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学中的“阴”和“阳”是用来概括机体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说明机体生理和病理的改变。 一、 从部位来说:腹部、内部、下部属阴;背部、外部、上部属阳。 二、 从生理上来说:阴代表物质基础,阳代表机能活力;血、津液、五脏等属阴;气、六腑等属阳。此外,五脏也可用阴阳来说明它本身的功能,如心阴、心阳,肾阴、肾阳,脾阴、脾阳等。 三、 从病理上来说:临床症状表现为静的、寒的、抑制的、功能低下的、代谢减退的、退行性的、隐晦的、衰弱的、向内的、向下的等等,都属阴的性质;动的、热的、兴奋的、功能亢进的、代谢增高的、进行性的、明显的、强壮的、向外的、向上的等等,都属阳的性质。 四、 从脉象来说:沉、迟、虚属阴;浮、数、实属阳。 五、 从舌诊来说:舌色淡红或淡白属阴,舌色红和绛(深红)属阳。 机体内阴阳这对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相对的平衡。平衡失调(阴盛或阳虚,阳盛或阴虚)可导致疾病。 一、 阳虚:由阳本身不足引起,或是阴亢盛的结果。因而出现畏寒、精神萎靡、活动力低下等症状。 二、 阴虚:由阴本身不足引起,或是阳亢盛的结果。因而出现发热或潮热、兴奋、情绪激动等症状。 在治疗上根据阴阳的偏盛偏衰提出不同的方法,偏盛的用泻(或平)法,偏衰的用补法。如属阴虚而导致阳相对的亢盛,可用补(滋)阴的方法治疗;阳亢盛而导致阴虚的,可用平阳(清热或泻火)或平阳滋阴的方法治疗。 血、气分别属于阴阳,在中医学的概念里是用来更具体地说明人体的功能和物质两个方面。 一、 气:气,除了指人呼吸的大自然的空气外,还包括了人体一切功能、动力的含义。病态时可出现气虚和气滞(气郁)。 (一)气虚:即气不足,也就是功能的不足。如肺气虚即是指肺功能的不足,每出现气促、呼吸短浅等症状。 (二)气滞(气郁):气在全身运行不息,有病时,就会出现运行阻滞,而产生气滞气郁的症状,表现为脏腑的功能障碍。如肝气郁滞可出现胁痛、眩晕;胃气郁滞可出现腹胀满、食欲减退、腹痛等。 二、 血:血运行全身,有输送营养物质到各组织器官的作用。病理的表现为血虚、血滞(血瘀)。 (一)血虚:血对一个、数个脏器或全身供应不足,因而出现功能不足或不正常的病症。 (二)血滞(血瘀):血流瘀滞不畅往往出现疼痛,甚至较顽固的疼痛。 气和血的关系相当密切,血的生成和运行有赖于气的作用,而气的活动又有赖于血的维持;如气滞往往产生血滞。因此,在治疗上要互相兼顾,但亦有所偏重。 阴、阳、气、血是中医用以阐明人体生理和病理变化,明确机体阴阳的偏性(矛盾的转化)和气血的虚实,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