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人死为大。在死者的坟墓上,一般要栽上松树或柏树,来寄托对死者的思念,以松柏不惧严寒酷暑的傲然风骨气质及长青不老的属性来表达使死者“长眠不死”的愿望。松树四季常青、高大挺拔,最高可达75米,且材质好,不乏栋梁之材。松树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抗风沙、抗盐碱、耐严寒、耐酷暑,寿命极长,可达约1200年。
柏树四季葱绿,树高一般可达20米。柏树具有较强的耐荫性、耐寒冷、耐干旱、耐贫瘠,耐酸碱。木质软硬适中,细致,有香气,寿命可达500-800年。为什么要在死者的坟墓上栽种松柏呢?这是有典故的。相传远古时,有一种妖兽叫魍魉,此兽以人尸为食,常将坟墓内的尸首挖出,食后将遗骨暴于荒野。
魉魉又异常诡秘,行踪不定,使人不能将其捉获且难以防范。但此兽惧怕老虎和松树、柏树。因此,人们便在坟墓旁摆放石虎、种置松柏加以防护。但是在不同殁者的坟墓所栽种的树木是不同的,而且是有规定的。汉武帝时规定:地位尊贵者坟丘要高且种的树要多,地位卑贱者坟头要低且种的树要少。
由此可见,坟墓种什么样的树,是死者尊卑地位的体现。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是不容许有丝毫差错的。所以,皇上的陵墓只能种松树,否则就是降低其身份,官员将此弄错者将被处死。其它达官显贵、绅士名流、贩夫庶子只能种按其等级规定的树种。若要种上松树,则犯欺君之罪,将会被处死或灭族的。古代皇帝的陵墓前为啥只种松树不种柏树?原因你绝对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