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而现代又多了敬老的含义,使重阳节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那么重阳节为什么有要插茱萸的习俗?茱萸有什么用途吗?一起来学搭配运势看看吧!
重阳节为什么有要插茱萸的习俗?
重阳节又叫做茱萸节。古人把山茱萸作为祭祀、避邪之物,在战国时期,茱萸就是一种十分受人们欢迎的植物了,人们会把它做成各种各样的东西戴在身上。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由此可见,在重阳节的时候,茱萸可以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了。
文人们于重阳结伴外出登高赏茱萸,尤其在唐代,白居易、杜甫、寒山等几十位诗人均有吟唱重阳登高及插茱萸的诗。最为脍炙人口的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由此可见,不仅是一些普通的百姓,茱萸在一些文人墨客的眼中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东西,是重阳节的必备之物。
民间认为九月九日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重阳节除了插茱萸的习俗之外,民间还有登高望远,喝菊花酒、赏菊、吃重阳糕、踏青等一些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重阳节也逐渐成为了一个人们尊老爱老的节日。
茱萸有什么用途吗?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因为出产于吴越地(今江浙一带)的茱萸质量最好,因而又叫吴茱萸。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山插茱萸可以驱虫去湿、逐风邪。于是便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里,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具有明目、醒脑、祛火、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插茱萸等古俗则是民间登山驱风邪的行为,重阳节清气上扬,浊气下沉,人们用天然药物茱萸等调整体魄健康,使其适应自然气候变化。
什么是茱萸?
“茱萸”主要有三种:吴茱萸、食茱萸和山茱萸。前两者属于同科植物,三种在外观和性质也有相似之处。
吴茱萸亦称为茱萸、吴萸。王维诗中的茱萸指的就是吴茱萸。食茱萸又称榄子、艾子。在辣椒没有传入中国之前,古人用食茱萸替代辣椒做调味品,或药用。山茱萸属山茱萸科,与重阳茱萸完全不相干,只因果实色红类似芋类,由“朱芋”转讹而来的,至今仍有“山芋肉”的叫法。除了这三种常见的茱萸外,名字含有“茱萸”的还有多种,但与重阳节所用的茱萸不属于一类的科种。
重阳佩茱萸的习俗在宋元之后逐渐不见了,但重阳期盼避邪消灾祈求长生与延寿的愿望将会一直流存在人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