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林风水朝山高于墓地好不好?
李双林风水朝山高于墓地好不好阴宅风水操作上向首的处理,基本上分峦头和理气,而峦头上的朝案,很容易被忽略。有朋友来问:「穴场面前有案山,便已经合乎法则,还有问题吗?」实际上「朝、案」内里大有文章。
青龙高耸、白虎低圆之真义
曾经有句口诀:「青龙高耸,白虎低圆。」如果直接解释为青龙砂要高大,白虎砂要平低而圆,这样就会错意了。此诀青龙指远方朝向穴场的山峰,白虎指接近穴场的近案砂峰。诀云:「近而小者称案,高大而远者称朝。」朝案与穴场关系,有如宾主相对;穴场本身靠山,为主砂,其余朝与案砂体均为客砂,客砂距离穴场愈远,产生应发年份需时愈迟。
案山的高低大约以「齐眉」为高度的上限,下限约以「捧心」为要,宜近不宜远。朝山不怕冲天,距离愈远朝山愈高大更佳。洪蒙居士云:「朝远在云表而不可望者结大,罗拜横列者次之。」前案以形状分类为三台、华盖、天马、玉屏、仰几、展诰等,至于其它砂体如仓柜、鼓钟、印库、衙杖、笔架、牙棋等等,俱为案前两旁辅助。
朝、案之要求与应
总之朝山与穴的距离要适中,又不可有主弱强宾,即朝山压迫,案山则近而低小为最美。朝山、案山要形态端正,如宾主相对,眷恋有情,若果从穴场看见朝与案的侧面,主应子孙奸伪,或易受人欺诈。前案见砂脚如芭蕉,或如禄存火咀砂脚,主应火烧家门。前案或朝山见开口如羊蹄或如英文字母M字,主应官非口舌。至于形状如覆釜或笔架、横几,左右兼有旗鼓相应品列三峰,应发封侯显贵。朝山若见石煞、怪石,恐有瞎眼之人。壅肿、仄倒、倾斜,小心妇女难产堕胎,或是蹩躄〈小儿麻痹症均属此类〉。但若果案上或朝山,见岭上瀑布或潺水长年流出,多主应顽疾缠身。诀曰:「怪石若居前案必有凶殃。」另外若果前案形似覆舟,令后人易有水厄之危,或交通意外凶险。
真龙无朝案,水朝无案多贵
另外亦有一种大结之地,穴前无案山为凭,这种形态亦容易被忽略,诀曰:「也有真龙无朝案,只要诸水聚其间。」又云:「水朝无案多贵。」这种情形不论平洋龙或高岗龙都有相同结作特征。比如穴前明堂四水交织,每个来去水口都合理气法度,而水流重重关锁龙气,表面上看似气荡无收拾局面,实际上是水聚天心,不过需要注意一点,若果是高岗龙结穴,一般会结在较低位置,而非在高山之上。笔者在此强调,结穴的形态并非一定前案后靠,左龙右虎为标准,结穴无定形。以上种种亦只不过是朝与案的其中一部份,其实诸家学说林林种种,笔者亦只披露一二而矣。
朝山位于坟墓的朱雀方。风水学理论认为:穴就是理想的放置棺椁的位置,也是整个坟墓(阴宅风水)的核心。穴区前中轴线上近对浅岗和远对峰峦,风水上谓之近案和远朝,此两处山岗必须是:案如贵人几席,可俯而凭也,朝而人臣面君,敬而拱拜也,易野一望无际,有近案则易野之气为之一收。

阴宅风水朝山
阴宅风水宝地
四面环山,中间是一个宽敞的盆地,风水所讲的“穴”就在这个盆地里,四面的山风水上叫做“砂”。这个地形在前面说到的“葬”字上也有体现,就是葬字下面的“廾”(发音拱),意思是双手捧着,双手并在一起捧着,形成了一个中间凹陷的穴窝,古人认为这就是一个好的葬地,所以说葬字本身就体现了古人的殡葬观。凤凰山陵园背后的靠山,有利于抵挡冬季北来的寒冷,前面的朝山一个个山尖耸立,连绵不绝,犹似很多人立在前面,这种形势在风水上叫做“百官朝立”。朝山与陵园之间,还有一座小山,形似文书案,风水上叫做案山。经书说:阴宅风水的穴有三吉,葬地有六凶。