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姓是我们中华民族一大姓氏之一,在2013年百家姓版本中排名第31位,那么你对“曾”姓这个姓氏有了解多少呢?你想要了解百家姓中曾姓起源的相关信息和“曾“姓有哪些名人吗?下面整理了“曾”起源和曾的名字相关内容供大家阅读知悉,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曾姓这个姓氏。
曾姓的(由来)来源:
1、出自姒姓,为夏禹的后裔,以国名为氏。相传帝舜时,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赐予禹姒姓。据《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载,相传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后,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鄫”的地方,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少康的这一房子孙所建的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就此世时代代承袭下来,一直流传到今天。
2、据有关资料所载,外族或外姓冒姓,少数民族中土家、彝、苗、黎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曲烈(鄫侯)。在远古帝舜时期,鲧的妻子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下禹,帝舜便赐禹姒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夏室后,曾把幼子曲烈封于“鄫”地(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从此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两千多年,直到春秋时代才被莒国所并灭。此时,怀着亡国之痛的鄫国太子巫,出奔于邻近的鲁国为官,其后裔以原国名“鄫”为氏,后去掉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为曾氏。曲烈(鄫侯)也就成为了曾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一带。先秦时期,逃至鲁国的曾姓后代在鲁为官,并且就此繁衍生息下来,同时向四周地区播迁,使曾姓族人遍布于山东、河北等地。秦汉期间,曾姓人因一直以“孝”著称,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从而声名显赫,家族昌盛。曾参长子曾元八世孙曾乐,曾为西汉山阴县都乡侯,曾乐之子涣有二子:旃、光。光的四世孙顼家望于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二子玉、昌分别徙于冀州(治今河北省冀县)、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曾宝之孙曾据,因避西汉末年王莽之乱,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南迁至庐陵县(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西南)之吉阳乡,是为吉阳房。曾据有二子:阐与王易。曾阐的五世孙曾丞有三子:珪、旧、略。略居抚州南丰(今江西省广昌县东),为抚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临川市西)房。曾阐的十世孙曾震忽避乱徙居韶州(治所在今广东省韶关市南),为韶州房,曾珪之子曾永,徙居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其十一世孙曾通则徙居交州(今广东省广州)。至此,曾姓族人在汉末以前,由于累官或战乱等原因,不断迁移,已分别进入了山东、河北、湖南、陕西、江西、广东等省。人口众多,家族兴旺,形成了几个较大的郡望。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连年战乱频仍,社会始终处于动荡之中,加之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所以曾姓在此期间也大量进入南方诸省,其一支徙居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尚有几支分别迁居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吴郡(治今江苏省苏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南阳(今属河南省)、江夏(今湖北省鄂城)、襄阳(今属湖北省)等地。从而在唐朝之前就已形成曾姓遍布全国,名人不断涌现,家族势力日渐壮大的局面,逐渐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姓之一。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宗族发展速度加快,扩张、播迁亦为时尚。唐末,曾姓有入迁福建者。至宋末,由于战乱,外族入侵,曾姓又几度迁移。元明清时期,曾姓已播迁于各地,且有远播台湾与海外各地者。当今曾姓在我国人口众多,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曾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曾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
