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有哪些
“柯尔克孜”含义有多种解释:“四十个部落”、“四十个姑娘”、“山里放牧人”或“草原人”等。柯尔克孜族信奉伊斯兰教,也有一部分信仰喇嘛教。柯尔克孜族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你知道柯尔克孜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有哪些吗? 柯尔克孜族简介 柯尔克孜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北部的特克斯、昭苏、额敏等县。其余分布在乌什、阿克苏、莎东、英吉沙、塔什库尔干等地,还有一部分居住在黑龙江省富裕县。 柯尔克孜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新中国成立后设计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有的地区也通用维吾尔文和哈萨克文。信奉伊斯兰教,也有一部分信仰喇嘛教。 柯尔克孜族主要经营牧业,兼营农业和以畜产品加工为主的手工业。他们的衣食起居具有游牧生活方式的特点。 柯尔克孜族是瑶族先民,一般认为是秦汉时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或说源于“五溪蛮”。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其先民主要生活在湖南北部;5-6世纪时,向北迁;13-17世纪,他们被大量南迁,广东和广西成为他们的主要居住区。17世纪,部份瑶族人又从广东、广西分别迁入贵州和云南的南部山区,形成了今天的分布。 柯尔克孜族的传统节日 冬希曼节 冬希曼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尔克孜族的传统节日。一般在每年秋收时择日过节。这天,人们穿上民族服装,汇集在草滩平地,进行刁羊、赛马,马上打靶、飞马拾银、二人秋千、歌舞等各种娱乐活动,以欢庆丰收。过去飞马拾银一般是把一块银元或更贵重的东西用绸子包着,放在草地上。有时为了考验骑手的马上本领,还在草地上挖一个坑,把东西放在坑里。谁能飞马拾起来就奖给骑手,其至再奖以小羊羔、小牛犊、小马驹等,以示赞扬。现在发展成分组竞赛的活动。跑马距离,从五十米以外起跑;拾“银”以三次为限。根据跑马的速度、拾“银”的技术和三次拾“银”的总数计算成绩,进行奖励。跑马太慢,甚至停马拾“银”者判为犯规,无权受奖。柯尔克孜族的荡秋千与众不同。在两副近三米高的三角架中间搭上三股套马的缰绳,下垂离地约二、三十厘米。每次活动两人,相对而立,各人腰背部搭上一股缰绳,手臂展开扶住绳子,两人的双脚一齐踏在另一根绳子上。一方先用脚蹬地,使绳子悠荡起来,然后轮流使劲,秋千可以荡的很高。秋千下面再丢放一些手绢、毽子等小东西,俩人比赛看谁能拾起,还可抛打对方,互相游戏,柯尔克孜族姑娘很喜欢这种活动。 喀尔戛托依节 这是柯尔克孜族妇女的传统节日。传说古代有一次柯尔克孜族遭到外来侵略,妇女们以歌声和舞蹈吸引敌人,掩护男人们转移牲畜后再来袭击敌人。后来,人们就在每年阳历五月初一举行仪式。久而久之,成为一种节日。“喀尔戛托依”意为“乌鸦宴”,在节日这天,妇女们聚在一起,穿上新装,在一位德高望重的妇女主持下,先每人喝下一碗奶子,以示忠诚、洁白、勤劳。然后唱歌、跳舞、讲故事,男人们则为妇女们杀羊准备食物。 马奶节 每年农历小满节气的第二天是柯尔克孜族的马奶节,由于柯尔克孜人每年从这一天起开始生产和食用马奶,所以逢此时节就要举行庆祝活动。这一天清早,人们穿上盛装到拴马处,在家长抓住马鬃祈祷后,由一个老年妇女挤马奶,先用一木碗初乳喂马驹,再舀一勺喂家里最小的孩子,以示小马健康生长,孩子纯洁幸福,然后大家分食挤出的马奶。这一天家家户户宰羊、做丰盛的食品,人们互相拜贺。