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卦传》又说:“乾为天,为君。
《说卦传》又说:“乾为天,为君。”此“君”在天上,指“日君”,也就是太阳。据此,“兼山,艮”的“兼山",指太阳已进人春分点,太阳神也身兼二职,既运行在黄道上,也运行在赤道上,也即春分日的一个昼夜,黄道与赤遒相交,称“艮为山,为径路。”又说“为小石”者,是对应于“山”为“大石”,在此专指东宫苍龙的龙心,大火心宿二(天蝎座a星),在太阳正从东方地平上升起的时候,大火星也正从西方地平上沉下去;也即“日出卯门”,大火星没入“酉门",构成一条正东正西的横线,称“卯酉线",或“卯酉圈",此即“径路”。在考古发现的郓尔多斯式靑铜器群中,有不少“马首(龙马)”或“鸟首”(太阳鸟)的宝刀,便是当初匈奴民族使用的“径路刀”,其文化内涵是传承于“赤刀”。这把“赤刀”,又是本源于伏羲氏观象画卦时,所创造的阳爻
上举殷墟妇好墓出土的“鹦鹉刀”,是属于商代的遗物,如果再追源到伏羲时代去,形象也就单纯一些,如安徽潜江薛家岗遗址,出土的石刀,还有石钺,都具有同样的文化内涵(图二:6)。
图二:6为出土于安徽省潜山薛家岗新石器时代墓葬中的石刀与石钺,是属于伏羲时代的遗物,距今已有五千余年的历史。这几件随葬品的文化内涵很淸楚,都是作为死者亡灵使用的兵器,用于开天辟地,能够到达光明的神国,以示新的生命又开始。在石刀与石钺的穿孔部位,都朱绘有花瓣纹,或称花蒂纹,在此“蒂”用为“帝”,便是前引《说卦传》说:“帝出乎霖。”又说:“帝,东方也。”是代表春分迎日祭典时从东方地平上升起的太阳。这些花瓣纹,犹如在泰山上观日出,称“瑞莲捧日”。这说明薛家岗文化时代的先民们,已有观测太阳周日、周年运动的习惯,并用于观象授时,指导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进行岁时祭典活动。祭天祀地祭祖,是岁时祭典的主题;而生居死葬,把死者的亡灵送到光明的神闻去,是伏羲氏“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的主题之一。由此,石刀与石钺上的朱绘花瓣纹图案,是先民们以红色象征光明、象征火焰。也象征太阳,象征天上的大火星,表示的是“太阳花”永生不死。
图二:6所示的石刀,完整地穿有九个孔,两侧各有半个花瓣纹,以示首尾相接,循环无端,总十个花瓣纹,合于春分日一天的观象工作,产生“十日神话”,便是《乾》卦“九三”爻辞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此“若厉”,义同甲骨文中的“帝若”,或称“帝降若”,传承于《淮南子•地形训》中说:“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注:“末,端也,若木端有十日,状如莲华,华犹光也,照其下也。”®在中国古文字中,华、花一字,“莲华"便是“莲花”,石刀上绘画的正是十朵莲花,代表十个太阳,传承在甲骨文中,便是“干支表"中的“十干”所出,领头的是“甲”,称“东方甲乙木”传承在前引的(淮南子》中说:“东方木也,其帝太皞。”也就是东方天帝太皞伏義氏的神号所出。
图二:6中薛家岗文化的石钺或石斧,先民们也用为图画字的形象,或在石钺上刻划岁神,便是后世的“岁”字所出(图二:7)。
图二:7所示为大汶口文化、赵宝沟文化、良渚文化的陶钺、石斧或原始图画字“钺”。图中间的那件人面纹大石斧,原报告称“斧形器",因出土时为崭新的,还没有开刃,不能作实际使用,是专用于岁时祭典的祭器。这件石斧出土时闪闪发亮,可能经过抛光,有玉质效果,直观略呈天蓝色,正中包裹着一片紫红色斑,又通体杂以黑斑,犹如寒星点点,合于(说卦传》说:“乾为天,为園,为君,为寒,为冰。”而靠石斧顶端的一侧,刻划人面纹一个,纹痕细浅,面部和两眼淸晰,嘴、鼻呈三角形,这便是“为君”,可以是天上的“日君”,而更应是天上的太岁神,是抡起大石斧劈开天地门户的“岁神”,为“卯日春门”所出。《说文解字》说:"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故二月为天门。”也即“卯为春门”。与之相对应的,还有“酉为秋门”,《说文解字》又说:“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象古文酉之形,凡酉之届皆从酉。古文酉从卯,卯为春门,万物已出;酉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此“一”代表“天赤道",本于春分日与秋分日两天,都是黄逍与赤进相交,运行在同一平面上,投影在纸面上,便是东西横长的“一”。在此一横的东端,为“卯为春门"的位置;西端为“西为秋门”的位置。包牺氏“观象_卦”时,就用为阳爻
再看图的下面,是一件陶钺模型,而图的上面,已用为原始图阃字的“钺”,传承到甲骨文、金文时代,便是“岁”宇所出。先贤郭沫若著有(释岁》专文,郭老引毛公痛的“岁”字,结语说:“则知岁之尤当为戊";又引子禾子爸中的“岁”字,结语说:“子禾子爸乃用戊为岁";又引丁卯斧上的“岁”字,结语说:“是又岁戊通用之铁证矣。”郭老论说颇详,并引诸甲骨文资料,几乎月月有“岁祭”,证实“古音岁戊本同部,凡同部诸宇均可通用,则岁戊通用固无足异,然余之意更有进者,则岁与戊古本一字也。”@甲骨文、金文中有“岁”,其基干正是作斧铺之形(图二:8)。图二:8所示甲骨文、金文的“岁”字,字的主干是“戊"或“戈”,再加上一个“步”字,是代表了岁星周期,也寓意太阳神的“步天”工作。图的左二或右二,在斧钺中间还加上了星点纹或谷粒纹,则又寓意了春种秋收,字也用为“刿”。《说文解字》说:“剷(刿),利伤也,从刀歲声。”段玉裁注:“利伤者,以芒刃伤物。”即春天破土播种,秋收把谷粒收割归仓。{说文解字》又说:“利,铦也,从刀和,然后利,从和省。易曰:利者义之和也。物,古文利。”所谓“利者义之和也”,指禾本作物获得大丰收,字的主体是"禾”。《说文解字》又说:“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禾,木也,木王而生,金王而死,从木从艰省^眾,象其穗,凡禾之属皆从禾所谓“禾,木也.木王而生”者,便是“东方木也,其帝大皞”的神话所出。包牺氏为东方天帝的神位,也确立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