曾姓来源总述:曾姓来源比较纯正,据有关史料查证,主要出自姒姓,为夏禹的后裔。相传帝舜时,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赐予禹姒姓。据《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载,相传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后,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鄫”的地方,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少康的这一房子孙所建的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就此世时代代承袭下来,一直流传到今天。曾氏家族长久以来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记录,现在曾姓的中国人,都是一脉传自太子巫,系出上古圣君夏禹,名副其实的四千年前是一家。所以,对于同姓联婚,曾氏家族一向严格禁止。
姓曾的名人有哪些:
曾点:
字子皙,亦称曾皙,春秋时期鲁国武城(今魏庄乡南武城)人。曾参之父,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与颜回之父颜无繇、孟子之父孟孙激等并祀于曲阜孔庙后部的崇圣祠。
曾子:
即曾参,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称。相传《大学》是他所著,被后世儒家称为“宗圣”。
曾谭:
汉代泉陵人。推举为孝廉,拜官为尚书郎。有文韬武略之才,官累至太常。
曾玉:
曾参十三代孙二支曾顼的长子、曾嘉的孙子,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人。拜官汉御史大夫。
曾万:
汉镇南将军,曾率兵征讨南部边境,开拓了南康郡的境界。后被封为南康逸士。
曾辉:
曾骈次子、曾庆的孙子,任吴散骑常侍,镇南节度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监祭酒兼御史中丞。
曾芳:
唐代曾经任程乡县令,当时老百姓为瘴气所苦,曾芳用药来接济百姓。来求药的人接连不断。
曾布:
北宋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嘉祐进士,曾参与王安石变法,任三司使,在徽宗年间为相,主张调和新旧两派。
曾慥:
今福建晋江人,北宋末南宋初诗人,能诗文,曾编有《类说》,又广辑有关遒教的文献资料,编成《道枢》。
曾几:
今江西赣州人,南宋诗人,曾历任江西、浙江提刑。其诗学江西派,风格清隽。陆游曾从他学诗。
曾巩:
北宋文学家,字子固(1019-1083),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世称南丰先生。嘉祐进士,尝奉诏编校史官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为王安石所推许。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些文章对当时在位者的因循守旧表示不满,主张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对“法制度数”进行一些改易更革。有《元丰类稿》。另《隆平集》也题为所作。
曾鲁:
明朝时新淦人,自幼好学,博学古今,以文字闻名于时,后官拜礼部侍郎,著有《大明集礼》流传于世。
曾琼:
今福建甫田人,明代杰出的画家,其人擅画人像,号称“如镜取影,妙得神情”。其画法曾风行一时,弟子众多且出众,被时人称为“波臣派”。
曾铣:
明江苏省江都人,嘉靖进士,以御史巡抚山东、山西,进兵部侍郎。
曾生:
原名曾振声,广东省深圳坪山镇石灰陂人。曾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被推举为中山大学员生工反抗日救国会主席团主席、广州抗日联合会主席团主席,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前在地方工作,后参加游击队转入部队。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街。是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中国共产党十二次全国人大代表并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曾生回忆录》一书。
曾文迪:
后梁雩都人。天文、谶纬、黄庭、内景之书,无所不究,尤其是精通地理。
曾致尧,字正臣(950-1007),南丰人,北宋散文家,曾巩、曾布祖父,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是北宋以来南丰第一个进士。先后任过符离主簿、梁州录事参军、著作佐郎、两浙和京西转运使;当过寿、泰、泉、苏、扬、鄂等州知州。官至礼部郎中,后改任吏部郎中。曾致尧为官期间,减免民间苛捐杂税,体察百姓疾苦,所到之处,颇有政声。在寿州当知州离任时,寿州百姓再三挽留,以致几天不能成行,后以单骑带二卒,才悄悄地离开了寿州。卒后赠谏议大夫、太子太师,封密国公。致尧一生著述甚多,有《仙凫羽翼》30卷、《广中台纪》80卷、《清边前要》30卷、《西陲要纪》10卷、《直言集》10卷、《为臣要纪》3卷,共达176卷(篇)之多。
曾公亮:
字明仲,号乐正,北宋名相。泉州晋江(今福建省)人,其人以熟悉法令典故著称,曾主编过《武经总要》。
曾国藩
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后病死于南京,谥曰文正。有《曾文正公全集》。
曾纪泽:
字颉刚(1839-1890),曾国藩长子,清末外交官。他留心时事,博览群籍,通西文,好西学。初以荫补户部员外郎,后袭侯爵。光绪四年(1878年)出任驻英、法公使,1880年兼充驻俄公使。中法战争时力主抵抗。1885年任海军衙门帮办,旋为兵部左侍郎,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1887年著《中国先睡后醒论》,主张“强兵”优先于“富国”。有《曾惠敏公遗集》。
曾国荃:
曾国藩弟,字沅甫(1824-1890),号叔纯,贡生出自。1856年起与太平天国军作战,1862年进围天京(今南京),1864年7月攻陷天京,受封为一等伯爵。1866年任湖北巡抚,因对捻军作战失败称病退职。1875年又被提用,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1884年升任两江总督。
