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传统祭祖节日。“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是联系在一起的,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那么为什么清明节下雨?清明时节的气候特征?
为什么清明节下雨
冷暖空气交汇
清明时节也是冷暖空气交汇时节,容易形成降雨。清明节的时候,正是冬去春来的时候,冷空气的势力在慢慢地减弱,而海洋上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北上。我们稍微有点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时候,冷暖空气交汇,阴雨绵绵的天气自然也就如期而至。
春天低气压非常多
在低气压状态下,云走得很快,风也会多发并且很大,而雨下起来也会很急。所以,在春天,每当低气压经过一次,就会出现阴沉、多雨的天气,而在春季这个季节,气压不稳定,低气压会频繁地经过,雨季也比较多,并且总会伴随着大风。
清明水汽较多
在清明前后,大气层里的水汽比较多,而大气层中的这些水汽,到了晚上就很容易凝结成毛毛雨。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清明节下雨总是纷纷细雨的原因,这种雨不同于夏季的疾风骤雨,也不同于冬季的疾风冷雨,给人绵绵柔柔的感觉。
清明时节的气候特征
清明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时至清明,在中国南方地区已气候清爽温暖、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在北方地区也开始断雪,渐渐进入阳光明媚的春天。
清明三候的物候表征是:“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意即在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是表征春季物候特点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民间“八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
清明节的起源,始于古代“墓祭”之礼。每年此日,举国朝野,无论天子凡夫,都要祭祖扫墓,这是中华民族通行的风俗。清明既有慎终追远的怀古情怀,又有赏春览景的欢娱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