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流传数千年,并经过不断的衍变、继承。幼时,无论是在长辈的口口相传中,还是在学校老师的教授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掌握一定的中华文化知识。
比如:我们熟知的十二生肖便是对应着十二地支,“子对鼠、丑对牛,寅对虎、卯对兔…”。
2023年便是卯兔年,从十二生肖的排序中不难看出,因其位列第四,以十二地支推演,恰巧与卯相对应,故而被称为“卯兔”。
而国人根据出生年份的不同,又可以区分成丁卯兔、癸卯兔等。
因为其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古时候,人们都喜欢将与之相对应的属相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譬如,在道教的“六十甲子太岁星君”就有属相为兔的保护神,甚至在白云观“本命元辰星君殿”中,还塑造了相关的神像。
这些神像皆以兔为原型,或穿以长袍宽袖或身披铠甲顶盔。无独有偶,在佛教经书中,相传诸多神将的坐骑皆是兔子等。
卯兔年说“兔”事,兔子在古代被称为“吐子”。在魏晋张华撰写的《博物志》中便有“兔望月而孕,自吐其子”一说。东汉时期还有“兔子吐子”的说法。
其实,从生物学的角度上,不难看出,因为兔子出众的生殖能力,加上兔子为胎生,一旦遭遇紧急情况,刚刚分娩的母兔得不到很好的能源补给,便会咬死刚刚出生的小兔。
古时候,人们还无法很好的解释这种状况,一开始会将雌兔分娩后的这种行为误解成小兔刚分娩出的样子,以此为“吐子”。
从流传至今的中华文化中,与“兔”有关的成语典故,一抓一大把,如:狡兔三窟、兔死狐悲、守株待兔等。之所以会这样,与其自身寓意脱不开关系。
就拿“兔缺乌沉”来说,古时候,人们将兔子的繁殖能力看作是月精的一种象征。
那时候大家都认为“万物是分阴阳的”,故而兔子的一些独有特征也被冠以独特的意义。而兔阙、兔华、兔走乌飞等,都是月亮阴晴圆缺这一现象的产物。
兔子不仅被当作“神化”的一部分,还是祭祀名单上的“常客”。
以祭祀的牲畜来说,早前的牲物有猪牛羊、马鸡等物,而后因为马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和战场上担任的重要畜力作用,随之便以兔取代。
除此之外,想要过好卯兔,有些老祖宗的“玄学之说”不得不了解。癸卯兔年已至,有许多关于相关的风俗习惯须知一二。
卯兔年时属相为兔的人的本命年,所谓本命年又称“属相年”。旧指与五行之说有关,多为数命回归之年,既六十甲一回。
现在指的属相中所在的年份,十二载一回。在传统习俗中,有着“犯太岁”之说,就有民谣唱到:“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
因此在民间又把本命年看作是一道坎,如果安然度过去了,那来年就会顺风又顺水。
在古时,属相为兔的人要想安稳的度过本命年,需要佩戴红色的物件。比如红背带,或者将“吉祥带”样式的红绸带系在腰间,以此来挡灾避难。
今年的兔年,又是一个“双春节”。一年有两个立春,一个年头、一个年尾。另外,癸卯兔年是设置闰月的这一年,这一年中有着闰二月。
关于闰月,在民间更有着:“双春兼闰月,结婚好时年”,意思就是今年是适合婚嫁的“好年”,宜嫁娶。
不仅如此,还有着“黑兔年,送财年”的说法。而今年的癸卯兔年,也是一个黑兔年。
天干地支为我国传统的纪年方式,其中的十天干便与五行对应。“壬癸属水”代表着“黑色”,推算下来,今年是黑兔年,又叫“水兔年”。遇到水兔年的年份,属相为兔的人更容易发财。
在老辈人眼里,要是“卯兔逢双春,三物往家蹲”。
这里的“三物”和运势大有关系:一是,阴木,指的是“属阴”的植物。
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与道教的“阴阳之说”和“五行学说”有关,“卯”五行中对应金木水火土中的木。
因此遇到双春年,需要在家中摆放一些与“阳木”相反的花草树木,比如:招财树、矮小的观赏树。
二是,摆放一些水性的植物,因为今年农历的第一个立春,刚好对应上干支历中的癸巳日,也就是正月十四。
癸卯兔年中“癸”属水,摆放一些君子兰、美人蕉这种喜水的植物,有宜家之说。
三是,养一些水生植物,这里的水生和水性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水生植物指的是生长在水里的植物,今年这个双春年里的第二个立春以我国独有的纪时法来看,这一天所对应的五行属性为“平地木”。
平地木遇水,不遇土,因此在家中摆放一些观赏性的水生植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甚至,更为古老的禁忌还有着在关帝阁开光关东的说法。本命年一到,属相相同的某些人会供奉武财神关公,既有招财之意,还有镇宅辟邪的作用。
从迷信的角度上,属相为兔的人在卯兔年有血光之灾,因为“本命年不顺”。但这些都是玄学,要知道玄学的尽头便是科学。
举例子来说,宋代文人邹应龙,他科考那一年正好是本命年,但这也不妨碍他考取状元,官至刑部、户部等尚书。
故而此类说法从中国文化的角度上,多为约定俗成之说,亦或是面对无法解释的现象。
人们会将本命年冠以“神化”,或是通过多文化的融合,将万物生长消亡之说,融汇到日常生活中,以一定的规律,进而用“道理”说事。
当然,更多的人宁愿信其有。在此借用刘心武先生写过的一篇文章《迈过“本命年”的坎坷》来说,应对卯兔年,既需要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又需要周边人的帮扶。
欢喜过大年,卯兔年已至,何不如欢喜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