藏神合塑,神迎鬼避,是一吉。阴阳冲和,五土四备,是二吉。目力巧,工力具备,趋全避缺,增高益下,是三吉。阴差阳错,互不调和,是一凶;葬时不宜,是二凶;力小图大,是三凶;恁恃福力,是四凶;僭上逼下,是五凶;变应怪变,是六凶。经书说:吉穴而凶葬,如同弃尸骨,远势低而近形高,前面有山谷后面有山冈,是龙首藏身之地。龙形中,葬在龙鼻龙额为吉,葬在龙角龙目为凶,葬在龙耳大吉,葬在龙唇大凶。葬在脉气聚集的龙腹大吉。如果人为凿穿,伤及龙脉,那就不只是本身葬山生凶,而且朝山也不能作穴场。
---------------------------------

论朝案之山。凡案山要取低,朝山要取高。案山之高低以齐眉为准,以近穴为喜,在穴场内望见案山,而案山之高度不可高于眼眉,案山距离穴场二三百公尺内为吉,诀云:“伸手摸手案,积钱千万贯。”
案山虽近好,但不能逼压欺穴,凡案山逼压,主人凶顽。案山有由近龙虎过宫作为案,即是所谓之白虎卷案或青龙卷案。又有入首数节后出枝绕前作案者,不管以何作案,总要得逆水为贵。
不论阴宅阳地,面前之案山总要美好为吉,若见破碎尖恶,或随水而出,或随水
长流,谓之无情,即为退砂,若此砂在穴前近者,决主人退财败,至毒。
穴前之案山,若一重高似一重者,为大吉,但都要层层向穴有情,若端庄、肥壮、拱抱、有头面、顾穴场或得上水,才是全美,必主人家子孙发福久远。诀云:“左来右到案财山,要近怀边水绕环。玉几袱头王诰笏,马旗仗剑即为官。”
案山虽美好,但须远处有朝才算是大局,若只有案山,而案外无朝山,则称之为案外青天,此等之地不过一小局而已,其发福不会远久。诀云:“重案外见青天,后代少绵延。”若只有远处之朝山,而无近案山作遮拦,则不仅不收聚反而气散,连朝山之下之筋脚也露出来,主凶。故近案远朝必须配合。
案山以顾穴有情为吉,若案山破碎并生顽石者大凶,又面前之案切忌为文曲山,诀云:“主星扫荡,翁媳同床。”主出人淫荡,若面前案山为文曲山而带有石者,则会“水星带石,室女怀胎。”又若面前案山下有山坑射穴者,又会“山坑相射,妇女贪花。”若带有煞者,则会“太阴带煞,寡母生儿。
杨公风水必须要熟记的知识
1、先是《龙经》的峦头寻龙点穴,寻龙过程中要结合认金龙,察血脉,起天心、配雌雄、定山向,最后才是挨星取运,以明作用时机。
2、挨星之所以“最为贵”,是因为它能预测一坟一宅,发于何时,败于何时的真正「天机」。龙穴山向是从「雌雄」上配出来的,是早已定论了的。若挨星挨出来的生旺之气,不能挨到龙穴山向水上,就说明此穴的时机未到。
3、能联珠的就是一家骨肉之亲,龙真穴的,雌雄配合了,又能立得真向,自然得到龙穴的荫助。读杨公之书,必须承前启后,贯通上下文意,才不致被诸家注解所误导。
4、杨公是要大家认得真龙之后,才能在立穴处消砂纳水为用,若只顾在立穴而收砂收水,不顾龙穴的真假,就落入弃本置末之下乘作法。得不到真龙,砂水皆不为我所用,尽管消砂纳水做得巧夺天工,也是枉然的。
5、一切祸福,皆在龙真穴的、收山出煞上。若是龙不真,穴不的,收不得山来,出不得煞去,任你七星如何去打劫,皆是空话。
6、“识得父母三般卦”即知“七星打劫法”之用法,与天文北斗星无关。杨公的罗盘非常简单,绝对没有五花八门的东西;更没有现代高科技的度分秒,三百八十四爻,二十八宿度数;因为杨公玄空风水的大用,只在三般卦上。
7、识得杨公的阴阳两路,用之于寻龙点穴,所寻之龙、所点之穴,皆是真龙真穴,百做百应,故曰「富贵达京城」。反之,不识杨公的阴阳两路,就无法分辨「来龙」的真与假,就无法证实「的穴」之有无。往往就葬得花假之龙穴,求福反祸,故曰「万丈火坑深」。
