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二十八的风俗有哪些
大年二十八要干什么?
1、发面
汉族民谣有“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前几日,杀了猪,宰了鸡,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都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了。在过去社会发展低下,还没有现代比较方便的发酵粉,普通的面提前几天多做好了十分容易坏,只有发面不爱坏,于是二十八这天就发面,准备正月初一到初五的主食,同时,这也是因为旧俗认为初一到初五期间不能动火蒸馒头。2、贴年画年画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因在过年时张贴而得名年画。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色彩鲜明,画面热闹,线条单纯。题材主要有五谷丰登、春牛、风景、花鸟和一些封建迷信等。其中门神是年画里非常重要的题材之一。是旧时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3、蒸枣花在这天,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才“蒸馒头”。4、贴花花“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家家户户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寄托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5、洗邋遢俗语:“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什么意思呢?意思很明白,到了腊月二十八就要洗邋遢,也就是干干净净过大年。其实,从腊月二十六洗浆日,就开始里里外外洗一洗。到了腊月二十七洗疚疾,俗称洗福禄,二十八也就是彻底清洗干净。其寓意都追求更加美好新的一年,祈求福禄连连。
腊月二十八为什么不能回娘家?
按照我们的传统习俗来说,腊月二十八这天出嫁的女儿不能回娘家,因为在这几天都是开始准备除夕夜的食物,所以回娘家也会给娘家带来不好的运气。有腊月二十八不能回娘家的说法,因为嫁人后随即成为男方家庭的正式成员,小年或大年三十是一家团圆的日子,所以是一定要在婆家过的。以前的娘家反而沦为“亲戚”关系。当女人正式成为男方家庭成员后,去“亲戚”家就不可能太随便,更何况小年或大年三十一家团圆的日子。在封建社会里,嫁出去的女子经常回娘家不仅要被公婆骂,就连娘家人也会骂。还要被周遭的人说“吃里扒外”的闲话,所以在小年夜的时候出嫁的女子是不能回娘家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