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易经的课程,继续讲讲阴阳之道。
我们经常讲,易经为群经之首,这主要是因为人王伏羲远观诸物、近取诸身,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对天地自然的思考,一画开天,提升到宇宙之道的境界,因此易经涵摄宇宙万物,为至根本的动源。
近取诸身,远观诸物,这说明通过认识自己的身体变化,能够进一步对外界产生认识,进而联系到天地万物的变化。
《系辞》曰:乾,阳物也;坤,阴物也。
《系辞》中仍有记载: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上面两段话,我们可以将阴阳和男女联系起来,男女为本我、自我。这里古代圣贤就开始用近取诸身的方式,通过身体经验来去思考天地自然之理。
《易传》云: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絪缊两字,是古代哲学用语,通“氤氲”。意思是指天地阴阳二气交互作用之时,存在的一种孕育着动荡和矛盾的混沌状态。通过《易传》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阴阳生成万物的过程,与男女生成生物的过程完全相似。
所以,我们的古代先贤就把男女构精这一世俗的生命孕育现象,与天地万物的生成规律联系在一起了。所以古代先贤们从男女生理器官的不同出发,进一步升华,把它提升为男女之道,阴阳之道,最终扩大为宇宙之道。
因此,《易经》对天地自然的思考,实始于对身体经验的观察与体悟啊。
我们常说,一阴一阳谓之道。 宇宙中囊括天地人,那什么是天地人的道呢?
《易.说卦》曰: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柔曰刚;立人之道,曰仁曰义。
《易.说卦》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人无不包含一阴一阳的矛盾双方,可见天地人之道,都在于阴阳啊。
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这说明宇宙天地间,一切事物都处在无时无刻的变化过程中。在我们的《易辞》中,也有这样的文字记录: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
刚柔相推,阴阳相制,由此形成了昼夜、四季、岁月及人类社会的吉凶。虽然万事万物处在不断的变化当中,但都离不开一个根源,或者说,不外乎四个字:自然孕育。
所以,这样又回到了我们刚刚所说的——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