曾运乾:
湖南益阳人,音韵学家,曾历任东北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教授,一生撰有《切韵五声五十一纽考》、《喻母古读考》及《尚书正读》等。
曾轶可
曾仕强
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现任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曾仕强学历: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著有《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家庭教育》、《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等。
曾志伟
香港,影视演员、编剧、导演、监制、主持人,世贸联合基金总会荣誉主席、形象大使、康宏晨曦足球队的名誉会长、香港明星足球队创始人、香港电影金像奖组委会副主席,原香港演艺人协会会长。
曾宝仪
台湾知名主持人。是一位兼具有节目主持人、歌手、演员多重身份的全方位艺人。父亲是香港知名艺人曾志伟,母亲王美华(宝妈)目前仍活跃于台湾演艺圈中,弟弟曾国祥是香港和台湾新晋的电影导演和演员。目前经纪约属张小燕旗下的大鹏经纪公司,继主持及歌唱事业后,目前主要是发展戏剧上的演出,近年来经常在内地拍戏。此外曾宝仪也开始进军内地和香港的主持界。
曾之乔
昵称乔乔,台湾女演员、歌手,女子歌唱组合Sweety成员之一。1988年11月17日出生于台湾新竹。毕业于国立台湾艺术大学戏剧与剧场应用系。于2002年11月17日,即14岁生日当天与李亚明的公司"有鱼音乐"签约,与同为14岁的刘品言成立Sweety组合,该组合于2003年2月14日推出合辑《We'llgoonthestage》正式出道,之后相继推出《嗨!Sweety》《17岁不温柔》《花言乔语》等专辑。戏剧方面的代表作有《紫禁之巅》《格斗天王》《爱情魔发师》《又见一帘幽梦》《恶女阿楚》《老爸驾到》《爱上巧克力》等。
曾山
原名洛生。江西庐陵(今吉安)人。1926年在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建国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财经委员会主任,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副主任,纺织工业部、商业部、中共中央交通工作部、内务部部长。是中共第七至九届中央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曾幼诚
湖北汉口(今属武汉)人。1939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第七师连指导员、旅司令部股长,华东野战军团参谋长。参加了莱芜、淮海、渡江等战役。建国后,任军司令部科长,军区空军处长、副参谋长兼指挥所所长,空军作战部副部长、部长,空军副参谋长兼指挥所所长。1982年入军事学院学习。后任军区空军副司令员、中共济南军区空军纪委书记。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曾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
曾几(1085--1166)
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曾庆瑜
曾庆瑜祖籍广东潮汕,1956年出生于香港。她毕业于香港培正中学,之后去美国攻读了三年的酒店管理。在回香港度假时报名参加了香港小姐竞选,并获得第三名。在获得港姐季军后的第二年初,曾庆瑜便正式加盟"无线卫视",成为该公司的基本艺员。
曾昭墟
曾昭墟,江西兴国人。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湘粤赣边游击支队大队政委。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和湘粤赣边三年游击战争。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连指导员、第六师营长、第一纵队团参谋长,华东野战军团长、师参谋长。参加了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师长。回国后,历任师长、副军长兼军参谋长。1964年晋为少将。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曾克林
曾克林,江西兴国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一方面军连指导员。1934年入瑞金红军大学学习。后在第二十八军任团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和直罗镇战役。1937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冀察热挺进军作战科科长、冀东军分区参谋长、冀热辽军区分区司令员、沈阳卫戍司令部司令员、辽东军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纵队司令中、辽南军区司令员。参加了临江、辽沈、平津等战役。1952年毕业于空军航空学校。后历任海军航空部副司令员兼师长、海军后勤部副部长、海军航空兵部司令员。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曾宝荪
曾宝荪,字平芳,号洁如。女。湖南湘乡人。1909年入杭州冯氏高等女校学习。1916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西田书院。1918年在长沙创办艺芳女校。1951年到台湾,任台湾"国民大会"主席团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