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我们简要介绍了五行在我们这个空间中所显现事物的对应关系,这一章笔者会举例说明古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五行的元素。
上图为社稷坛的简介。须要说明的是“左祖右社”出自《周礼?冬官考工记》,大意是左边是祭祖的宗庙,右边是社稷坛。这个说明牌在表述上有几点不够准确。在古汉语中,“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可是“社稷”合用却不一定指土神与谷神。社稷坛也不是祭祀土神及谷神的地方。“社稷”一词常见的意思是指国家。如《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礼记?檀弓下》:“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论语?季氏》:“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这些文章中“社稷”都是指国家,因为土神与谷神不需要人来保卫,常人也无法到他们的处所当他们的臣子。
在封建制时代,如周朝,只有天子及诸侯国君才能祭祀社稷。“社稷坛”更准确地说是国家祭坛,祭祀的神祇之名号在《礼记?月令》中有依次标注出来,请见下表:
那么设立这个社稷坛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看到了,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了五方(东南中西北)、五色(青赤黄白黑)。这个社稷坛与上一章的图片五色沙盘在方位对应准确后,它们就成了我们这个宇宙的缩影;因为古人认为,我们人类所生存的这个宇宙空间是由五行构成的。也就是说这个社稷坛是最大一层分子构成的宇宙空间在人间的一个映像。当古代的皇帝每年都依照《周礼》的要求虔诚举行祭祀仪式的时候,这个社稷坛就会自动接收宇宙中的正能量,或者说一定层次宇宙空间的神明就会看护着这个国家。前提是每年都必须依照《周礼》的要求举行祭祀仪式,否则社稷坛也只是一个景观造型。
五行与五方、五色等的对应关系,在中国古代的朝廷中经常被运用到,例如唐朝时期,连皇帝的诏书都是在五色纸上写的,唐?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唐?窦常〈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五色诏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
被运用最广的是古代朝廷官方服装的配色,《尚书?皋陶谟》:“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从上面的表格我们可以知道,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的五色(亦称五正色)为:青、赤、黄、白、黑。正色之外的颜色紫、绿、蓝、橙(先秦时期曰赤黄)称“间色”或“闲色”,其余为“杂色”。
根据《礼记?玉藻》规定:“衣正色,裳闲色。”这是说官员(包括天子)所穿的朝服,上衣均为正色,下裳均为闲色,也就是周朝时期的官员都是穿彩色的衣服上朝,并且有规定“非列采不入公门(《礼记?玉藻》)”“列采”即衣和裳的颜色不一样。而贵族女子所穿的服装,唐?孔颖达《毛诗正义》引古人注曰:“妇人之服不殊裳。”这是说女子在正式场合穿的服装,不管是吉服还是丧服,上衣和下裳的颜色都一样(指同一个色系)。
例如《后汉书?舆服下》:“皇后谒庙服(祭天地和宗庙的服装),绀上皂下(上衣下裳均为黑色系列)。蚕(皇后去桑田劳作时),青上缥(浅青色)下,皆深衣制,隐领,袖缘以绦。”文中的“上”即“上衣”,“下”即“下裳”。“深衣制”是指上衣下裳连在一起缝合了。
另据《后汉书?舆服下》记载:“公主、贵人、妃以上,嫁娶得服锦绮罗縠缯,采十二色,重缘袍。特进、列侯以上锦缯,采十二色。 ”
《旧唐书?志第二十五》:“(皇后)袆衣,首饰花十二树,并两博鬓,其衣以深青织成为之,文为翚翟之形。素质,五色,十二等。”
《明史?舆服》:“皇后冠服,祎衣(祭天时穿的服装,只有皇后或太后才有资格穿祎衣),深青,绘翟赤质(衣服上绘翟鸟,颜色为赤色系列),五色十二等。”这是说,明朝皇后祭天时所穿的礼服主色是深青色,衣服上用红色丝线绣翟鸟图案(皇后的专车翟车也是以翟羽为饰)。青色属木,红色属火,木生火,吉祥!这是在服装主色与装饰色的搭配上也讲究五行相生。
一般而言,汉服中装饰图案以刺绣为主,装饰色不能超过主色的三成(30%),否则会造成主次不分。(“绘”本义是五彩绣,也作“会”。《说文》:“绘,会,五采绣也。”《小尔雅.广训》:“杂彩曰绘。”用五正色中的一种或几种丝线绣衣服图案,都可以称为“绘”或“会”。)
这几部不同时期的史书中记载的五色是指五正色--青、赤、黄、白、黑。十二等是说:白色没有浅、中、深之分,就一个色,而且它做正装时是正色;它也可以不做正装(指闲居服装),那么此时称为素色(没有染色由蚕丝、麻丝、葛丝、棉丝等织成的布料),素色即称间色或闲色。其余的四色都有分三个等级,比如青色,有浅青、青色、深青色。共十二等,因此除了白色还有十二个服饰的颜色。不同的官员他的等级不同,穿衣服所用的颜色也有规定。
从《后汉书?舆服下》的记载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锦绮罗縠缯”都是指不同的丝(真丝)纺织品。一般宰相才可封为列侯的爵位,也就是说,公主、贵人、妃以上、正一品官以上,才能十二色都用。不同朝代服装的款式都不一样,但依照五行对应五色的配色原则是一样的。在中国古代,从一个人的服色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
当然汉服的配色上还有很多讲究,史书均有详细的记载,只是由于不属于本文的讨论范围,所以笔者略过不谈。以上是从两个主要方面来阐述五行对应的元素在传统文化中的运用实例,体现了古人讲究“道法自然”及“天人合一”的传统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