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结婚,对于婚服有很多禁忌。
忌讳穿新衣服结婚
新娘出嫁一定要穿旧衣见于黔东南侗族。新娘出嫁这天,送亲的姑娘都着新衣,带银器、首饰,个个花枝招展,唯独新娘却穿着旧衣、草鞋,且无头饰、首饰,不带嫁妆。此举之意义,在于告诫新娘婚后要勤俭持家,反映了侗族的传统美德。
忌讳穿旧衣服结婚
结婚时,绝大多数地区和民族都有特制的新婚礼服。婚服要新,取“新婚大喜”之意。若着旧装,则不吉利,或有新人不贞之嫌。
忌白色
一般新嫁衣崇尚红色,忌讳白色:此俗流行于汉族,其他民族也习见。山东一带,嫁衣要上下一身红,通常喜棉忌单。云南巍山彝族结婚时,新郎新娘都忌穿白色衣服,直到婚后一百天才能穿白衣。
做嫁衣禁忌
在很多民族和地区,大都对婚服十分重视。做嫁衣亦要选择吉时。嫁衣要由福寿双全、儿女双全的妇女裁剪,忌寡妇、不孕妇等裁剪缝制。
忌新嫁娘的礼服有口袋
新嫁娘的礼服忌有口袋,以免将娘家的财产以及福气带走了。
忌讳礼服用两块布缝接
礼服要用一块整布料裁制,忌讳用两块布缝接。取“从一而终”、“不再婚”之意。
忌不用凤冠霞帔
旧时,男子娶妻俗称“小登科”,是可以穿九品官服的,新嫁娘则必用凤冠霞帔,以象征吉祥过去此俗多流行于满族、汉族、朝鲜族及其他民族,据《清稗类钞》云:“凤冠为古时妇人至尊贵之首饰,汉代惟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之首服,饰以凤凰二其后代有沿革,或九龙四风,或儿翠四风,皆后妃之服。明时,皇妃常服,花钗凤冠。其平民嫁女,亦有假用凤冠者,相传谓出于明初马后之特典。然《续通典》所载,则日庶人婚嫁,但得假用九品服。妇服花钗大袖,所渭凤冠霞帔,于典制实无明文也。至国朝,汉族尚沿用之,无论品官士庶,其子弟结婚时,新妇必川凤冠霞帔,以表示其为妻而非妾也:”可见,当时新娘不用凤冠霞帔已成为一种忌讳一是怕不吉利,二是怕人说不是嫡妻。
忌新娘不蒙盖头
按汉族的习俗,上轿前新娘要蒙上红盖头。红盖头即是一块两尺见方的红布,可蒙住新娘的头面脖肩,使其不能被人看清楚面目。过去,其他许多民族中都有相似的习俗,比如瑶族新娘就有用蜂蜡把头发染硬,盖上有眼的木板,加上红盖头的习俗i据说,这种习俗垃很古老的,有类于女娲“以草为扇”,是遮羞的,其红色象征火,可以防邪:在陕西一带流传着“盖头掀,必生祸端”的俗谚,就说明红盖头在民间信俗中确有防邪避祸的功用。
新娘子从上轿前蒙上盖头一直到下轿、拜天地,人了洞房之后才能由新郎掀开 否则,不蒙盖头,或者过早掀开都是要遭忌讳的。
婚纱的由来
穿婚纱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纪,当时两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头纱。在古希腊,举行结婚仪式时不仅新娘要戴亚麻或毛织成的头纱,而且一对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岁马时代,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要戴不同颜色的头纱以示区别。
婚礼虽是世界各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仪式,但新娘在婚礼上穿婚纱的历史却不到200年的时间。新娘所穿的下摆拖地的白纱礼服原是天主教徒的典礼服。由于古代欧洲一些国家是政教舍一的国体,人们结婚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师的祈祷与祝福,这样才能算正式的合法婚姻,所以,新娘穿上白色的典礼服向神表示真诚与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