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地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 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者,此之谓也。”
【译文】
《易经》中有圣人应用的四项方法,即用《易》立论者崇尚其卦辞、爻辞;决定行动时,应仿效其中的阴阳变化,以趋吉避凶;制造器物时,要重视其卦的象征关系;进行筮占时,要重视大衍之数的推衍程序。所以,君子将有所作为、将有所行动时,必占筮以求教于系辞。蓍策受令后立即运策衍算,从而寻找所要贞问的卦爻,不论远近、幽暗难明、深奥难懂,随即知道未来的事物。因而,要不是易理具有如此精妙的道理,又怎能有这样的功效啊!在揲蓍求卦中,有叁数、伍数的变化,其数交错综合。把爻的变化会通起来,就形成宇宙间错综复杂的事物;穷究《易经》卦爻之数,就明确了天下事物的种种现象。所以,如果易理不是含有如此真实的变化,哪又会有这样的功能呢?《易经》本身没有思维功能、没有作为、寂静不动的,但只要能够感应,就能贯通天下一切道理。所以,如果不是易理具有如此的神妙性,又如何有这样的功能呢?
由于易理精深,故圣人用它来探求事物之理,可以极尽其幽深,研求其几微。正因为易理深隐,所以能贯通天下人的意志;正因为易道微妙,所以能成就天下的事物;正因为易道有如此神妙的功能,所以虽无心疾求,却应对神速,虽不用力去行,却能以理贯通天下。孔子赞叹说:“《易经》中包含了辞、变、象、占这种圣人应用的方法,就是讲的这个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