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向是人类很早就具有的一种意识和概念。风水建筑拥有好的朝向,就有着吸纳阳光、通风透气、躲避寒风、形成一个良好的小气候的作用。现代社会中,好的朝向具有开阔的视野,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商业价值。
因而,史前先民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丧葬讲究方位,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在新石器时代,葬者的头部总是朝着一定的方向,大汶口、青蓮岗的先民朝东,半坡先民朝西。自周至秦汉,以西为上,故奏始皇陵、诸葛亮墓,均取坐西朝东方位;唐宋以后,以北为上,故后世的陵墓多取坐北朝南的方位;明清以后,一般百姓的居住和丧葬,由于地理位置稀缺,方位讲究不甚严格,有的地方干脆用地形决定丧葬方位,哪个方向高,头就朝那个方向。
但这个原则对皇帝来说就不那么适合了,皇帝是一国之君,至高无上,当然在陵寝方位上也甚为讲究了,明清帝陵, 均取坐北朝南的方位,负阴抱阳,背山面水,这是帝陵方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帝陵方位也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主山的朝背, 来龙的方向,龙虎的走势,朝案山的偏正,甚至祖陵的位置, 或多或少地都会影响陵寝的方位, 坐北朝南只是一个大体的要求,而不是硬性的规定。
风水建筑的朝向角度, 杨公风水师都是用罗盘测定的。风水罗盘的第五层是专门用来测定方位的,称为地纪。地纪共分24区,每区15°,由八个天干:甲、乙、丙、丁、庚、辛、壬、癸,十二个地支:子、丑、乙、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和四个卦象:乾、坤、巽、艮组成, 上应天时24节气,下对地面24个山向。如果陵墓坐北朝南,那就称它为子山午向,随角度变化,依此类推。
(结语)
生气、龙脉、主山、砂手、朝案、水口、明堂、朝向,这就是赣派杨公风水对风水建筑选址择向的基本要求, 也是明十三陵卜选的重要原则。综合以上因素,我们可以清晰看到,风水师门思想上祈求天人合一,人地和谐,风水家所向往的理想居所和葬地,也是一块群山环抱、流水曲折、负阴朝阳、前景开阔的盆地环境,这样一个相对独立、安静、的封闭空间。除去风水学中迷信的因素,即使用现代科学观念来分析,这也无疑是一个和谐、自然、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