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传统节日中的七夕节,也是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七夕节的来历与民间流传的牛郎与织女的爱情传说有关,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那么农历七月初七还有哪些别称?有什么风俗习惯?咱们一起来黄历查询瞧瞧看吧!
农历七月初七有哪些别称
巧夕:因七夕有乞巧的风俗。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
双七:此日月、日皆为七,故称,也称重七。
小儿节:因为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为之。
兰夜: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又称“兰夜”。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
香日:俗传七夕牛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
星期: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一相遇,故称这一日为星期。
七夕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1.拜织女。“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的事。
2.拜魁星。民间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
3.妇女洗发。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
4.穿针乞巧。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
5.吃巧果。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
6.为牛庆生。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
7.投针验巧。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
8.喜蛛应巧。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
9.供奉“磨喝乐”。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
10.种生求子。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