节期一般为三天。<BR> 在传统节庆的日子里,柯尔克孜族男女老少常汇集到广场或草原上,举行各种娱乐活动,除了唱歌、跳舞、说唱、讲故事外,常见的还有叼羊、摔跤、赛马、马上角力、跑马取物、马上打靶、拔河、荡秋千、月下赛跑等内容丰富的民族体育娱乐活动。 古尔邦节 柯尔克孜族古尔邦节时间在伊斯兰教历的十二月十日,节期三天。柯尔克孜族过古尔邦节与其他伊斯兰民族有共同性,又有一些独特的民族性。节前,家家打扫庭院、畜圈,晒洗被裤,沐浴换衣,男人们杀牛宰羊,女人们准备节日食品;节日的清晨,老年男子要到礼拜寺举行会礼,而后互相登门祝贺。之后,老年人就在一起,谈古论今或举行库姆孜(三弦拨弹琴)弹唱,尽情欢乐。年轻人一般不到礼拜寺会礼,而是聚集在一起,在平坦的草地上举行叼羊、赛马、摔跤、角力、马技表演等体育活动。姑娘和媳妇们则在一起跳舞、唱歌、猜谜语、荡秋千、丢手帕。节日晚上还要举行全阿依勒(居民点)的大会餐。傍晚,全阿依勒人要将自己家里的节日食物送到一块平坦草地上。村民们在草地上铺上足有几十米长的餐布,不分男女老幼,统统围餐布而坐。开始,由一位年纪最大的老人做节日演说,预祝全阿依勒人畜平安,生活幸福,老人致词后,人们互相敬酒,唱祝酒歌。晚辈在向长辈敬酒时,长辈要吻晚辈的前额。晚餐后,举行游艺活动,一般有库姆孜弹唱、男女对歌、跳集体舞、月下拾物、月下赛跑等。 玛纳斯演唱会 玛纳斯演唱会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柯尔克孜族民间艺人说唱《玛纳斯》的比赛集会,每年秋季择日举行。《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一部长篇民间英雄史诗,约八部,二十余万行。长诗描述了英雄玛纳斯一家八代人统一柯尔克孜族部落,与统治者卡热马克可塔依斗争的英雄事迹,表现了柯尔克孜族人民渴望安定、自由的理想。长诗的故事跨越几个世纪,是柯尔克孜族人民世代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柯尔克孜族古代政治,经济、宗教、道德、哲学、风俗民情的一面镜子,被称为柯尔克孜族历史的百科全书。正因诗史有如此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广泛影响,故在每年秋季草肥羊壮之际,柯尔克孜族人民就要选择日子举行《玛纳斯》演唱会。届时草原上远近闻名的玛纳斯演唱艺人们云集一起大显身手。成千上万的农牧民扶老携幼前来观听,这时侯,草原上人欢马叫,好不热闹。说唱比赛时,歌手艺人们要各设讲唱坛,他们一边讲唱,一边以乐器伴奏,观听者可穿梭在各讲坛间听,自然,哪个艺人唱得好,哪儿的听众就最多。所有参加比赛的艺人中,以演唱时间最长,声音最嘹亮者为优胜。人们要为他敬酒挂彩,并尊为“玛纳斯大师”。演唱会结束,主办者还要宴请所有参加演唱的艺人。 诺劳孜节 “诺劳孜”,也称“撒拉哈特曼节”、“诺鲁孜节”,是新年之意,诺劳孜节是柯尔克孜族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太阳历的元月初一。(公历3月22日前后)柯尔克孜族用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狸、鸡、狗、猪等十二种动物纪年。新月每出现一次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十二年轮回一周、每年第一个月也就是白羊星出现时欢度“诺劳孜”节。该节类似汉族的春节,节期一天。柯尔克孜族把这一天的时间分为日出更、午时更、日落更、星现更、午夜更和黎明更等六更。节日当天日出更以后,人们要做“克缺”饭。这种饭是用小麦、大麦、植物油、羊肉、葡萄干和蔬菜等做成的。吃“克缺”饭不仅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兴旺平安,而且还是对每家生活水平和家庭主妇烹调技术的检验。