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蕴,即五蕴理论,是佛教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理论是关于人体和身心现象都是由什么要素构成的,可以将其蕴含的意义非常之高,因为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蕴和合而成,一人的生命个体也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因此下面就来简单的说说这五蕴到底是什么。
色蕴
色并不是指女色,也不是指欲望,而是指组成世界的物质。在在佛教之中,就是指一切有形态、有质感的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聚合,通俗点来理解就是相当于现在人们所说的物质现象。其实往深来讲,这色蕴又包括了地、水、火、风等四大物质因素,其实就是所谓的四大皆空。
受蕴
所谓受蕴,用一句成语来解释就是“感同身受”,里面的受其实就是指人体的感官与接触外物所生之感受或情感等。比如听觉、嗅觉,这些都是属于受蕴的范围以内,佛教中的感应也是属于这一个部分。
想蕴
想蕴,其就是通过受蕴,来对外界事物而产生的感觉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知觉和表象。类似于我们的大脑,主要体现出一个人的知觉和思想力如何。
行蕴
行蕴这个就比较简单了,就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行动意志。也就是通过想蕴后,自己自发地做出反应,比如你觉得那家饭店的东西很好吃,所以就过去吃了。
识蕴
识蕴,其主要指人的意识作用。它的主要用途就是让我们学会分析事物,从事物中学会感悟,这也是我们修行时主要做的事情,就是感应宇宙真理,识别真谛。
阅读推荐:十八不共法(四)十八不共法(五)十八不共法(六)
怎么理解五蕴皆空
1、出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2、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是蕴藏、积聚的意思。如色蕴,聚集了过去色、现在色、未来色、粗色、细色等统称为色,因此色蕴是色的总和,色在这里相当物质,我们对物质的认识,不外乎从形状(形色)和颜色(显色)的色相上,因而佛家称物质曰色;受蕴,受是接受领纳的意思,当我们面对顺境或逆境时,所产生心灵上的情绪,这有苦乐忧喜舍的不同;想蕴,想是获取、想像的意思,在我们接触环境时,必然会摄取事物的影像,然后给它安立名称;行蕴,行是对事物进行判断并诉诸行动。识蕴,识是了别义,是精神领域的统觉作用。色蕴属于物质现象范畴,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现象范畴。
3、什么是五蕴:
五蕴,是佛家对世间一切生灭现象所作的简单归纳和说明。为了说明“五蕴皆空”,《心经》上用“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来进行解说。
4、“有与空”的辩证概念:
有与空相对而存在,在一般人经验中,总以为有与空是对立的,他们认为有不是空,有在空外。《心经》则阐述了有与空的关系,说明“有空不二”的道理。“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意思是说物质世界里的有与空是不二的,“有”是缘起有,世间一切有的现象,莫不是众缘所生。也就是说:任何一种有现象的存在,都是由众多条件和合,由条件决定它的存在性,当决定它存在的条件没有时,于是就为空。空有不对立,是一体的。所谓空,不必在有之外,也不必事物毁灭了才谈空;有是缘起有,有的当下就是自性空,有空一体。同样,将此运用到其它受蕴、想蕴、行蕴、识蕴都能成立,于是便有了“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是说世间的一切生灭现象并非实有,而是空的。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说五蕴的‘有’,并非有如我们所执的实在性,‘有’是假有,因此,空,是对‘有’的实质的透视,即:有是指名义上的有,你认为有就有,空也是指名义上的空。空,是破除我们对‘有’的错误执着,倘能照见五蕴皆空,人类自然能够度脱一切烦恼痛苦。举例说明:当我们在努力时,在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时,利用“五蕴皆空”就能帮助我们摆脱困难,让我们清楚“有和空”是相对的,不必为有和空而苦恼,只要珍惜经历过程中的快乐便是了。
我日念夜想,我来自何处,来此何为
来自天界光音天最初是来自宇宙之中的每个人来这世间都是来:了业、了缘、了愿的。而且还有四种缘分:讨@债、还@债、报@恩、抱@怨。而报恩的少,其他的多!
佛教最高境界的一句话是哪一句?
佛教最高境界的一句话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佛经名言,包含着很深的哲学思想,一般人包括文人们喜欢以此开玩笑,认为色就是指女人,空就是虚无或乌有。说和尚看破红尘,把女人看做是虚无或乌有,便出家做和尚了。其实色并非女色,空也非虚无乌有。要认识此言的真正含义,还得从佛教的基本教义说起。
佛教的教义主要是所谓的"四谛",即苦、集、灭、道。苦、集二谛阐明人生的本质及形成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有分别相、思维相都可以概括。这里的空,是指空如来藏,是阿弥陀佛的阿,是我们的真心本性——不可以把它说为虚空,虚空是色法。
藏教菩萨执着念佛、拜佛、行善、断恶,在有形有相的万法上执着。修得好能得人天福报,修得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好,他也能超越六道轮回,但是不能明心见性。
从本源上说,色、空从本源上说,是一体的。色是空性“因缘和合”而产生或幻化而出;一切色都是通过一定的“因缘和合”而从空性中产生或幻化出来;也就是说,色是空性在一定因缘条件下的表征或表象或表相。
色来自空;一切色都有空性。而空性则是色的本源或本质。一切色都可以回归其本性,也就是回归到空性。当色(或有情众生)回归到空性或本源,也就是成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