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算命 > 正文

挨雷劈?修行之人是这样渡劫的 被雷劈是渡劫吗

2023-09-27 算命

每当下雨打雷的天气,经常有人调侃说:“哪位修行道友在此渡劫?”,可见道士修行成仙必须要经过“挨雷劈”的这个设定已经非常深入人心了。实际上这也只是调侃而已,因为小编翻阅道教典籍和历代神仙传记,发现根本就没有哪个道士修行成仙是需要“挨雷劈”的,这个设定纯粹是现代网络写手为了文学效果而杜撰的。

那么这个雷劫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只有动物修仙才会有渡雷劫这个说法,道士修道是不需要渡劫的,但是会有十魔九难的考验,正所谓“无魔不成道”。

或许,有道友要提问了,魔考中指的魔是妖魔鬼怪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此处的魔指五帝大魔等,是道教神仙。

一、魔考渊源

据道经记载,五帝大魔为万神之宗,有天福而无天德,常傲慢自大,称自己与诸天上帝齐功,经常在上界与诸天战斗。天上神魔斗争,人间生灵涂炭。

元始天尊悲悯群生,于是派遣真武大帝降伏群魔。从此以后,各大魔王束手,愿意皈依太上无极大道,并且在元始天尊前发大誓愿:如果在未来世有学道求仙者,各大魔王与各天神一起记人功行,设立种种关卡、考验学道修行人的心性。

或是用种种美色迷惑人心,或用种种恶毒磨砺人身,如果有能顺利通过“魔考”的学道者,则诸大魔王同为保举,上登仙界;如果是没有通过“魔考”,半途而废的修行人,则魔王也要感叹:“尔不乐仙道,三界哪得过?其欲转五道,吾当复奈何。

所以修真学道之士,一定要发大愿心,脚踏实地的修行,一切宠辱皆不动心,只要这样或许才能通过魔考,修得仙道,飞升玉京。

关于十魔九难,《钟吕传道集》中记载有钟离权祖师对此的详细描述。

二、十魔验道心

道人的“渡劫”或修炼的障碍即为“十魔九难”。古往今来,学道之士,让自己心神保持清静,依然有多数难以通过十魔九难的考验。

六贼魔

如满目花芳,满耳笙簧。舌好甘味,鼻好异香,情思舒畅,意气洋洋。如果见到,不可信以为真。

富魔

如琼楼宝阁,画栋雕梁,珠帘绣幕,蕙帐兰房,珊瑚遍地,金玉满堂。如果见到,不可信以为真。

贵魔

如金鞍宝马,重盖昂昂。侯封万户,使节旌幢。满门青紫,靴笏盈床。如果见到,不可信以为真。

六情魔

如清烟荡漾,暖日舒长,暴风疾雨,雷震电光,笙歌嘹亮,哭泣悲伤。如果见到,不可信以为真。

恩爱魔

如亲戚患难,眷属灾伤,儿女疾病,父母丧亡,兄弟离散,妻妾分张。如果见到,不可信以为真。

患难魔

如失身火铛,堕落高岗,恶虫为害,毒药所伤,路逢凶党,犯法身亡。如果见到,不可信以为真。

圣贤魔

如十地当阳,三清玉皇,四神六曜,五岳八王,威仪节制,往复翱翔。如果见到,不可信以为真。

刀兵魔

如云屯士马,兵刃如霜,干戈斗举,弓箭齐张,争来杀害,骁捷难当。如果见到,不可信以为真。

女乐魔

如仙娥玉女,罗列成行,笙歌缭绕,齐举霓裳,双双红轴,争献金装。如果见到,不可信以为真。

女色魔

如几多姝丽,艳质浓妆,兰台夜饮,玉体轻裳,滞人娇态,争要成双。如果见到,不可信以为真。

三、九难考修行

一难

大药未成,难当寒暑,四季要衣。真气未生,尚有饥渴,三餐要食。奉道之士,所患者衣食逼迫。

二难

或有宿缘业重,流于今世填还。不忍逃背尊亲,难得清闲暇日,忙里偷闲。所患尊长约束。

三难

爱者妻儿,惜者父母,恩枷情纽,每日增添,火院愁车,无时休歇。纵有清净之心,难敌愁烦之境。所患恩爱牵缠。

四难

富兼万户,贵极三公,妄心不肯暂休,贪货惟忧不足。所患名利萦绊。

五难

少年不肯修持,一以气弱成病。顽心绝无省悟,一以阴报成灾。现世一身受苦,而以后人为戒。所患灾祸横生。

六难

有以生死大事,急于求师,不择真伪,或师于辨辞利口,或师于道貌古颜。始也自谓得遇神仙,终久方知名利之辈。所患盲师约束。

七难

又有盲师狂友,妄指旁门,寻枝摘叶,而终无契合。小法异端,互相指诀。殊不知日月不出,出则大明,使有目者皆见。雷霆不震,震则大惊,使有耳者皆闻。彼以飨火之光,井蛙之语,荧荧唧唧,岂有合同?所患议论差别。

八难

或有朝为夕改,坐作立忘。悦于须臾,而厌于持久,始于忧勤,而终于懈怠。所患立志意不坚。

九难

少时名利不忘于心,老来儿孙常在于意。年光有限,勿谓今年已过,以待明年。人事无涯,勿调今日已过,以待明日。今日尚不保明日,老年争却得少年?所患岁月磋陀。

通过这九难,才可以奉道学道。九难之中,如果有一二难过不了,都不能通过考验。

十魔九难既是考试,也是指明了修行的方法,因为让我们知道自己哪些方面不足。

如果把玄门比作是一所修行的学校,你觉得自己可以毕业了吗?

相关资讯

优风水是预测未来爱情的一种方式,而不是真真正正看到未来了,要相信自己可以改变命运,改变婚姻。
Copyright ©  youfengshu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闽ICP备2021007644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