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上面四柱八字命理“品茗”关注本 !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说过入梅,便已到夏至,要说说“三伏”,说与之有着紧密关联的十天干了。
先说一下现代的我们确定二十四节气的方法吧。
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90°时为交节点,大概是每年6月21日 或是22日的时候,进入夏至节气。
今年,2019年,就是在6月21日与22日的分界点上,23:54:09进入夏至。
这是现代天文学意义上的划分。
在现代科学方法进入中国之前,人们是以北斗的斗柄指向确定节气的。斗柄从正东偏北(艮位)开始,经南、西、北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
北斗指向乙,太阳黄经为90°,为夏至。
这是大致定性的方法。肯定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能将节气到来的时间精确到分、秒的。
夏至日,太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上空,北半球正午太阳最高。
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
各位有没有注意到,“北斗指向乙”?
乙,是天干。
天干总共有十个: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归癸。
另外还有地支,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
民间,普通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用得多的是地支,我们的生日属相,都是地支来确定的。
就连算命先生的掐指一算,也是用拇指在另四个手指上掐十二地支。
偏偏在古代中国人的历法中,有几个是由天干来确定的。
先是古代人确定入梅,采用的是 《神枢经》的说法,“芒种后逢丙日入梅。”就是在芒种之后的第一个“丙”日,即认定为入梅。
这是用天干来确认的。
夏至过后,进入三伏天,也是由天干来确认的。
夏至过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头伏。
今年的夏至,6月21日,农历己丑日。22日是庚日, 庚寅日,第一个庚日,第二个庚日是在7月2号,庚子日。第三个庚日是在7月12号庚戌日,入伏。
唐代的徐坚编写的《初学记》卷四伏日第八中说,“金畏火,故至庚日必伏。”
2019年数伏时间表如下:
初伏:7月12日至7月21日
中伏:7月22日至8月10日
末伏:8月11日至8月20日
今年的中伏共有20天,是因为8月1日,是夏至后的第五个庚日,庚午日,8月8日立秋,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
这三伏天,全都是由这十个天干来确定的呢。
别忘记点个赞啊!只是,如今的“赞”已经更名为“在看”了。
相关文章:
黄梅季 莳梅天 “四霉天”
【品茗闲话】提前十天说“三伏”
传统文化|又是一年“三伏天”
长按下图中的二维码,或是在微信搜一搜中输入“品茗”关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