墓即是佐证。这个传说表明赵姓人刚来胶州时生存条件是非常艰难的。这支赵姓从明朝中期开始,人丁兴旺,科第不断,形成了一个闻名山东的世家望族,人称六旺赵。

  赵大老有两个儿子,长子赵德福,次子赵善福。赵德福后裔无考,赵善福有子三:赵景初、赵景余、赵景文。三世赵景文有子五:赵刚、赵迪、赵敬、赵丛、赵雄。四世赵迪有子赵本。五世赵本,明宏治年间岁贡,志书称其“制行忠谨,肆力经学”,可见赵本是一位品行端正,学习刻苦的人,有子二:赵从龙、赵从虎,六旺赵姓从他开始由农耕变为书香世家。(本家族世系迁徒分布详细情况,请阅《胶州百家姓》)

  梁乡赵姓家族

  梁乡赵姓家族的始祖,系金朝时胶西县梁乡镇督监、世袭千护赵公,这是胶州历史上一个古老的家族,正如光绪年间赵泰春谱序称,“吾族祖贯胶西近千载矣。”由于朝代更替和战乱兵焚,赵公以下九世谱系迷失无考,只能从碑文上知其族人主要居住在梁乡和辛安等地,先人在五代时勇现出朝散大夫、护部员外郎、太子太师等类人物,可见当是即为望族。至元朝初年,赵璘为其祖赵光瀛立碑,后人始知十世赵光瀛后裔的情况,故赵姓后人视赵光瀛为始祖。从十二世赵璘曾孙辈始分为六大支派繁衍,今传《赵氏族谱》主要记载赵栋(六大支派之一)后裔情况。这支庞大的赵姓家族,人称梁乡赵,从辛安迁入桥村的一支,人称桥村赵。

  明朝初年,十五世赵栋从辛安迁居胶州南乡赵家桥村。这支赵姓人丁兴旺,家境小康,族人边务农边读书,书礼继世,以忠信和孝弟闻名乡里,在清朝后期成为继六旺赵姓家族以后的又一个知名的书香世家,并勇现出赵节、赵文运等知名文人。故赵泰春称“自祖(赵)栋祖迁居桥村以来,绍先人耕读之业,孝悌传家,忠信处世者,数百年矣。”这里介绍的主要是梁乡赵姓六大支之一桥村赵姓家族。

  桥村赵姓始祖十五世赵栋的独子赵璞有四个儿子,今赵姓族人是其第三子赵宏世的后裔。赵宏世有子二:赵之如、赵之琦,故桥村赵姓分老长支派和老二支派。(本家族世系迁徒分布详细情况,请阅《胶州百家姓》)

  胶州赵姓家族历史人物

  赵姓是胶州十大姓氏之一,人口众多,名人辈出,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诸领域,勇现出许多杰出的人才,对胶州社会各方面影响颇大。

  赵从龙 字子云,胶州南乡六旺(今胶南)人,明朝地方官员。父赵本岁贡出身,以经学授徒为生,赵从龙在父亲亲自指授下,学业大进,明宏治十一年(1498)考中举人,初授河南开封府水利通判,负责治理荆隆、铜瓦、逻葡和张口等地水患,以政绩闻于当时。正德七年(1512),刘六、刘七起义,农民军攻打河南各府县,河南各级官吏惊慌失措,连失几座县城。同僚都服其才能,一齐推荐他负责军事,于是上司便让他负责剿灭农民起义军。赵从龙购良马、募乡勇,组成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巡视黄河南北,致使农民军在河南的势力受到抑制,河南农民军一听是赵从龙的军队,都绕道而走。农民军大将裴昆率数万人据城对峙,官军久攻不下,赵从龙与官兵两面围城,又暗派人至城内离奸裴昆的心腹,导致裴昆军内馈,裴昆也被俘遭杀害。河南巡抚邓璋向皇帝奏报赵从龙的事迹,迁湖广武昌府同知。赵从龙负文武才略,长期的为官生涯使他看清了官场的险恶,其才能不得伸展,于是寻了个借口告老还乡了。《山东通志》、《胶州志》均有传。

