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手抄报内容
童年,有人说童年是快乐的, 有人说童年只变成我们的回忆就好, 有人说童年的那些事总在我的脑海里浮过,有人说 童年的那些事也渐渐遗忘。而我觉得童年有快乐有悲伤 但那些快乐现在只变成了回忆而已。
记起了 那次 很小时 与你们在一起玩吃泡泡。我拧开瓶盖,拿出吃泡泡的工具,放在嘴边轻轻的一吹。你看吧!有的歪着头吹 有的仰着头吹,有的有的跳着笑着追着 肥皂泡泡,有的样身穿彩衣的顽童在空中追逐嬉戏,有的三四个 在一起想说悄悄话,有的成群结队像在空降兵在缓缓飘落。看,大家都吹的那么好,我也不甘示弱,用吹管蘸了写肥皂水,轻轻地吹了起来。果然 管口冒出了一个小彩球,越来越大,在管口边上转起了圈圈,成了一个“大宝葫芦。”我小心翼翼地把“大宝葫芦”吹放在桌上,再在上面吹了两个小泡泡,就 成了一个“米老鼠”了!可这些只不过是回忆而已!
而现在我觉得自己变的优郁了,似乎走进了一条像迷宫一样的窄巷,永远都找不到出路。 而每一次的烦恼,就想蜘蛛肚子里抽出那沾手的丝一样,一圈圈地缠在我的心头,叫我直心慌。每一次我受的委屈 我不会哭出来,只不过闷在自己的心里罢了,我不想让过多的人知道 。。 我的内心似乎早已被我封闭了,我已不想让任何人知道我的心事,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童年 那些零碎的事情也不值得我去记忆,我也没有力气的再去记忆那些只会让我伤心的往事。下雨时,我想站在那瓢泼大雨中淋湿我,我想在那毛毛细雨中永久的在操场上奔跑下雨时 我会呆呆的望着那窗外的一片雨的景象。
我们不可能永远在童年,但永远有人会在童年。我们可以去回忆童年,但有人不想去回忆童年,因为那只是淡淡的一抹记忆而已、一闪而过,有什么……那些只不过是破碎的而已,也不想再去把它拼起来。
童年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每当听到这首歌心中像风吹过湖面当起一圈圈的涟漪,不知不觉回想起我那多彩的童年……
童年充满着稚气与欢笑;童年充满着顽皮与快乐;童年充满着挑战与竞争从而使童年变得更有魅力,但是童年也伴着伤心与悔恨。
回想起以往,在观看一下现在增添了什么缺少了什么,由小学到初中这一阶段看来增添了学习的任务与压力抛弃了童年的欢乐与自由。增添了一个青少年的成熟与风度缺少了小学生的稚气与顽皮仔细想来这阶段的上升给我们的成长增添了色彩但童年的那份纯真与欢乐像蝴蝶那样飞走却再也飞不回来了……
童年不仅有欢笑也有悲伤地色彩。与同学发生的争执与矛盾直至现在也记忆犹存与老师发生的摩擦也认识到的老师对我们教育的付出,从演讲的比赛中不管成绩怎样是否伤心也成为了磨练自己的重要体验!童年也无时无刻的不为我们付出着。
每个人都有一个童年,而童年趣事也就像海边那各色各样的贝壳,在海水的陪伴下闪闪发光,散发着五颜六色的光彩,数都数不完。而如今我的手上还握着那一颗最闪光的贝壳,那也正是我最难忘的一件童年趣事。
记得小时侯,我家院子里种着一棵和我出生时一起种的桔树,我经常拿小刀在树干上刻了个记号,天天去测量自己是否长高。看着一条条横线,我真盼望快快长高。有一天,我忽然发现自己比那记号矮了。天啊!难道我倒着长了?我心里害怕极了,连忙跑去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别的小伙伴都长高了,我怎么变矮了?"妈妈忙放下身边的活,把我放在椅子上问:"为什么这么说啊!"我忙跳下椅子,拉住妈妈的手,把她拉到院子里指着说:"我天天用小刀在树上刻我的身高,可是我今天来刻却在以前刻的横线下面了。"我边说边在树上指出那两条横线。妈妈听了我的话,又看了看树,沉默了两分钟后就莫名其妙的大笑起来,笑得都直不起腰来,眼泪都出来,拍了拍傻呆呆看着她的我的头说:"傻瓜,不是你矮了,是树高了,以后可别做这种傻事喽。”我恍然大悟,原来不是我矮了,而是树高了。之后我又高高兴兴去找小鸡玩耍,真不知道自己又会对小鸡干出什么傻事……。
我爱童年,爱同学,爱老师,爱童年中的每一个人给我教导、关心与责备同时也爱童年送给我的欢乐与悲伤……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我爱的童年。
相信科学,反对迷信板报(急用)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有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内容。在一个世纪前,科学、民主,已响彻中华大地。新中国建立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人们的科学精神、科学素养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发展中不讲科学的事仍经常出现,一些决策、决定还不能符合科学发展观;一度销声慝迹的迷信陋习又沉渣泛起,求神问卜盛行,有些还用“科学”及新技术包装,算命预测等也随技术发展进入网络。可见“八荣八耻”中提出崇尚科学这一条,还是非常重要的。
