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弟子几乎每天就要念佛,这也是我们修行重要的一环,念佛可以明事理,可以感悟宇宙真谛,可以看破世间妄虚,总得来讲念佛百利而无一害,但念佛不是念书,不是随便拿本佛经就能开始念的,所以下面就简单的来给各位师兄说下怎样念佛才正确。
身心合一
有的人嘴上念佛,但心里却是在胡思乱想,只是为了应付了事,不认真念佛,这样的念佛是注定没有作用的,因此念佛的时候,要做到身心合一,让自己和环境贴合,将自己脑袋里的东西都抛出去,让自己归于空冥的状态,如此才叫真念佛。
知难不退
有的人嫌弃念佛太拗口,无聊没意思,所以就不想念佛,其实念佛一法,说易极易,说难很难。不过不管难易,只管耐着心多念,坚持时间长了,这心自然就会归于平静,也会觉得念佛越来越有意思了,因此只要保持知难不退的态度,定能获得成功。
随遇而安
有的人念佛就像一个机器似的,每天都准时准点的念,即使遇到大事也不会中断,这种念佛虽然很不错,但人不能做得如此死板,学佛就是靠缘分,这念佛也同样如此,除了出家人规定的功课外,其实你可以自行安排时间,千万别逼自己念,那样作用不大,所谓随遇而安就是如此,今天无聊没事干了,那就可以念佛,今天很忙,那就可以不念,如此才好。
所以综上所述,念佛不能逼迫自己,要从心出发,依靠自己的本心去念佛,如此才能念进心里面,才有作用。
推荐阅读:戒四别是什么 缘起法的特征 放下是什么
怎样打坐念佛
打坐念佛的方法---元音老人
△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即嘴唇微动念佛,不出声。因为打坐出声念佛伤气,默念伤血。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不能把身体弄坏,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体保护好。
△但是坐到业识种子翻腾、心里烦乱、坐也坐不住的时侯,或是坐到昏然入睡、乱梦当前时,就要出声念佛,把那些混乱的妄念和睡魔除掉才能入定。没有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还是用金刚持的方法念佛。
△念佛要快慢适中。念的时侯,要心念耳闻,就是一个字一个字的从心里过,不是有口无心地念去,要用耳朵聆听这从心里发出来的佛号音,听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将妄念摄住不动而渐渐入定。
△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其中的意根好比猴子一样乱动惯了,你要它安静不动不起妄念很难,但不把它摄住不动就不能入定、开智能成道。因此大势至菩
萨教导我们念佛须“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是念佛时要至诚恳切地以“阿弥陀佛”这句圣号把眼耳鼻舌身意都抓住,叫它不要动,才能安然入定.
△这六根当中,以意、耳二根为难摄。眼睛闭上不看东西就能摄住眼根;嘴念佛就能摄住舌根(舌头);鼻子不闻异味就能摄住鼻根;身体不接触外境就能摄住身根。
△但是人的耳朵最灵敏,很远很远的声音都能听见,隔着一座大山的声音也听得见,外面噪音会吵得你心烦。
△至于意根,更难摄住,不要它动,意念会不由自主地从心里跳出来。为什么呢?这是多生历劫的习气,它动惯了,不动不行。这在佛经中叫做“作意”。也是法相
宗所说的五个遍行心所,意、触、受、想、思的第一个心所,它存在于八识当中,时时刻刻在蠢动,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所以叫“流注生灭”,微细得很,只是我
们平时看不见。
△有人说︰“我们不修行不打坐没有念头,一修行打坐倒有念头了。是不是修法修坏了,有念头了?”