下午,人们相互登门拜贺,然后都集中到草原或广场上,举行赛马、叼羊、荡秋千、唱歌、跳舞等各种娱乐活动。傍晚,当畜群归来时,每家毡房前都用芨芨草燃堆火,家人均从上面跳过,然后赶畜群跳火堆以表示消灾除难,预祝人畜两旺。 四月十八节 四月十八节是黑龙江省富裕县柯尔克孜族民间宗教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举行。当地柯尔克孜族信奉萨满教,他们认为树木是神灵的替身,所以每年这天都要杀牛宰羊祭祀树神。之后,大家聚在一起,举行赛马,射箭等各种体育活动,据《乌古斯传》中记载,当时人们在祭祀时,在牙帐右边立一高扞,杆梢挂一只“金鸡”,鸡腿上绑一只白羊,牙帐左边也立一高杆,杆梢挂一只“银鸡”,鸡腿上绑一只黑羊。然后对树木礼拜涛告,以祈保佑。如今,柯尔克孜族的祭树活动已不像这样庄严,而是增添了许多喜庆气氛。此节日始于公元13世纪。 柯尔克孜族的风俗习惯 柯尔克孜族的日常生活习俗 柯尔克孜族好客,凡有来客,不论相识与否,都要热情招待并拿出最好的食品待客。在请客人吃羊肉时,先请客人吃羊尾巴油,然后再吃胛骨和羊头肉,尤以羊头肉待客为尊。 柯尔克孜族的婚俗 柯尔克孜族的婚礼十分隆重,分订婚和结婚两个步骤。在订婚时,男方用一匹马驮着礼物前往女家,马头上要扎一块洁白的棉花,以示订婚。女方父母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有的地区马头上的棉花由女方来扎,或向男方客人身上撒些而粉,表示同意亲事,预祝顺利。结婚一般要举行三天,日期多选择在月底,仪式主要在女家进行。第一天,新郎在父母、亲友陪同下,带着礼品前往新娘家。礼品包括刚宰杀的两只羊,一只作整羊煮熟;一只把五脏掏出,不剥皮烤熟,还要带上数十头小牲畜。临近新娘家时,举行“叼羊”游戏,并借此机会将那预先宰好的羊扔到新娘家门前。随后才被新娘家的女眷们热情迎入。婚礼仪式开始前,女方的亲友群起将新郎新娘双双绑在门口,这时,新郎的父兄要向这些亲友赠送礼物,请求“释放”。婚礼正式开始,由男方的一位长者用木棒将毡房天窗挑开,从天窗向外撒糖果、点心等,客人纷纷争抢,以分享幸福。接着,新娘的母亲要唱“送嫁歌”,还要举行“赛得河”,即让新婚夫妇背对背坐下,每人头上蒙一口袋。众人用一只羊蹄轮流在他们头上轻打一下,然后拉起来共同跳舞。之后,由阿訇主持典礼,念“尼卡罕”(结婚证词),给双方分吃蘸盐水的??,象征夫妻白头偕头,永不分离。第二天,双方家长要举办传统的赛马、叼羊、摔跤等活动,以示祝贺。晚上,新娘来到嫂子家与新郎见面,这时的毡房外挤满了宾客,人们奏起传统的民间乐器“库姆孜”,跳起会面舞,唱起一曲曲喜庆的歌,直到深夜,当讨得礼物,放新郎进入洞房后,才尽兴离去。第三天,新娘带着丰厚的嫁妆,随新郎回婆家,沿路每过一个牧村,都要受到热情款待和祝福。回到新郎家的数日内,一对新人还会不断得到亲友的邀请,参加各种娱乐活动,使他们处在长时间的新婚蜜月之中。 柯尔克孜族的食俗 一日三餐,除早餐为茶或奶茶外,中餐和晚餐多以面食、马、牛、羊肉为主;在农区以粮为主食,但肉类仍占有很大比重。 日常蔬菜不多,品种不少,仅洋芋、圆白菜、洋葱较为常见,并且很少与肉类一起成菜。很多肉类以做成手抓羊肉、烤肉(塔西哈拉克)为主。其次大都做成独具特色的灌肺、灌肠、油炒肉、肉汤等。 奶和奶制品在柯尔克孜族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最常见的有马奶、牛奶和奶皮、奶油、酸奶(浓、稀酸奶)等。平时喜用青稞、麦子或糜子发酵制成的一种名牙尔玛的饮料饮用,垄克孜族好饮茯茶,煮沸后加奶和食盐。 柯尔克孜族的居住 柯尔克孜民居主要分为毡房、土房、木房、石房等几种,这主要是受柯尔克孜人居住地区的气候条件、生活方式和生产特点影响。 毡房,柯尔克孜语称为“勃孜吾”或“克依孜围”,是由毡子、木料和纺织的花纹芨芨草搭盖而成的。用柳树、桦树、楸树等制作栅栏、支架、天窗架、门框等,用芨芨草纺织毡毯。