“以愚昧无知为耻”,一般人都会同意。认为自己是愚昧无知的,谁还会去认同、去做。什么是科学,怎样讲科学,那就众说纷纭了,所以更应弄清楚,真的懂得科学,崇尚科学,愚昧无知的思想行为,自然会减少。
科学一词,一般概念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符合事物真实情况和客观规律的认识。这种知识对不对,又要由实践去检验,得到认同。
人类几千年文明发展,各种知识不断完善、积累,已为我们认识宇宙万物打下了基础。我们面对的自然界、社会,丰富多彩。天、地、动物、植物、微生物、人类;以及其物理、化学、生物等等变化,形成了一个个自然科学学科。人类的思维和社会活动又形成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门类。对这些科学知识的综合探讨,根据其联系和共同规律,又使我们有了哲学思考。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各种科学知识,当然还会不断发展完善。
崇尚科学,自然要求我们认真学习,懂得科学知识。照理说,中、小学义务教育中我们已学到了相当的科学知识。高等教育,不少人又学到了有关专业学科知识。应该是有知识了,不会愚昧无知了。但我们知道,一个人,不可能穷尽各种知识,而且,还要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想的影响,新的科学知识又不断涌现。因此,要形成学习型的社会,个人要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从社会角度看,文化层次高的人群比例越大,公众科学素质相对就越高。美国米勒教授还以公众对科学技术的术语和概念达到了基本了解、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了解、对科学的社会影响达到基本了解为标准,来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水平。报刊介绍美国2000年为17%,我国2000年为 1.98%。上海地区据市科协调查2005年为10.7%。有人对这种标准,调查方法、调查对象,持有不同意见。有人说,假如网聊术语也要懂,那真7456(气死我了)。但这些数据也相应反映我们的不足之处。
从掌握科学知识来说,当然不能要求每个人各门学科都精通,但除专业知识外,个人应尽量让自己的知识面广博一些。不妨读读科普著作,遇到问题,翻翻《十万个为什么》也好。补补缺少的一般知识,关心科学的新发展,我想还是大有裨益的。
崇尚科学,提高科学素养,要有科学知识,也还要求我们有科学精神,能用科学方法办事,用科学态度对待事物。
科学精神,我认为就是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精神,是好奇、质疑、探索求知的精神;不盲从、不迷信、不守旧开拓创新的精神。科学研究、科学发现的过程,一般都是发现问题,提出课题,作出假设,通过实验、实践检验来探索真相的过程。容不得虚假,要求人们尊重客观规律,积极进取。
崇尚科学的内涵很广,是不是要求太高,很难做到。其实,崇尚科学,并不是要求大家都具备科学家那样科学素养。关键在于崇尚。文化水平、年龄大小,不是区分崇尚的标准。知识分子中烧香求签拜神的不乏其人,一般劳动者中,有科学思想,在科技创造方面很有成就的也很多。
从个人来说,在某些方面无知,是正常的。孔子也说他“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一个人一生做几件蠢事、笨事、不科学的事是免不了的,并不可怕。只要看到不足,以耻为耻,不耻下问,知过能改,能学习愿求知就好,就不算是愚昧了。
崇尚科学,要求各级组织,党员干部更应重视。他们要作决策、决定,有示范作用,对公众影响力也大。报刊上曾见到建办公楼讲风水,开公车烧香,有个地方官当政时为官运而造风水桥等报导。这里有真愚昧的,也许有腐败者心虚的成份。应该查查,不要等到腐败曝露才曝光。政府官员绝不能“可怜夜半虚前膝,不问苍生问鬼神”。自己不妨回想一下,有没有也虚过前膝,求过鬼神。
不讲科学,有人是不懂,也有人是另有原因。我认识一位为人看相解签的人,他自己也不全信,他说找他的人,一般是心虚问祸、常人求福。他能赚到钱,有市场需求。而“智者不惑”,讲科学的人多了,这一行当,自然会被淘汰。严重的是,有些人为了政绩,为了个人、地区的经济利益,故意不讲科学。如乱伐森林,乱采矿藏,随意排放有毒废液,破坏环境,危害群众等等,那就不是为荣为耻的问题,而是犯罪了。
我们社会要倡导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以讲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形成共识,形成风尚。大家崇尚科学,能以科学态度认识对待自然、对待社会、对待自己,必然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个人身心健康。工作生活,衣食住行,保健娱乐,都讲科学,我们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参考资料:
