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谚语“不管三七二十一”,挺让我纳闷的,为什么不说“不管四六二十四”,为什么那么多数字不说,偏偏是二十一呢?我一开始猜测可能是为了朗朗上口。其语感就像跳皮筋童谣中的一句“马兰开花二十一”,没有什么实际含义,只是这样说着诙谐顺口、铿锵响亮。
查阅了一下“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由来,主流说法认为,源于原始时期先民的计数方法:那时人们像孩子一样扳着手指头数数,一个人有两只手,每只手有五个手指,两只手有十个手指。因此人们对“二”、“五”、“十”这三个数特别熟悉。口语中的“一五一十”,就是和以手计数有关系的。五减二得三,五加二得七。在人们印象中,三是少,七是多。数三只要一只手,数七需要两只手。三代表吉利,七象征凶险。因此,人们说“不管三七”,意思是“不管多少”、“不问好歹”,后来,人们在这种说法后面加上了“三七”的乘积,“不管三七二十一”这句俗语就流传开了。琢磨了一下,我觉得这种说法不够完整,因为,这种说法只探讨了数字“三”和“七”,对于作为最终结论的数字“二十一”,偏偏不予探究,一笔带过。
数字崇拜与数字忌讳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中国古代的八卦、术数,都离不开数字的排列组合与计算,一些数字在某个机遇中出现,就会被人们与相应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三七相乘的积可能为不祥之数,最早可能是讖纬家、阴阳家的用语,尔后经过长期演变,才成为“不管三七二十一”这样的口语。“不管三七二十一”,形容做事考虑不周,含有不管好歹,吉凶为何,偏要干一干,试一试,碰一碰的意思,可见三七相乘的积二十一并非吉数。《汉书·路温舒传》记载,路温舒跟他祖父学习历数天文的时候,他祖父就说过汉朝的“厄运”在“三七之间”。后来,张晏说这是指的“三七二百一十岁”,意思是说从汉初到汉哀帝、平帝要衰落了。其实,其间并不到210年。三国时代的陈琳作《神女赋》又有“汉三七之建安,荆野蠢而作仇”的话,意思是说,东汉建立210年,到建安时期要遭厄运了。虽然实际上这段时间不足200年,凑不成“三七”之数,但由此可以确知,那时人们已认为“三七”之积是不祥的数字。太平天国起义发布《奉天讨胡檄》,也有“三七之妖运告终”的话。不过,“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完全作为贬义词使用,有时也作褒义词使用。如某人办事有魄力,有办法,不怕困难,不管三七二十一,总要把事情做好。这里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赞颂某人有谋略,不怕风险,敢于承担责任。
我猜测古人认为二十一是不祥之数,可能源于在中国人看来,任何事物都是按“一化为二、二化为四、四化为八”这样的梯级结构发展的,所以,双数自然就成了吉利数,汉语词汇中,有“好事成双”、“四平八稳”、“六六大顺”、“十全十美”等寓意美好的词,可见人们对双数的青睐。而奇数就缺乏这种对称的和谐之美,充满了一种不稳定感。尤其是如“二十一”这样开出新局、站上新一级台阶的单数,在古人看来真是不知好歹,吉凶莫测。
如果用这个角度理解,21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之数。21 天效应不是说,一个新理念、新习惯只要经过 21 天便可形成,而是21天中这一新理念、新习惯要不断地重复才能产生效应。一个新理念或新习惯的形成需要21天(或重复21次),是与旧习惯、旧理念的干扰有密切关系的。立的时候,也就是破的时候,21正是破立之际一个里程碑式的数字。我不知道古人如何深刻洞悉了21天效应,并且按照21天效应的规律总结出了“不管三七二十一”这样谚语。
如果我上述对于21的分析成立的话,那么此时此刻,置身于21世纪的第21个年头的我,以及与我共存于这个世界的所有人类,我们正处于历史时空吉凶莫测的转折之年,在旧事物消逝与新事物建立彼此交错的关键时刻。所有那些百年未有之大变都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持续不断的变化中抵达新旧更替的节点时刻。比如,自19世纪以来,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获取能源,人类活动导致了地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系统经历着快速而广泛的变化,部分变化已无法逆转,人类活动已经影响到了地球陆地、空中和海洋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一注定的轨迹下,全世界各地极端天气出现将变得更加频繁和明显。三七二十一,今天之“二十一”是人类此前各种活动累积的“三”“七”的乘积,人类需要为气候的变化及其日益增强的不稳定性负责,地球已被我们人类这一冰河时代版本之子,全方位深刻改变了,不要说百年未有之大变,整个气候系统在近期经历的变化规模及其所处状态都是几千年来前所未有的。
我们人类的前行,再也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了,我们已无法完全排除气候系统到达“临界点”、突然发生巨变的可能性。21世纪的第21个年头的人类啊!前方是什么样的变化莫测在等待着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