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形声字,繁体字写作溫,读作wēn。其初文是昷[wēn],象形字。甲骨文有两种字形:第一种是一个人站在器皿(浴盆)里洗热水澡;第二种是一人躺在天然温泉池里泡温泉。西周和春秋时期金文,与甲骨文第一种字形大致相同。战国楚简和秦小篆,整合甲骨文这二种字形,形成了两种字形,隶变后,楷书分别写作{囚上皿下}和溫,简化字分别写作昷和温。本义是泡温泉或洗热水澡。
站在原始的温泉池旁边,俯视在温泉池中泡澡的人,远古人很熟悉这个场景。把这个情景用符号昷(不带皿)记录下来,似囚字。
温泉毕竟不是哪里都有,而且在天然温泉洗浴也不方便,于是,变为烧好热水倒进浴盆里洗热水澡。在“囚”(泡温泉澡)下加一个“皿”字。而“昷”无法直接体现水,于是,给“昷”字加氵,就像甲骨文第二种字形在站立的人两边加上水滴,写作“溫”,现在规范为“温”,把“囚”改成日。
春秋时期《王子午鼎》金文“昷”(不带皿)字似是一个泡温泉澡的人,舒服地打哈欠,水波纹使水中的腿都变了形。我们不得不惊叹,古人造字时观察得极其细致。
“昷”(不带皿)这个甲骨文曾被误以为是“囚[qiú]”字。实际上,泡澡的“昷(不带皿)”字与“囚”字并不是同一个字。囚字的外围是木笼,是把人装在木笼里,关起来。而“昷(不带皿)”字,它的外围是原始温泉池的泥土边沿,像一个葫芦型。两个字的来源完全不同,更不是同一个字。
东汉许慎在编辑《说文解字》时,以篆文为基础,误把泡温泉澡的“昷”字解读为给囚徒送饭吃,表示仁慈。许慎没有见到甲骨文,解释出现偏差或错误可以理解,但现在所有辞书不求甚解,继续沿袭《说文解字》的这个错误,就不应该了。
温字的引申义都与温水有关。
温泉的水是温暖的,引申为温暖。白居易《长恨歌》:“温泉水滑洗凝脂。”如,温带。
引申为稍微加热。汉·刘珍《东观汉记·黄香传》:“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酷暑天热,就为父母扇凉床枕;寒冬天冷,就用身体暖热床铺)。”如,温酒。
引申为重学已经学过的知识。《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如,温习功课,重温。
引申为人的性格平和。《诗经·国风·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温和而又恭顺,为人谨慎善良)。”如,温文尔雅。
温姓来自温国。最晚夏朝时期,在今河南省温县一带,有一个方国,因今温县五里远村清风岭坡下有温泉而得名温国。据明代温县县志记载,温泉明代时因黄河淤积而消失。显然,温国与温泉有关。生活在温国的人,经常泡温泉。他们就把泡温泉的过程用昷(温)字记录下来,并把昷(温)作为自己的族徽,建立了方国温国。
据文献记载,温姓来源有:
1.源于己姓。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夏朝大臣平的封地在温,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称温氏。
2.源于己姓。商末,有苏氏南迁,后助周伐商,周武王赐苏忿生十二邑建苏国,都城温邑(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春秋时期,公元前650年,苏国被狄族所灭,苏君和族人逃往卫国。苏君自称温子,其后人以温为氏。
3.源于姬姓。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郤[xì]至的封地在温,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封邑名称为氏。
4.源于鲜卑族。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有叱温氏、温盆氏、温孤氏等氏族部落,在北魏孝文帝强推汉化改革政策时,上述氏族部落族人多改汉字单姓为温氏。
5.源于改姓,出自唐朝时期官吏刘升,属于因故改为温氏。
6.源于国名。唐朝时期,西域地区有个康居国,为大月氏族人后裔所建。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封乌勒伽之子咄曷为钦化王,后入居中国,文化上逐渐汉化,自取汉字单姓为温氏。
7.源于少数民族。蒙古族、回族、满族等民族中有温姓分布。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温姓如今人口大约200万,按人口数量排名第114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