手抄报重尚科学反对迷信
崇尚科学 反对迷信 科学的力量越来越有力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思想是重要的精神力量,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 我们党的历史,是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历史。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是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领导全国人民不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艰苦奋斗,振兴中华的过程,也是我们的科学力量不断增强,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但也应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始终充满着科学与迷信的斗争。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和单位,愚昧迷信活动抬头,反科学、伪科学的活动频频发生,给我们的工作和事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党员干部,为了一己私利,相信星占、卜筮、风水、命相,热衷于求神拜佛,成为唯心主义的俘虏。影响所及,一些地方,科学抵不过迷信,唯物主义抵不过唯心主义,无神论抵不过有神论。这是与时代潮流的发展相违背,与我们共产党人所肩负的历史重任不相适应的。 科学和迷信是对立的。崇尚科学,就要破除迷信。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是人类对于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杠杆和基石。迷信,则是一种无知,一种对于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的畏惧和屈服。在今天,愚昧迷信则会麻痹我们的思想,瓦解我们的斗志,动摇我们的信念,破坏我们的凝聚力,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有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我们青年一代要爱科学,崇尚科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使人类从迷茫中第一次睁开眼睛,被称作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壮丽日出。《国际歌》所揭示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充分显示了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人类意识的觉醒,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和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一定要高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旗帜,十分警惕和防范唯心主义的侵蚀,坚决破除迷信,紧密联系实际,努力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水平,科学文化水平,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使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变得更加强大,更有力量。
龙年手抄报资料
龙的文化