  赵完璧 赵白璧 赵慎修 赵怀慎 赵一经 赵任 赵傚 赵僎

  赵开成 赵怀礼 赵焘 赵昌嗣 赵季  赵泰甡 赵泰临

  赵文煚 赵肖煚

  赵充庭 字初筵,六旺赵后裔,清朝诗人。廪生,少年丧父,授徒养母,以孝母闻名于乡。为人有气节,康熙元年胶州遇大饥荒,赵充庭三日不举火,张洽御史送去量食,他坚辞不受。知州冯景夏雅重其人品,雍正初,乡人拟举贤良方正,他力辞不就。赵充庭工诗文,是当时有名的文人,赵泰临、法坤宏等名流都推崇他,着有《匏村诗集》行世。

  赵联甲

  赵熙煚 字帝载,赵文煚之弟,清初文学家。从小以孝敬母亲闻名,学识渊博,以岁贡终其身。工古文,善诗,尤精词赋,着有《云鹤古文稿》二卷、《千树斋诗》四卷、《清籁词》四卷行世。《山东通志》。《莱州府志》均有传。

  赵东普 赵磷卿 赵系  赵守经

  赵节 赵法宪 赵文衢  赵鸿磐

  赵兰洲(-1914) 字湘圃,胶城人,六旺赵姓后裔,清末经学家。父亲赵意诚是一位名医,有施药皆效的本领,赵兰洲能继父业,但因博学多才,其医术反被文名所掩。少嗜学,性慷慨,不喜阿谀奉承。成年后中秀才,锐意进取,曾经在胶城南乡西石读书,足迹数年不入城市。“为文肆力于古,不落恒蹊”。乡试屡荐不售,光绪己卯科乡试,房考已把他的卷子列为前几名,竟因额满而放入副榜,时人皆惜之。后来居家教授生徒,及门者大都成名而去。所交游者均为一时名宿,如杨际清、法伟堂、高英俊、王其慎等人,每有疑问便向赵兰洲请教,他据理剖晰,学问精深,时人无不叹服。一生着述文稿颇多,惜大都散佚。

  赵玺绸 赵子懿 赵文璧 赵文运 赵法坪 赵恂

  赵兰田(约1880-约1940) 字子玉,胶州南关三里河人,民国初年铁路官员。年轻时曾在胶城大石子街经营点心铺,28岁后外出寻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曾在济南被捕,幸遇胶州老乡赵某相救获释。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任胶济铁路管理局局长,成为山东炙手可热的实权人物。为人讲义气,重乡谊,只要是胶州人找他,一般都能在铁路上谋个差事,故胶州百姓在胶济铁路做事的很多。

  赵宗乾(约1876-) 字秩生,胶城大王家庄人,后搬入阜安街,民国胶州着名书法家。清末己丑科拔贡,民国初年,任保定府地方法院书记官、湖北检察厅书记官等职。曾应《增修胶志》初期总纂赵文运之请,担任副总纂。工书法,各体具佳,尤擅长楷书和行书。

  赵尚志

  胶州赵姓家族轶闻传说

  神童“赵任

  胶城栾家街人赵任,是赵怀慎的第三个儿子,早慧,才思敏捷,过目不忘,七岁便能作文章,九岁中秀才,15岁中举人,16岁考中进士,有”神童“之誉。至今胶城仍流传着他的许多佳话。

  赵任四岁那年,父亲偶指窗外的飞燕吟道:”两翅剪开杨柳色“,他应声回答:”一声啼破海棠春。“。父亲对儿子的早慧颇感惊奇。有一年,有几位胶州南乡的举人路过胶城,要到北京惨加会试。(更多精彩内容,请阅《胶州百家姓》)

  牧童赵节

  赵节,胶州西南乡赵家桥村人,少时家贫,为人牧牛,牧主在端午节发给赵节及其他牧牛者各200铜钱。别人到集市上买来糕点,赵节却买了一部《佩文诗韵》,放牛时便在瓜棚中翻看。一天,正值下小雨,有塾师路过此地,见他在翻阅《佩文诗韵》,便戏问他识不识书上的字,赵节说不识字。塾师问他书从何来,赵节回答:”我拿着钱到集市上,见诸书没有比此书更好的,所以就买下来了。“塾师见他聪明伶俐,是块读书的好材料,心中大悦,就找其父问道:”你儿子如此喜欢读书,为什么不让他上学呢?给人家牧牛,可惜也哉!“ (更多精彩内容,请阅《胶州百家姓》)