8、雌雄配合,阴阳交媾,就是“三生万物”的玄关。「山、水」交媾为人类造福的妙用,正是物物各一太极,物物自具——雌雄之二体。所以山一片为静为阴,而水一片为动为阳,这就是山管山、水管水的阴阳两片。是“山与水交”,而不是“形与天交”。明此,则雌雄与山水之理气尽矣。
9、正神正位装,即要将“龙顶”装在正神位上,正神方位内的山峰要百步始成龙气,而零神方位里的水,则不论其水面的阔狭,水源的长短,只要其能低空而不填实,就可论为吉祥。
10、山龙是如此用法,水龙后空也是如此用法,三般卦的阴阳局法原理,是以不变应万变,用之于四海而皆准。
风水学中,在不能将理气和峦头结合运用时,峦头重要,还是理气更重要?
楼主你好
风水永远是峦头为体,理气为用。理气永远是为峦头服务的。
风水里,有不学理气的师父,一样为人造作。但是绝对没有不学峦头的师傅,不学峦头的,叫屋里先生,平时说得头头是道,上了山一片茫然。
风水,风是藏风,水是界水。而藏风界水的目的是乘生气。因为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而无论藏风还是界水,都要以实际穴场来判定。这是峦头功夫。而寻龙点穴更是峦头功夫。
葬书说:势为难,形次之,方又次之。方就是理气。
因为风水不论阴宅阳宅,都是乘纳生气。有无生气怎么判断?龙,穴,砂,水。但绝对没有向。向,也就是理气,是在确认有生气之后,看如何处理生气,更好的去乘纳。但是一个没有生气的地方,你怎么理气?
所以风水永远是以峦头为重,为主。这就如同问厨艺和食材哪个重要一样。厨艺不好,也就是做出来的难吃,但是好歹能填饱肚子。但是食材有毒,或者根本没有食材。你再好的厨艺也没用。要么饿肚子,要么吃死吃病。
再谈什么是风水和地理风水峦头图集
其要求为:“龙要真、砂要秀、穴要的、水要抱、向要吉”,然后再综合权衡,达到至善境界,我们根据上图,分别来讲。1.
觅龙。所谓龙,
讲的就是龙脉,在图上为连接祖山、少祖山和主山的山脉。古语云:“指山为龙兮,像形势之腾伏”,也就是说山脉在形态方面与龙相似,土为龙肉,石为龙骨,草木为龙毛,因此风水学将山脉视为龙脉,研究龙脉就是研究山脉的走向和起伏变化。祖山是指建筑物后方的最巍峨挺拔的群山之魁首,周围有群山簇拥。少祖山是指龙脉从祖山分出后一路蜿蜒起伏而又高起的一座山峰,也是建筑物后方龙水的源头之山。主山、坐山又称为父母山,是龙脉尽头的山,其下便是的最佳结穴之地。觅龙,就是要根据风水学关于龙的五种形势与形态的九种分类再结合其他因素来判断龙的吉凶。2.
点穴。所谓穴,古语云:“穴者,山水相交,阴阳融凝,情之所钟处也。”在图上为坐山下建筑物的选址地。风水学中把人的脉络穴位比拟成地理的脉络穴位,认为两者有共通之处。风水学中认为穴是千里龙脉的止聚之处,是龙脉生气集聚之点,亦是冲阳和阴,土后水深,郁草茂林的最佳的选址地点,也称龙穴。穴依据其周围山水聚结的大小,可分为:大聚为都会,中聚为大郡,小聚为乡村、阳宅和阴宅。穴有了,但是其还是一个较大的范围,如何在其中选中建筑物的最佳基址,我们称之为点穴,《葬经》中云:“三年寻龙,十年点穴”可见点穴并非易事。
另外建筑物前的开阔地,风水学中称之为明堂,如上图在建筑物前的位置上。明堂有内明堂和外明堂之分,紧靠建筑物前的是内明堂,其要藏风聚气,所以不宜太宽;距离建筑物较远的是外明堂,其要宽阔而忌讳狭窄,以谋求长久之发展。3.