龙又是原始人的图腾,是一种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的虚幻生物。今天所知道的龙的形象综合了各种生物的特征:兽腿、鹰爪、马头、蛇腹、鹿角、虾眼、鱼鳞。有研究指,龙的形象是经过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战争和联合,信奉龙图腾的民族逐渐成为领导,龙的图腾渐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信奉的旗帜。其他民族原来信奉的图腾的形象逐渐被吸收、被充实到龙的形象中去,因此龙的特征愈来愈多,形象日益复杂和威武,龙成为了皇帝的代表。 人们还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我们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看到∶龙是英勇善战的,它什么强暴也不怕;龙是聪明多智的,它甚至能预见未来;龙的本领高强,它能大能小,变化多端,兴云布雨,鸣雷闪电,开河移山,法力无边;龙是富裕的,龙宫成了宝藏的集中地;龙又是正直的、能为人民著想的,为了解救人间乾旱之苦,它甚至不惜冒犯天条。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也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就是大家熟识的例子。
影响
日常生活中也有龙的踪迹。衣有龙袍、龙冠;食有龙虾、龙眼、龙须面;建筑有龙宫、龙亭;行有龙舟、龙车。家具有龙椅、龙床。正月十五要舞龙灯,五月端午要赛有龙葵、龙舌兰、龙须草、龙须菜、龙柏、龙爪槐。风水宝地叫龙穴,抽水的水车叫龙骨水车,大吊车叫龙门吊。天上和龙有关的名词不下数百。一千年前编辑的《太平广记》搜集的龙的神话小说,就有八十一则。在中国,龙简直无所不在。龙的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人生活中的龙
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许多民族都有关于龙的神话传说。但是像中国这样,以龙为荣、为尊,而且各种事物都多少跟龙有点关系的国家却是绝无仅有的。在中国,带有龙名的地方数以千计,其中又有以数字为题的,如吉林省的二龙、江西省的三龙、辽宁省的四龙;有些以龙的身体为题,如江西省的龙头、四川省的龙角、贵州省的龙额、黑龙江省的龙爪;有些以龙群为题,可以组成龙王、龙母、大龙、小龙、金龙、木龙、水龙、土龙等等。中国含「龙」字的江河,可查的就有四十多个,而我们熟识的黄、青、赤、白、黑龙,就分别在四川省(黄龙河)、河北省(青龙河和赤龙河)、天津(青龙湾河和黑龙港河)、甘肃省(白龙江)、上海(白龙港河)和黑龙江省(黑龙江),有以他们命名的江河。几乎每一省都有龙江、龙湖、龙山、龙洞、龙泉、龙潭,还有数不清的龙王庙。 日常生活中也有龙的踪迹。衣有龙袍、龙冠;食有龙虾、龙眼、龙须面;建筑有龙宫、龙亭;行有龙舟、龙车。家具有龙椅、龙床。正月十五要舞龙灯,五月端午要赛龙船。动物有龙马、龙蚤;植物有龙葵、龙舌兰、龙须草、龙须菜、龙柏、龙爪槐。风水宝地叫龙穴,抽水的水车叫龙骨水车,大吊车叫龙门吊。天上有龙星,地下有龙脉。古代的类书中和龙有关的名词不下数百。一千年前编辑的《太平广记》搜集的龙的神话小说,就有八十一则。在中国,龙简直无所不在。龙的文化,源远流长。
传说中的龙
古人把龙看成神物、灵物,而且变化无常,缩小如蚕蚁,伸展能遮天。有时显露于云端,有时隐形入深渊。关于龙的传说,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几乎每一本书都有,而关于龙的传说和神话亦不胜枚举。经典如《易经》,便将龙作了一完整系统的论述,并赋以哲学的含义。八卦中整体用龙来说明的就是乾卦,也是《易经》的第一卦。除这之外,历朝历代都不断有龙的传说和神话出现,不少以「龙」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龙的传说。上至黄帝的时代,便有黄帝乘龙升天、应龙助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夏禹治水,传说便有神龙以尾巴画地成河道,疏导洪水;汉高祖刘邦,传说便是其母梦见与赤龙交配而怀孕出生。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看到人们常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传说中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就是纪念义龙为解人间乾旱之苦,甚至不惜冒犯天条。传说玉龙因不忍人民受乾旱之苦,义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人民因感激玉龙义举而齐集一起炒玉米,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并释放了玉龙。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亦保留了下来。 当然,传说里有义龙为善,便自然亦有恶龙为祸。随著民智开启,佛教信仰开始传入等因素,民间对龙王的形象有了改变,作为道教传统之一的龙王,亦开始出现反派的角色。