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订婚,大家都不陌生,因为这个习惯知道现在也在沿袭,很多的电影电视剧都有介绍。就是现在有的人家不重视这个礼节了,但很多的农场家庭还是很注重的,特别是有老人的家庭。 订婚,是年轻人在组合家庭前的一种仪式,它预示着,一个新的家庭组合已经为期不远了。 在老家,只要有人家的孩子订婚,那就会邀请亲朋好友去吃酒席,在整个婚俗的仪式中,唯独吃订婚酒是不用掏红包的,无论男方还是女方。所以现在的人们很精于算计,大多数的定亲酒都免了,就是要吃酒,那也是合到结婚的送猪酒时合办的。 在过去,订婚是有一套完整的仪式的。在经过‘周公’(媒人)说合,双方看好人后,首先是拿“八字”(就是女方的出生证明),双方约定个日子,有周公在女方拿着女孩的‘生辰八字’去到男方。 这里写‘八字’也是有讲究的,以前会找那上宗谱的先生,用上好的麻皮纸(现在用黄表纸)折叠好,在中心位置从上之下按古体写作形式写上坤造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而后在两侧写上祝福的话语,如“五世其昌,白头偕老;江山共老,日月同庚”等,而后再次折叠成书简形式,在对叠处写上大大的囍字,因是用麻皮纸写就,所以也叫‘草纸八字’(这也是过去男尊女卑的象征)。 而后把‘八字’夹在老家的两条玉带糕中,当然里面还会放上压八字的钱,而后由周公带到男方。 在送‘八字’的过程中,周公是大清早去的,那时一般还没有路人,因为这个过程是不能和路人说话的,包括男方家人也是不能对话的,这个送‘八字’的过程,因为这是个秘密的事,寓意是只有这桩婚姻一生只能一次,要白头偕老的,容不得再有瑕疵。 到了男方家,男方的家人一般都起先理会的,一早就大门打开,直至周公把女方的‘八字’放在男方的灶头烟囱安放灶王爷的神龛前,仪式结束,这时,男方才会热情招待寒暄。接下来就商量着何时办订婚酒了。 在男方选好吉日办订婚酒,男方就会依照女方报来对方的本家户数及村中人家户数,做和合团子(老家人称之为粑粑,这里的粑粑馅是红糖加红豆,寓意圆圆满满,甜甜蜜蜜)。 再加上六礼(即鱼、猪肉、喜糖、茶叶、鸡蛋、面等),其中的茶叶、喜糖必须打上大大的红包,而鸡也是要两只的,一只鸡是六礼所用的,另一只是漂亮的大冠红公鸡,那时代表男方定亲的那个孩子。到达女方后,女方还有搭上一只没下过蛋蛋的新母鸡作为回礼,意为即将喜结连理了,这就是《凤求凰》。 当然女方在回礼的物品中还有按照男方的要求蒸制糯米方糕的(女方的方糕一般是芝麻加糖碾碎的馅,寓意步步高升,它的形状同男方的粑粑合称天方地圆,足见人们对婚姻的憧憬和祝福。另外还有,在男方家制做的粑粑的正面一般都有个囍字,那是用刻板模子做的老家人称合子,而女方的方糕上则是多个字合称的,因为在刻制方糕的糕版,是由一块约50多公分的对方的版,而后再分隔成25块方格,每个方格里都有一个字,它们大多是祝福的语言组成,如:“好事成双、连中三元、四季发财、五子登科、七子团圆”等字组成。 那粑粑的制作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只要把开水和糯米粉,碾制精细后包馅做成。而方糕,则是在糯米粉里倒上极少的开水,使之依然成潮湿的粉状,而后把糕版放平,用细细的米粉筛,把和好的糯米粉筛出细粉均匀的填满糕版,而后用一块相同尺寸的模板盖上后翻转糕版后用竹尺轻轻敲打,拿出糕版后,那一块块雪白方糕就呈现在模板上,而后再经过蒸熟即可,这方糕蒸出来白不白,完全取决于那和米粉时水的多少,水多了就成暗色,少了,蒸出来的方糕就会缺角,影响美观)。 在一切办成后,双方的家人会把这些粑粑、方糕分发给亲友邻居,宣示这门亲事已经确定了,再往后就等着结婚时吃喜酒了。 开心小贴士:媒八顿 在整个婚俗的过程中,那周公(媒人)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的,因为那时都讲究个门当户对(现在也是),所以,想成就一门亲事,无论它当不当户,既然做了,周公就会拿出她浑身的解数,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口若悬河的,把这桩亲事说成对的。 所以,只要是有了眉目的事,就算当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她都会尽力办好,特别是男方家境不好时,他就会说未来的生活憧憬等等,再有,那时的婚姻男女双方的联系都得要靠周公传达的(不像现在那样自由),所以男方想尽早办成此事,就必须要请周公不停的吃喝送礼许诺,因为只有这样她才会尽心帮着男方,省钱省力(如彩礼等)。 而女方当然不甘示弱,在发动亲友打听男方家境等事的同时,也会请周公介绍对方的好坏,一次来判断自己的闺女是否嫁对了。 两家的来回了解,当然少不了吃喝了,待周公觉得吃喝的舒服时,那时机也就成熟了, 当然,这是会做周公的人,还有这不会做的,即使最后促成了亲事,那也是受尽两头的气。 在亲事成就时,她的这次使命也就结束了。 当时的婚姻虽有些封建的味道,可是那时是男权时代,离婚的尚少,因为那女人的二道门槛不好迈。而现在的婚姻开放了,离婚的比例却上升了,这是进步还是退步,我们只能听之任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