帐篷多以粗毛绳系于木桩或石头上。帐内陈设有序,对门木架放置盛衣物的大木箱,上置衣物被褥。箱子前空地铺毡毯,白天是招待客人的坐席,晚上则是卧铺。天窗下支三角锅架,是烧茶煮饭的地方。门多向东或东南开,在春秋风雨季节,毡房的中央还要立一根硬质松木制作的撑杆。这种房子具有冬季暖和、夏季凉爽、不存水、不积雪,而且还便于拆卸搬运的特点。 土房,柯尔克孜语称为“塔木围”,多盖在定居或半定居地区。柯尔克孜人的土房一般为长方形,平顶,有一扇或两扇门板,门板外挂着芨芨草帘,屋顶中央有一个小的天窗,天窗上面盖有可活动的花毡盖或木板做的窗木盖。这种土房多用土坯砌成,也有用生砖或红砖垒成。 柯尔克孜族的木房大多塔在冬窝子或秋窝子,用大块圆形的松木制成,其形状多为长方形或正方形,人字顶,间有平顶。墙壁用泥土刷平,房门是花纹的双扇板门,外面挂着芨芨草毡帘。木房的阳面开一两个小窗,窗口外加一木盖。 柯尔克孜族的服饰 柯尔克孜族的服饰一般是单色,青年人多用红、黄、蓝、绿色;中老年人多用白色。婚礼用的头巾系扎在头顶和脑后,下垂到肩部,全巾绣满色彩丰富的花纹图案。女装色彩也因年龄不同而有差别,青年人多用红、绿、黄、棕等色,特别是红色,它被视为快乐幸福的象征,用得最多。老年人多用黑、白、蓝色。刺绣图案有几何纹和动植物图案。 柯尔克孜族的丧葬 柯尔克孜族很重视丧礼。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家庭里,人死后把尸体洗净(男的由男人洗,女的由女人洗,老年人的由老年人洗,十六岁以下的由长辈洗),用布把头和全身缠住(女的还要缠手和胸),用素色布盖上,头朝西放在房内的帐帘里。家里的妇女面朝西方边哭边唱,历数死者的生平事迹,颂扬其生前的善行。死者的亲友闻讣后即来吊唁,以货币、牲口、银子等送给死者的家属。 吊唁者进房后诵经示哀,死者家属在房内边哭边唱迎客,死者的男孩子在门前边哭边唱迎客。富有人家死了人要请毛拉念经。死尸最迟三天后即埋葬。埋葬地点一般是在住地的附近,但也有长途运送到家乡去埋葬的,送葬时死者女家属唱葬歌。埋葬时用“塔布特”(抬尸的木架)或骆驼把尸体送到坟地,挖一个坑,坑旁另挖一套坑,把尸首放进去,头朝西方,掩埋好,上面修筑一隆起的墓。出殡时,只男子送丧,女子不送丧。死者的家属要为死者服孝,死者的妻子要穿一年黑色衣服;在死者死后的一年内如家中来了客人,或者来了亲友,都要哭唱葬歌;搬家时,在走近“阿寅勒”前,也要哭唱葬歌。死者死后三日、七日、四十日、一周年都要举行祭奠。 送葬者回来以后,即开始追念死者,称为“小乃孜尔”(祈祷超生之意)。在这个时候,将死者的衣服送给洗尸者、运尸者及埋葬者。有钱人家给念经毛拉送绵羊或山羊。四十天举行“大乃孜尔”,亲戚朋友都要来,富有人家还要请毛拉举行很大的追悼大会。一周年时,有的人家还要作一次“阿西”。居丧时,一年内不能举行婚礼和其他文娱活动,女人不能出嫁。 柯尔克孜族的禁忌 柯尔克孜族饭前饭后要洗手,洗手后手上的水不能洒,要用布擦干;客人在吃肉前,要先取出一些分给主人家的妇女和小孩,吃其他食品时,摆在盘里的要留一部分不要吃光,以表示主人招待的丰盛。如吃不完,切忌将剩菜剩饭倒在地上,在客人使用的餐具里,不能剩下残羹剩饭,这一禁忌不仅非穆斯林的客人要切记,就是穆斯林的客人也不能例外。 吃饭时,不许用手摸擦食物,也不允许用鼻子嗅食物,不能动别人的碗勺。客人吃饭时,他人不能进屋或窥探。客人告别出门时,要背朝门外退出。男客不可从女主人手中直接接取食物,以示男女有别。不能摔扔、踩踏食物,不能坐在装有食物的东西上。做饭时,不能用手拨弄食物和做饭用的器具和原料。洗碗水不能倒在人们走路的地方。 柯尔克孜人忌食猪肉、狗肉、猫肉、驴肉,不吃自然死亡的动物的肉,不吃未念经祈祷而宰杀的动物肉。 服饰方面忌坦露胸背的衣服,禁止穿裤衩背心在室外活动和作客等等; 柯尔克孜人单日不搬家、不出门,星期五更忌出远门、搬迁。晚上不能从家里往外拿白色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