在中国不少以「龙」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龙的传说,其中亦不乏恶龙肆虐的故事。就像黑龙江,传说以前便有白龙为祸,后来江边的一个村中,有一家人临产,并诞下了一黑龙。原来黑龙是来帮助除掉白龙的,村民依照其指示支持,最后白龙被除,人们为纪念黑龙而将江取名黑龙江。四川省的九寨沟有一卧龙湖,湖底有一奶黄色石梁,传说是白龙的化身。九寨沟附近有两条大河,一条叫黑水河,传说以前住著一条大黑龙;一条白龙江,住著一条小白龙。传说黑龙因妒忌九寨沟的风光而将那里的水吸乾,小白龙知道后,便将白龙江的水喷洒到九寨沟,回复其美景。黑龙知道后便跟白龙展开恶斗,黑龙在不敌时使计放毒,小白龙被逼逃到九寨沟其中一个湖泊中。黑龙为查白龙的下落而惊动了藏族的万山之神,最后被山神所囚,不能再作恶。万山之神为表彰白龙而给它一套金黄色的铠甲,这就是卧龙湖的传说由来。
编辑本段龙王形象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太上洞渊神咒经》中有「龙王品」,列有以方位为区分的「五帝龙王」,以海洋为区分的「四海龙王」,以天地万物为区分的54名龙王名字和62名神龙王名字。唐玄宗时,诎祠龙池,设坛官致祭,以祭雨师之仪祭龙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龙之制。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诎天下五龙皆封王爵。封青龙神为广仁王,赤龙神为嘉泽王,黄龙神为孚应王,白龙神为义济王,黑龙神为灵泽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运河龙神为「延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以时致祭。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由此,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龙王治水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渊神咒经》中的「龙王品」就称,「国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两两莫知何计时」,元始天尊乘五色云来临国土,与诸天龙王等宣扬正法,普救众生,大雨洪流,应时甘润。
四海龙王
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青脸红须为东,白发须为西,橘黄发须是南,黑发须者为北 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许多民族都有关于龙的神话传说。但是像中国这样,以龙为荣、为尊,而且各种事物都多少跟龙有点关系的国家却是绝无仅有的。
龙的河流
龙王神诞之日,各种文献记载和各地民间传说均有差异。旧时专门供奉龙王之庙宇几乎与城隍、土地之庙宇同样普遍。每逢风雨失调,久旱不雨,或久雨不止时,民众都要到龙王庙烧香祈愿,以求龙王治水,风调雨顺。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一说为细长有四足,马首蛇尾。一说为身披鳞甲,头有须角,五爪。《本草纲目》则称「龙有九似」,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其名殊多,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多它]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
编辑本段龙帝与天帝
龙帝,亦即天帝,也叫玉皇大帝,传说就是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的化身。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黄帝和老百姓在首山采掘铜矿,把开采出来的铜铸成一只很大的铜鼎,放在荆山脚下。铜鼎铸成时,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升天。黄帝就骑到龙背上去,他手下的群臣还有妻儿也都纷纷往上爬,一共上了七十多人。这时,龙升上天去,剩下的小臣挤不上,一个个都抓著龙的胡须。龙髯受不了重量而断了,黄帝带著的弓也被拉落下来,臣僚们只得抱著龙髯和弓号哭。黄帝升了天后便成为了天帝。 在《史记.天官单点说,就是说黄帝就是黄龙的化身。黄龙即是龙帝,五行属土,位居中央,是龙族之首,也是道教的宗教观中天庭的主宰。在汉代的典籍中亦有提及∶「黄龙者,四方之长,四方之正色,神灵之精也。能巨,能细,能幽,能明,能短,能长,乍存,乍亡。王者不滤池而渔,德达深渊,则应和气而游于池沼。」,说明了黄龙的形象。
编辑本段传说故事
龙女拜观音
