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们知道初伏来了,就意味着三伏天正式开始了。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所以,我们有必要知道这个时间的具体情况。那样就准备好防暑了。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年的初伏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头伏俗称初伏,是历法的一种说法,指夏至后第三庚日,三伏中头伏的第一天,多指夏至后第三庚日至第四庚日前一天之间。
每年进入螺栓的时间不固定,中螺栓的长度也不同。简而言之,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三伏天,从夏至后算起,第三个庚日是初伏,第四个庚日到第五个庚日是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到第二个庚日是末伏。
(每庚日离开10天)中伏天数不固定,夏至立秋期间有4个庚日,中伏10天,有5个庚日,中伏20天。
初伏的传统习俗:
吃饺子是传统习惯。因为,到了夏天就没有食欲,不能吃了,而饺子是人传统习惯中吊人胃口的食物。
双伏天吃面的习惯至少始于三国时代。据《魏氏春秋》报道,何晏说:“伏日食汤饼,摘巾擦汗,脸色这样。”他知道何晏不是涂粉遮,而是自然白。这里的“汤饼”是热腾腾的汤面。为什么在热天吃热面?据南朝梁宗怀《荆楚岁时记》报道:
“六月伏日食汤饼,名字叫辜恶。”
5月是恶之月,6月也跟着恶之月的边缘,所以应该“提供恶”。这是迷信的说法。把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了之后出汗。新粮营养丰富,出汗能治病。六月吃汤是有科学道理的。
伏天不仅能喝热汤,还能吃水面。将煮好的面用凉水冷却,混合大蒜末,浇上卤水,不仅刺激食欲,还会“拉肚子”。
在伏里还可以吃“炒面”。炒面是指将小麦粉用锅炒干,炒好后加水加糖混合食用。这种吃法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唐宋时期更为普遍,那时是先炒麦粒再磨面。唐代医家苏恭说,炒面“不在意热,止泄,实大肠”。
总结:三伏天是我们的重要时间,三伏天是非常热的时候,很多人会因为太热而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