察砂。所谓砂,是指环绕穴周围的山。如上图在穴周围的坐山、主山、白虎山、青龙山、护山、水口山、案山、朝山都称为砂山。砂山与龙脉虽然都是山,但是有着砂山从属于龙脉的关系,正如《青囊海角经》所云:“龙为君道,砂为臣道;君必位乎上,臣必伏乎下。”穴周围的这些砂山风水学分别以天空中四个方向上的星宿,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来命名,即前山为朱雀,后山为玄武,左山为青龙,右山为白虎。从上图看穴前的案山、朝山称为朱雀山;穴后面的坐山或主山称为玄武山;穴左边的砂山称为青龙山;穴右边的砂山称为白虎山。案山要低小形美,朝山要有情朝拱,坐山或主山要高大,青龙山要大于白虎山为吉。
护山是指青龙山和白虎山以外的山丘,对龙穴起护持作用。水口山是指水流离龙穴而去的方向上的左右两座山,古语云:“水口砂者,水流去处两岸之山也。且不可空缺,令水直出;必欲其山周密稠叠,交节关锁。”风水学中将水口看的较为重要,认为水口就像人的口鼻一样是气口,因此就有水来处为天门之说。如武汉长江大桥两端的龟山和蛇山一样,风水学上称为龟蛇锁大江的格局。
风水学将砂山比作龙脉的护卫、仆从,而察砂就是寻求能够藏风聚气的地理环境。具体来讲就是要察看砂山的位置和砂山的形态。4.
观水。所谓水指水源和水流。观水就是考察地上地下水源和水流的水势、水形、水质。风水学对于水的研究成果是最为丰富的,讲法也是最多的,有着很多的风水古籍都涉及到了水法,最为典型的属《水龙经》,对于水法风水学上可谓林林种种,洋洋大观。风水学认为大的山脉能够迎气生气,砂山的环抱能够聚气藏气,水能够载气纳气,《葬经》云:“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还有一些风水理论也认为:吉地不可无水;未看山,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等说法。另外,在一些平原地区,如果没有山脉,那么也可将大的江河视为龙脉,《水龙经》里所讲的“平洋龙”。可见风水学对水的重视。上图龙穴前的水呈环抱状,称为抱水,其作用可使龙穴的生气凝聚而不散泄。5.
取向。所谓向指方向、朝向。方向按照八卦的四正四隅,即震、兑、离、坎、艮、巽、乾、坤,分别代表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要判断向的吉凶不仅涉及到风水峦头学的一些知识,而且更多的涉及到风水理气学的理论,如三元九运,穿宫九星等。
综上所述,通过对风水峦头学理想布局图讲解,我们能够大致了解风水峦头学所涉及的观点和理论,这些理论也是古人用来选择大到都城的寻址规划,小到个人的住宅所用的一些基本的理论和方法,但是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大多数的建筑物是不可能像上图一样有着这么完美的真山真水的格局,大多是一些城市之中的井邑之宅。对于这些井邑之宅,如何通过风水峦头学的地理五要诀为“龙、穴、砂、水、向”来判定吉凶呢?一些古籍如《阳宅会心集》所云:“一层街衢为一层水,一层墙屋为一层砂,门前街道既是明堂,对面屋宇即为案山。”还有《阳宅集成》所云:“万瓦鳞鳞市景中,高屋连脊是真龙。”等。因此对于井邑之宅,“龙、穴、砂、水、向”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但不论是旷野中真山真水的大格局,还是城市中井邑之宅的小格局,其道理是相同的,都是要追求居住与生存的较佳环境,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风水百问之九:峦头派有什么特点?