在观音菩萨身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财,女的叫龙女。龙女原是东海龙王的小女儿,生得眉清目秀,聪明伶俐,深得龙王的宠爱。一天,她听说人间玩鱼灯,异常热闹,就吵着要去观看。龙王捋捋龙须摇摇头说:“那里地荒人杂,可不是你龙公主去的地方呵!”龙女又是撒娇又是装哭,龙王总是不依。龙女嘟起小嘴巴:心里想道:你不让我去,我偏要去!好不容易挨到三更天,便悄悄溜出水晶宫,变成了一个十分好看的渔家少女,踏着蒙陇月色,来到闹鱼灯的地方。 这是一个小渔镇,街上的鱼灯多极啦!有黄鱼灯、鳌角灯、章鱼灯、墨鱼灯、鲨鱼灯,还有龙虾灯、海蟹灯、扇贝灯、海螺灯、珊瑚灯……龙女东瞧瞧、西望望,越看越高兴,有时竟忘情地往人群里挤。不一会来到十字路口,这里更有趣哩!鱼灯叠鱼灯,灯山接灯山,五颜六色,光华璀璨。龙女似痴似呆地站在一座灯山前,看得出了神。 谁知这时候从阁楼上泼下半杯冷茶来,不偏不倚正泼在龙女头上。龙女猛吃一惊,叫苦不已。原来变成少女的龙女,碰不得半滴水,一碰到水,就再也保不住少女模样了。龙女焦急万分,怕在大街上现出龙形,招来风雨冲塌灯会,于是不顾一切地挤出人群,狠命地向海边奔去。刚刚跑到海滩,突然“忽喇喇”一声,龙女变成一条很大很大的鱼,躺在海滩上动弹不得。 正巧,海滩土来了一瘦一胖的两个捕鱼小子,看到这条光灿灿大鱼,一下子愣住了。 “这是什么鱼呀!怎么会搁在沙滩上呢?”胖小子胆子小,站得远远的说:“从来没有看过这种鱼,怕是不吉利,快走吧!”瘦小子胆子大,不肯离去,边拨弄着鱼边说:“不管它是什么鱼,扛到街上去卖,准能赚笔外快来用用?”两人嘀咕了一阵,然后扛着鱼,上街叫卖去了。 那天晚上,观音菩萨正在紫竹林木坐,早将刚才发生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不觉动了慈悲之心,对站在身后的善财童子说:“你快到渔镇去,将一条大鱼买下来,送到海里放生。” 善财稽首道:““菩萨哎,弟子哪有银两去买鱼呀?” 观音菩萨笑着说:“你从香炉里抓一把去就是了。” 善财点头称是,急忙到观音院抓了一把香灰,踏着一朵莲花,飞也似地直奔渔镇。这时,两个小子已将鱼扛到大街,一下子被观鱼灯的人围住了。称奇的、赞叹的人问价的,矶矶喳喳,议论村纷,可是谁也不敢贸然买这么一条大鱼。 有个白胡子老头说:“小子,这条鱼太大了,你们把它斩开来零卖吧?”胖小子一想,觉得老头说得有理,于是向人借来一把肉斧,举起来就要斩鱼。突然,一个小孩子叫开了:“快看呀?大鱼流眼泪了。”胖小子停斧一看,大鱼果然流着两串晶莹的眼泪,吓得丢掉肉斧就往人群外面钻。瘦小子怕外快泡汤,赶紧拾起肉斧要斩,却被一个气喘吁吁赶来的小沙弥阻止住了:“莫斩!莫斩!这条鱼我买下了。”众人一看,十分诧异:“小沙弥怎么买鱼来了?”那个老头停了一声,翘着山羊胡子说:“和尚买鱼,怕是要开荤还俗了吧?” 小沙弥见众人冷语讥笑,不觉脸红了,赶紧说:“我买这条鱼是去放生的!”说着,掏出一撮碎银,递给瘦小子,并要他们将鱼扛到海边。瘦小子暗自高兴:“外快赚进了!扛到海边,说不定等小沙弥一走,依旧能把这条大鱼扛回来呢!”他招呼胖小子扛起大鱼,跟着小沙弥向海边走去。 三人来到海边,小沙弥叫他们将大鱼放到海里。那鱼碰到海水,立即打了一个水花,游出老远老远,然后掉转身来,同小沙弥点了点头,倏忽不见了。瘦小子见鱼游走了,这才断了再捞外快的念头,摸出碎银,要分给胖小子。不料摊开手心一看,碎银变作了一把香灰,被一阵风吹得无影无踪。转眼再找小沙弥,也不知去向了。 再说东海龙宫里,自从不见了小公主,宫里宫外乱成一窝蜂。龙王气得龙须直翘,海龟丞相急得头颈伸出老长,守门官蟹将军吓得乱吐白沫,玉虾宫女怕得跪在地上打颤。一直闹到天亮,龙女回到水晶宫,大家才松了口气。.龙王瞪起眼睛,怒气冲冲地呵斥道:“你胆敢犯宫规,私自外出!说!到哪里去了?”龙女一看龙王动了怒,知道撒娇也没有用了,便照实说:“父王,女儿观鱼灯去了,要不是观音菩萨派善财童子来救我,女儿差点没命!” 接着将自己的遭遇讲了一遍。龙王听了,脸上黯然失色。他怕观音将此事讲了出去,让玉皇大帝知道了,自己就得落下罪名。他越想越气龙女,一怒之下,竟将她逐出水晶宫。 龙女伤心极了,茫茫东海,到哪里去安身呢?第二天,她哭哭啼啼来到莲花洋。哭声传到紫竹林,观音菩萨一听就知道是龙女来了,她吩咐善财去接龙女上来。善财蹦蹦跳跳来到龙女面前,笑着问道:“龙女妹妹,你还记得我这个小沙弥吗?” 龙女连忙揩掉眼泪,红着脸说:“你是善财哥哥呀?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呢!”说着就要叩拜。善财一把拉住了她:“走,观音菩萨叫我来接你呢!”善财和龙女手拉手走进紫竹林。龙女一见观音菩萨端坐在莲台上,俯身便拜。观音菩萨很喜欢龙女,让她和善财像兄妹一样住在潮音洞附近的一个岩洞里,这个岩洞后来称为“善财龙女洞”。可是龙王反悔了,常常叫龙女回去。龙女依恋着普陀山的风光,再也不愿回到禁锢它的水晶宫去了。 从此,龙女就跟了观音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