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乞巧习俗: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七夕穿针习俗从南朝就开始盛行了。穿针分为两种,一种是七夕晚上,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看谁先穿过就是“得巧”。另一种是在七夕的中午将针投入水面,观察针影的形状,以卜女红之巧拙,称为浮针、投针。河南开封地区《祥符县志》曾记载相当有趣的习俗。七月七日之午,妇女多乞巧。以碗贮水曝烈日中,顷之水膜凝面,举绣针投之则浮,谛视水底针影,有云成物花鸟之影者为上,有成剪刀牙尺之影者为次,谓乞得巧,女伴相贺;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矢则拙矣,幼女尤忌,或至垂涕泣,其母每曲慰之。这不仅使我们了解何谓得巧,也仿佛看到一群女性相与嬉戏,幼女的天真、母亲的慈爱,尤其彰显这一习俗的女性特色。南朝七夕穿针系在月下行之,后代的浮针、投针也有在月光下进行的,但似乎有演变为日午行之,就太阳光的投影观察的趋势。早先的月下穿针,尚有穿五孔针、七孔针、九孔针的传说,可说充满了竞技的意味,将女红才艺与游戏化的竞赛结合在一起,因此而得“巧”,颇为“实至名归”。而后代的浮针、投针,则近似占卜的行为,完全靠运气来判定是否得“巧”,游戏的意味更浓厚,也难怪少不更事的小女孩会因此而患得患失。七夕节的习俗穿针乞巧相关歇后语: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