---不是的。这是因为平时心乱,看不见念头在乱动,等到你心里稍微静下来后,就看见念头在动了。这怎幺办呢?怎幺将妄念息下来呢?唯一的办法就是用耳根来摄意根。念佛需要一字一字从心里过,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如法。
△所以打坐的要旨就是“心念耳闻”,摄住妄念不动而入定。不然你坐在这里,嘴里念佛号,脑子里面却七想八想,那就不能入定。一定要心念耳闻,死心塌地地打坐。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在心空。修行为的是要解脱,所以一切都要放下,才能入道。在家人比出家人多一重障碍,有家庭,烦恼多,驴事未去,马事又来,事情多得不得了。
△所以,我们时时要警惕,看破这些事相,都是假的,不可得,心里不恋着它,粗妄才可不起。接下来精勤用功打坐念佛,细妄又不免来侵袭,这是多生历劫的串
习,动惯了,一下子停不下来,☆但不要怕它。念头跳出来你能看见,不理睬它,妄念自然化去。念头来了你看不见,那你就跟着念头跑了,这就不能入定了。
△打坐的时候最要紧的就是一切放下,心里要清清楚楚,念头一来就看到它,不睬它,也不要讨厌它、压制它。讨厌的本身就是一种妄心。压制也不行,压是压不死
的,比如搬石头压一草,石头拿掉之后,草又生起来了,这是不行的。☆纵或压死了,倒变成土木金石,不能起用了。所以要用活泼泼的转化法,不能用压制法。念
头来了,只不睬它,把佛号提起来,妄念自然转化掉。
如此精进修法打坐,直修到一心不乱。
△除打坐之外,最重要的是平时用功。时时看着自己,念头一起就看见,不跟着跑。念头起了看不见,跑了一大段才觉得,才知道,那就不行。禅宗说︰不怕念起,
只怕觉迟。念头起了不怕,只怕你不知道,跟着念头跑,就是生死;跟着念头跑了一大段才知道,就是已死去多时了,也就证明你将来生死不能了。假如我们能做到
前念起,后念觉,不跟念头跑,就能受生自在了。
△做功夫:
第一步︰念起不随。能做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不为业牵得大自在。
第二步︰亲证无为。一切事情尽管来,我心不动。这是真正随顺,而不是压住它不动。压住它不动是不行的。要尽管应酬各种事情,随顺一切事缘,没有什么好
的,没有什么坏的差别感,好的不喜,坏的不厌,这样我们的心才能平静,而到达平等无为之境。做到这个地步就能变化自在了,分段生死也就了了。第一步是在生
死当中得自在,第二步是变化自在,能变粗为细,变短为长,到达第八地菩萨的位次,至少能显现三十多个意生身。
第三步︰微细流注消灭。微细流注就是上面讲的作意。作意在八识田里流动,你平时看也看不见,深入金刚萨埵大定,才能见到而消灭它。到这一步,微细流注都消灭光后,能显现百千万亿化身,度百千万亿众生。这时侯才真到家,
△没有菩提心是不能成道的。什么是菩提心呢?简单讲解就是“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度众生。我们修法是为了下化众生,而不是为了自了。
△大家务必好好用功,坚持打坐、观照,切勿等闲视之,更重要的还是在平时用功,不是坐两个小时就可以放野马,乱来了。还须于行、住、坐、卧处时时不忘观照、念佛,才能与大道相应。
△修行的六个要点:
第一︰一切放下,死
心塌地。恋着世间事物放不下,有什么用呢?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都是因缘合成,无有实体,犹如过眼云烟,虚而不实,求不得,拿不走。即连各位自己的身体也是
假有,留不住,不可得,身外的东西就可想而知了。所以认事物为真,抓牢不放,是不值达者一笑的愚痴之事,学佛修道是大智大慧的大丈夫事业,不是小根小慧的
人所能胜任的。要成道,第一要看破一切。死心塌地地打坐,才能入定开悟,假如在座上想这样、想那样,妄念纷飞地乱想,那就完了。一定要一切放下,像个死人
一样才行。
第二︰打坐念佛,心念耳闻。这是修行的要诀,对入定开悟,关系非常重大,所以再三提示大家,要
毫无折扣地照之实行。人的妄念动惯了,不专心致志地倾听念佛的心声,把意根摄住,妄念息不下来,妄念不息何能入定、开悟?所以必须心念耳闻,一个字一个字
从心里念出来,耳朵听得清清楚楚,才能摄住意根不起妄念,而渐渐入定。
第三︰念起即觉,不压不随。念头来时,要能看见,如果看不见就跟着它跑了,一跟念跑,就妄念纷飞不能入定了。所以要念起即觉,既不随之流浪,也不压制不起,只不理睬它,提起正念,一心念佛,妄念自然化去而安然入定。
第四︰按时上座,
不急不缓。每天按时上座,养成习惯就容易入定,最好早上打坐,凌晨更好。坐时不要急于入定,心情平和地以一种平常心安然入座,不急不缓地从容念佛,既不要
求入定开悟,更不妄求神通。以要求入定、开悟、发神通等的一念即是妄心,此心一起,即障自悟门,非但不得开悟,而且不能入定。
第五︰下座观照,绵绵密密。把打坐中的静定功夫推展到日常动用中去,在行、住、坐、卧当中冷冷自用;绵绵密密地观照,一切无住,既不让境界拉着跑,也不随妄念流浪。
第六︰心量广大,容纳一切。修道人心量不能小,要宽宏大量地容纳一切,纵然别人对我不好,我对他还要更好,没有丝毫爱、恶、喜、厌的理念。随缘随份地做一切善事,时时处处潇洒自在,没有患得患失之心,亦无毁誉成败之念。这就是最大的神通。
△记住这六点,照之修行,决定能打开本来,亲证佛性。做好这六点,丝毫不懈,保证能圆证菩提,得大成就!
