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寿面的习俗起源很早。传说汉武帝有一次与大臣们开玩笑说,人的寿命长短与人中有很大关系,谁的寿命长,那么他的人中一定也很长。此时东方朔便接口说,那么彭祖活了八百多岁,他的人中一定很长,他的面孔更是不知有多长了。
此说本是凋侃汉武帝的戏言,但经过长期流传以后,人们却真的以为人中长、面孔长的人寿命也一定长了:由于“面孔”的“面”与“面条”的面谐音,于是民间便以为吃了面条就会使人长寿。另外,面条形状绵长不断,“面”与“绵”两音也相谐,容易使人联想到长寿。《清稗类钞》中载:“馈人以米面及炒热之面,面条长,取其绵绵不断长寿之意也。”做寿之日吃面条的习俗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寿庆禁忌
寿庆,俗谓“做寿”,亦称“祝寿”、“庆寿”。各地一般称年登50者(虚龄)谓之“上寿”。此后,每逢“十”岁之年,子孙即要为之祝寿庆贺,故寿庆又被称为“做十”、“贺十”。寿庆场面热闹非凡,但主要是为厂求吉避凶,延年益寿。因此,在举行寿庆时,一定要注意相关禁忌。
忌年满50(或60)无第三代或未见三代男孙的人做寿。福建人做寿是有条件限制的,凡是年满50(或60)却仍无第三代或未见三代男孙,认为是一大缺憾,一般不祝寿。
忌寿者本人接受子孙寿拜
做寿的当日凌晨,寿家具三牲、酒肴、果品、寿桃等,摆在寿堂或厅口的供桌上,点烛焚香,烧纸呜炮,儿孙辈跪拜叩头,祭祀祖宗、天地等神明,谢其恩泽和赐福,祈求长命富贵,庇佑后代。
祭神活动结束后,安放椅子于寿堂正中,请寿翁或寿婆上坐(配偶健在者,则双双上坐),接受子孙、亲友的拜贺,叫“拜寿”。在永定,拜寿时,子孙和亲友都只是向堂中的“寿”字、寿星图或空椅跪拜,寿者本人不受拜。当地人认为,死去的人才可受活人之拜,而活人受活人跪拜是不吉利的。
忌父母或祖父母仍健在的人做寿
遵照“亲在不敢言寿”的古训,父母或祖父母仍健在,也不做寿,如果要做,其规模不得超过上辈。
忌将寿庆推后
地方习俗不同,做寿礼仪有在诞辰之日举办的,也有安排于年底或春节期间的。闽西人的寿庆大都放在生日前数日进行,忌讳推后。闽东地区春节时祝寿的居多,晋江、泉州、湄洲湾一带尤兴iE月初三做寿。
忌主人收受礼物照单全收
主人收受礼物时一般忌讳全收,且须回礼答谢。在霞浦,戚友的送寿礼有猪肉、布料、鞭炮、寿烛、寿联等,主家大多只收后面三种,并以钱、橘回谢。在仙游,主人收亲友所送之爆竹、寿蛋、寿面各一半,衣料则不收,另回敬红团、白糕、柑橘、糖果等;在漳平,凡送寿桃的一律要折款回付;其他物品,女婿送的可以全收,亲友送的布料不能收,母舅送的全部奉还。对女儿、女婿送来的贺礼,收去衣料与其他部分东西,也予以回礼。在长乐,女儿、女婿送来的“十色”礼品,寿者只能各收一些,然后回馈寿饼。
忌寿拜时间禁忌
拜寿时间大多在寿庆日早晨,俗信上午属阳,朝曦初露,又是阳中之阳,讨得吉祥。但闽谣一带,也有人于前一日夜间拜寿。在福安坂中,拜寿仪式是在寿宴临近尾声时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