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起名 > 正文

薄姓的来源 怎么取名聪明伶俐

2023-09-27 起名

薄姓的来源

一、来源有六。

1、出自姜姓,以国名为氏。

据《潜夫论》上说,薄姓是姜姓的后代,上古时有薄国(在山东省曹县东南,又称毫),相传是炎帝后裔的封国,薄国的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称薄姓。

2、出自子姓,以邑名为氏。

据《左传·杜预注》载,春秋时期,宋国有大夫被封于薄城(今河南省商丘北一带),他的后代子孙就以封邑名命姓,称薄姓。

3、源于子姓,出自商汤后裔的封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在史籍《万姓统谱》中记载,薄氏为古东夷族商部落族人发展壮大的分支。商族的另一支成汤,于公元前1600年左右率领盖氏部族与薄姑部族等诸侯国灭了夏,之后的薄氏部族建有薄姑国。殷商王朝时期,薄姑国之地又称薄城(今山东淄博临淄,一说山东潍坊昌乐),与古盖国相邻。周武王灭殷商之后,薄姑国联合盖国起兵反周,被太师姜尚率军所灭,姜尚功高勋著,被封于齐地,他收服了薄姑国与盖国的故民,薄姑国与盖国故地成为齐国的一个邑。薄姑国被吞灭之后,其贵族后裔子孙以及国民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薄姑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薄氏。薄氏望族后来出自雁门郡,其后人多尊商汤为得姓始祖。  

4、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乌桓部薄奚氏部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辖下代北地区的鲜卑乌桓部中有薄奚氏部落。入中原后改为汉字单姓薄氏。

5、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俄罗斯学者史洛克格罗夫(史禄国,S.M.Shirokogoroff)发表的《满族的社会组织》中,记载了一支老满洲部族波勒氏,满语为Beremongu,汉义“弓”,世居黑龙江北岸一带,该氏族人数不多,有四个小分支,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薄氏。北魏孝文帝在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时,薄奚氏部落随之入居中原。在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的过程中,薄奚氏改为汉姓薄氏,后大多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6、历史上羌族的姓氏中也有薄姓。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

薄氏源出多头,先秦时其已在今河南商丘与淇县(卫之国都)一带分布。古代学者考证,薄与亳同,俱为地名,亳位于距商丘百余里的亳州,先秦时,薄即包括此相邻的两地,这样来说,亳亦可视为薄氏之发祥地。亳于东汉时为谯郡之治所,所以,谯郡成为薄氏之第一大郡望。

战国中后期,宋国与卫国俱被灭国,薄氏子孙因避难等原因有一支徙居今江浙间地,汉初高祖刘邦之妻薄姬即为今江苏苏州人,其父于秦时与故魏王宗女魏媪私通而生下薄姬,薄姬后被文帝尊为皇太后,其弟薄昭也因迎立文帝有功而封为轵侯,其子薄戎奴、孙薄梁均世袭,这可以说是薄氏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汉、魏时期,一支薄氏徙居于今山西北中部一带,后与北魏薄奚氏改来的薄氏相融合,逐渐昌盛为该郡之大族,此地古属雁门郡,是故后世薄氏有以雁门为其郡望堂号的。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薄氏除繁盛于谯郡与雁门郡外,还播迁到了北方之山东、河北、河南、陕西以及南方之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省份。宋、元时期,薄氏在西北之甘肃、宁夏、内蒙以及南方之四川、重庆、湖北、湖南等地均有分布。明朝初期,山西薄氏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浙江、安徽、河南、山东等地。明朝中叶以后,薄氏于西南之云南、贵州、广西以及华南之广东等地均有所见。

清康乾年间及其以后,渐有山东等地之薄氏伴随闯关东之风潮入迁于东北三省者。清咸丰六年以后,亦有山西北中部之薄氏走西口,迁于今河套地区谋生。二十世纪中期,跟随国民党去台湾的薄氏人口,也已在台湾落户成家。如今,薄氏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山东等地为多。薄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目前薄氏人口总数列全国第二百九十位。

三、郡望堂号

郡望

雁门郡:战国时,赵武灵王置雁门郡,秦、汉沿之。相当于现在山西省代县一带。

谯郡:东汉建安年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省亳州)。相当于现在安徽、河南二省之间地区。

堂号

格物堂:“格”的意思是能穷致事物之理。源自明朝薄钰发明了炮、千里镜、小车、火铳、地雷、弓弩等,著有《格物测地论》。后代以他的书名前二字作为堂号。

相关资讯

优风水是预测未来爱情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真真正正看到未来了,要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命运,改变婚姻。
Copyright ©  youfengsh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2021007644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