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取名字是个技术活”,对于一家小店而言,如何取店名,也能看出商家的某些态度。宜宾的临街商铺众多,有的小店名字别出心裁,有的简单直接,有些甚至像是孪生兄弟。面馆叫做“一面之缘”、“面面俱到”,串串店叫“怪难吃”,卖包的小店叫做“烧包小铺”,书店的名字叫“金钥匙”……走在宜宾街头,各式店招入眼。 分析这些小店的名字,或为奇妙的词语组合,或有多重含义,或直接用反语,十分惹眼。按照地理位置不同,这些小店的取名风格也有差异:学校附近的小店名字大多中规中矩或“小清新”,如XX的奶茶铺子、XX文具;位于城区主干道的店铺,除去连锁店统一命名,剩下的大多取名相对“霸气”,如梁山好汉。除此之外,也有商家将小店的功能、特色摆在店招上,比如有关婚庆的小店取名为“喜糖铺子”、“百合婚庆”,饮食店取名为“麻辣轩”等,让市民一眼看到重点。 “有的小店名字十分抢眼,乍一看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但是回过神后,又会为商家的巧思暗暗叫好。我看到这样的店名,有时也会忍不住进店去瞧瞧。”市民陈燕说。
“我们取名字时,主要想到要吸引人,所以思考了很久。取名字既要抓眼球,又要让人知道我们是卖什么的,很费脑筋。”一家箱包店的店主陈女士说。 相较于一些商家为取名而费尽心思,有的商家取名则简单直接得多:把自己名号打在店招上。市民代强开了一家烟店,他的名字则成为小店店招。而市民谢女士的花店,则因为她在家排行第五,所以在店名中加入了“谢五姐”三个字。另外,市内的饮食店大多喜欢用自家称号命名,如XX烧烤、XX面馆、XX刀削面等。 商家为何会选择“为自己代言”呢?“我把自己名字放在店招上,主要为了让老顾客容易找到小店。”代强说。代强表示,自己之前在西郊做生意,小店“搬家”后,为了让老顾客找到小店,则把自己名字放在店招上。“名字放进店名里,也主要是为了区分。”谢女士说。当被问到这样的店招对小店生意有何作用时,谢女士表示,主要在于稳定老顾客。“我们这样的小店,吸引顾客的主要是商品质量,店名只是辅助。”谢女士说。 然而,如果临近商铺的名字区分不大,也会让商家头疼。城区打金街历来被视为宜宾的花卉市场,然而走进打金街,尽管没有花店重名,但一些小店的店名后缀大同小异。以几家相隔不远的花店为例,其店名后缀多为“花卉”、“花店”、“鲜花批发”等。 “有一次我来买花,发现相隔不远的两家花店,一家叫做昆明XX花店,一家是XXX昆明鲜花批发。当时我也疑惑:两家店是否有关联?但其中一家店的店主告诉我,他们没关系,只是名字相似。”市民王丽说。 对于一些店主而言,“撞名”也让他们有些“纠结”。“这样的店名是前任商家取的,如果让我取名字,肯定会想一个不一样的。不过,这个名字已经用了很多年了,我不可能去更改一个老牌子。”一家苗圃店的店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