  赵”三靴子“传奇

  赵涵吉,清末胶州三官庙村人,六旺赵姓后裔,是一位颇有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据说赵涵吉小时候穷的光着脚走路,有一次,他在路上检到三只靴子,穿了两只,另一只舍不得扔掉,就挂在脖子上往家走,人们见了都笑他,就称赵三靴子。后来他拜慈喜太后的母亲为干娘,发迹后人称赵三爷。一位普通百姓如何和慈喜称兄道妹,这段轶闻很少有人知道武举赵逢恩

  赵逢恩(1834-1896),胶州东乡大姜戈庄人,清同治元年考中武举人。赵武举一生为人忠厚,上不巴结权贵,下不欺压乡邻,扶危济贫,疾恶如仇,在民间留下了许多佳话。因他在兄弟中排行第六,故人称其为”赵六爷“。

  清同治元年,赵逢恩和兄长子侄们一共六人赴济南惨加乡试。赵家子弟个子不高,貌不出众,同住旅店的武秀才瞧不起他们,语言和行为上多有傲慢之意。正巧,他们住宿的房间门外有三块500斤重的大青石,赵逢恩便机智地借题发挥,大声对其侄子说:”为君,将此石搬走,看它在此不前不后不左不右的,多不雅观!“侄子赵为君应声而至,奋力将石抱走,扔在墙边。众秀才见状,暗暗吃惊,再也不敢小瞧他们了。(更多精彩内容,请阅《胶州百家姓》)

  赵恂治疮

  胶州西南乡人徐春以讨饭为生,人称讨老子。旧时候,讨老子也称背大筐的,有丐帮组织,讨老子首领须到县衙领衔,授葫芦鞭,管一区或一社的讨老子。讨老子徐春患了脑疽,无钱医治,为充饥肠,仍治街讨饭。西南乡天成堂药铺老板赵恂见此惨状,便把他领到自己的药铺,说:”你住在我这里吧,吃饭我管着,治病不要钱,治好了,要饭还能上去门儿。


相关资讯
  • 泰伯公第81代孙,义乌吴姓第一人吴圣造

    吴姓百家姓中排名第六,它最早的时候是起源于炎帝姜姓的,距离现在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与其他姓氏有所不同的,吴姓的起源稍稍有点复杂,下面我们来看看泰伯公第8...
    2023-09-27
  • 血缘和感情的纽带,泉州吴氏大宗祠

    吴姓是一个很古老的姓氏,它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六,它最早的时候是起源于炎帝姜姓的,距离现在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下面我们来说说泉州吴氏大宗祠。古城泉州文化荟萃...
    2023-09-27
  • 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吴氏大宗祠

    吴姓是一个很古老的姓氏,它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六,它最早的时候是起源于炎帝姜姓的,距离现在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下面我们来看看吴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安徽省...
    2023-09-27
  • 韩氏宗祠:韩姓人一生必拜访的地方

    解读百家姓韩姓,讲述韩氏宗祠现今坐落于哪里?是什么建成的?韩姓,晋国六卿之一,为后宋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韩氏宗祠又称敬爱...
    2023-09-27
  • 不看不知道,15个由韩姓而来的“变姓”

    解读百家姓韩姓,历史上有多少个姓氏是由韩姓演变而来的呢?韩姓,晋国六卿之一,为后宋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1.韩氏韩姓除“韩...
    2023-09-27
  • 韩氏人口分布状况:河南为韩姓第一大省

    解读百家姓韩姓,详细了解从古至今韩姓的人口分布状况。以及人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几。韩姓,晋国六卿之一,为后宋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
    2023-09-27

优风水是预测未来爱情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真真正正看到未来了,要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命运,改变婚姻。
Copyright ©  youfengsh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2021007644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