佛教,怎样念佛能念上数个小时啊?我念一段时间就感觉很累,嗓子不舒服,胸口闷
南无阿弥陀佛
净空法师---念佛修好十念法,念几小时像过了几分钟
“无量寿经起信论”云:。。须知持名一法,最为简要行者初发心时,贵有定课每日或千声,或万声,或十万声从少至多,由。散入定。随其念力,俱可往生。
“持”是保持,不能间断,“名”是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个方法“最为简要”,最简单,最容易,最稳当,最可靠,而且成就最高,不可思议! “行者”是念佛人。“初发心时,贵有定课”,一般人都是中下根性,不是上根利智,中下根性最重要的是老实,所以要定课,每天定一千声,或者一万声,或者十万声,最好是“从少至多,由散入定”开始不要定太多,每天早课念一部“弥陀经”,念一千声佛号。晚课亦如是。贵在坚持,天天不断。念两,三年,功夫得力了,再增加念佛的数量,绝不好高骛远。除定课外,还有散课。散课就是想起来就念,无论在何时何处,皆宜念佛。人多的地方,自己心中默念,不要出声,就不干扰别人。
摄心很难,摄心是真正的功夫。印光大师是西方极乐世界大势至菩萨再来,他教我们的方法就是现代人可行的方法。他教导我们:“十念法”,念四字,六字圣号皆行,念得清楚。四字“阿,弥,陀,佛”,一个字一个字念,口中念得字字清楚,耳中听得清楚,心中记得清楚。十念法不用念珠,用念珠会分心,分神,心力很难集中。完全用心记,只记十个数,从第一句到第十句,很清楚地知道这一句是十句里的第几句。十句念完了,再从一到十,一到十...,就这样念下去,容易摄心,杂念不起。若起杂念,你就记不清楚,记不清楚就不算,要再从一念起,一定要记得清清楚楚才算数。初学十句真难,念到六,七句就乱了。老法师告诉我们,可以分为两段,第一句到第五句。有人问我,念到第五句再从第一句到第五句,行不行?不行。从第一句到第五句,第二个五句是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要这样记法。乃至于用“三三四”的分法都可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这样记才能摄心。
胡小林居士用这个方法,念了四个月,很有受用!他说以前念佛的杂念太多,这四个月训练之后,杂念少了,欢喜无量,念几个小时不知道疲倦,念三,四个小时好像几分钟一样,有这种感觉。
念佛能消一切罪业,无量劫以来的罪业,只要你真正会念佛就能消除。用印光大师的方法消得最快,最有效果,自己能感受到。为什么?念佛的时候没有杂念,就是消业障,还有杂念,这是业障没消除,让你警觉到自己有业障所以“净念相继”,第一是不怀疑,第二是没有妄念夹杂在其中要念到一个妄念都没有。。心地很清净,念佛就真有功夫,这就是消罪业的相。
日常生活当中,这个功夫要时时刻刻提得起,你遇到称心如意的事情,生欢喜心,生贪念心,那也是烦恼,要马上念佛把它伏住。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生怨恨,生闷气时,也要把念佛功夫提起来,气就消掉了,怨恨就化解了。这就是古人所讲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起不怕,佛号提起来就是觉,佛号忘掉就迷了迷了,你就随顺烦恼,就很苦了。觉了,不随顺烦恼,马上把烦恼降伏住,这叫功夫,这叫会念,这叫真念佛。
因此,真念佛不在乎一天念多少声,印祖这个伏烦恼的念佛方法,非常有效果!
追问
多谢师兄解惑
追答
净空法师---(自念自听)佛号从心里面生出来,口里念出来,念得清清楚楚,再从耳朵听进去,听谁呢?听自己念佛的声音
特别是净宗同学,要认真念佛,二六时中不要把佛号忘掉。念佛有的时候会忘记,没有关系,想起赶紧接着念。念佛不拘处所,什么地方都可以念,也不拘时间,日夜都可以念,躺在床上念不要出声,出声伤身体,伤气,默念。如果想摄心,可以用印光大师三个清楚的方法。印光大师自己念佛,他一生用的,我们想到这是佛菩萨再来的,为我们做示范,这个方法最适合于现代众生。第一个,佛号从心里面生出来,口里念出来,念得清清楚楚,再从耳朵听进去,听谁呢?听自己念佛的声音,所以念佛的速度不要快。印光大师念佛,一个字一个字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个字一个字很清楚,字字听清楚。第三个,每一句佛号知道是在十句里面的第几句,一点都不会错乱。只记十,用心记,不要有痕迹,从第一到第十,念到第十然后再从一念到十,我这一句佛号是这十声佛号里头的第几声,念得清楚,听得清楚,记得清楚。不可以阿弥陀佛一,阿弥陀佛二,这就错了,不可以这样念法。连心里记都不要,练习到连心里也不要有这个痕迹,阿弥陀佛,好像心里有个一、有个二,都不要,心里头都没有,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四个字。
这个记得清楚是叫你摄心,你的妄念生不起来。如果说是念得清楚,听得清楚,不用去记,还会有妄念渗透进来,妄念夹杂进来。要用记得清楚,妄念就不会生起。开始比较难,念到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就习惯了。这个方法好!不但自己可以把烦恼念掉,杂念念掉,这是我们得生净土必须要具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