峦头派为杨筠松所传(所以也有人称之为杨派)。是以杨筠松、曾文遄、廖禹、赖文俊四位风水大师的理论经验为基础,历经各代发扬光大流传而成的风水门派。它的核心理论是讲“龙、砂、水、向、穴”五字,所谓“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峦头派中又分为形势、形象、形法三个门派,由于其过去主要活动分布在江西一带,故又称为江西派或赣派。
1.形象:形象派是指勘察时将所见到的地理形象,地势形状看成人、动物的形体或比喻成相似的物品。如“嫦娥奔月”、“犀牛望月”、“天马腾空”、“金钟罩顶”、“眠牛磨草”、“大象吸水”、“将军大帐”、“美女献花”等等。
2.形法:形法是形象派延伸出来的一种,是峦头派中的一种勘察方法,主要是看形象对穴场所引起或带来的吉凶,如右屋的前面接一间小房子,并且在小屋的前面开门,名叫白虎探头;又如在阳宅或阴宅正前面有一道水沟冲来称之为穿心水,有一条路冲来或门口有电线杆,称之为穿心路或“一箭穿心”,有大路直冲门宅,称为枪煞等。
3.形势:远为形,近为势,千尺为形,百尺为势。指的是自然界的山川形势,主要是以龙、穴、砂、水配合坐山朝向及远处伸展来的山脉论其吉凶。龙是指从远处延伸而来的山脉。砂是指穴场四周三百六十度范围之内的山丘。山是指穴场外远处的山峰。若是平原无山之地,可以认为“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 高一寸为龙,低一寸为为水口;高大建筑物皆称之为山,阴阳宅风水聚集之地为穴;阴宅穴地周围的山川为砂,阳宅四周高大建筑物为砂;河流、沟塘、干河流,以及没水情况下的马路,一切四周低洼的地方皆为水。
峦头派重视对山形的认识,“高山须认星峰起” ,根据山峰的形状,分别名之为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五行星的基础上,又进行细化,用北斗九星的名字来命名不同形态的山峰,即贪狼(木)、武曲(金)、巨门(土)、文曲(水)、破军(金)、禄存(土)、廉贞(火)、左辅(木)、右弼(水)。大蜀山,为“正体巨门”星。
在选择阴宅穴位时,峦头派根据星峰确定穴的位置,如木星葬节,火星葬炎,土星葬角,金星葬窝,水星葬泡。九星结穴,都有不同的位置,主不同的吉凶,如文曲结穴,书云:“‘文曲正形如蛇行。’它的特点是象波浪一样起伏和左右摇摆。文曲山峰无骨,至柔至顺,是行龙中最常见的间星,如果没有文曲间在其中,九星就难于发生变换。文曲在平地喜如蛇行,在高山喜见左右生峰伴随。娥眉峰秀,主出嫔妃。文曲见峰才活, 文曲如果无峰伴随,形如死鳝,则属淫邪之星,主男女淫乱酒色败家。 ”
峦头不光看大峦头即室外周围龙穴砂水、环境形势,亦注重小峦头,即室内格局情况。
三个派系有密切关系,形象派与形法派都离不开龙、穴、砂、水(峦头),峦头又离不开形象和形法。形法是从形象派中延伸出来的,形势派是把形象、形法结合派生出来的一派,实际上根还都是形象派理论,三个门派的运用方法没有大的区别。
许多人认为,峦头派主要用在看阴宅上,或者说看阴宅应以峦头(龙、穴、砂、水向)为主,理气为辅,看阳宅应以理气为主,畏以峦头。
有人将“金锁玉关派”(或称过路阴阳派)也归在峦头派中,似乎也有道理。但普遍还是将其归入“理气派”,所以我们还是在介绍理气派时再介绍它。
峦头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郭璞、杨筠松、曾文遄、廖禹、赖文俊、司马头陀等
峦头派的主要著作有《葬书》、《青囊奥语》、《玉尺经》、《天玉经》、《雪心赋》、《疑龙经》、《撼龙经》、《昼图》、《四大穴法》、《六锥赋》、《拨砂图》、《胎腹经》、《望龙经》、《倒杖法》、《一粒栗》;《心镜寻龙记》、《阴阳问答》;《游氏家传启蒙》,《海底眼》、《灵城精义》、《地理铁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