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不单单是旧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承载着迎接新年的任务,很多人家都会把旧的一年家中的一些东西进行更换,这样做也有着过去已经过去好好面对新生活的意思,春联基本上就是每家每户过年的时候都会更换的东西,久而久之大家都习惯了过年换春联但是也有很多人忘记了除夕贴春联最初的说法。
除夕为什么要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春联的发展过年贴春联的发展春节贴春联的中国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贴春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大臣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阉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毫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推崇,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推崇,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贴春联的典故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