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
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
老北京人祭灶君、祭火神,因为自古以来,在春节前后天气干燥是多火灾的时候。慎火是十分必要的。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五,扫尘土”。
扫尘土不仅有益于环境卫生,还有益于防火,因为把一些可燃性垃圾彻底清除了,就清除了一个起火因素。
如何送灶王爷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
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
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 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
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
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 “管人住宅。
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
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古人祭灶的日期,历来说法不一,有正月、四月、五月、八月、十二月等等。 在我国封建社会里,诸教并存,神灵之数高达万千之多,民间习惯一概敬之。
可能是为了简化统一,易记易行的缘故,把灶君每月上天禀报一次的说法,演化成了每年上天一次。并且把时间固定在腊月二十三日。
这一天,也就成了传统的祭灶节日。
迎神送灶过小年是怎么来的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 也是“小年”。
民读有曰:“二十三,祭灶关。”人 们会在这一天打扫卫生,吃糖瓜,送灶神升天。
这里 的灶神又称为灶王爷或灶君,负责掌管各家的灶火,监察和保护每家每户。实际上,祭灶这个习俗历史非 常悠久,在周代时就已经形成了。
祭灶最开始的功 用,是对教会人类吃熟食的“先灶者”进行纪念,因 此也叫做“纪灶”。一般来说,夜幕降临后祭灶仪式才会开始,等到 供奉完毕,烧掉在家里贴了一年的灶君神像,便是把Y 灶王爷成功送到了天上。
人们还会默默祈祷,希望他 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求得一家安康。 供奉用的糖果一般会分发给小孩子,这也是有讲不 究的:一是为了粘住小孩子们的嘴,以免他们在过春节时说出不吉利的话;二是古人认为这种糖果能够帮 助小孩子们健康成长,民谚所说“吃了祭灶果,脚骨健健过”,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要在腊月二十三送灶神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民间有送灶神的习俗,又称为“过小年”。
这天送灶神上天言事,称为送灶、辞灶、醉司命。祀灶是在二十三日晚间进行的。
胶东地区灶神画像贴在正屋东面的锅灶墙上,两旁有一幅“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祭祀时,摆上糖瓜、果品等贡品以及一碗面汤,然后烧香叩头,把旧灶神画像揭下烧掉,这就是所谓的送灶神了。
烧时,要加一些谷草和杂粮,意思是要给灶王爷喂饱马。由于过去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因此民间通常都由男人致祭。
旧灶神画像烧了以后,有的立即把新灶神画像贴上,而有的则到农历正月初一早上再贴,正所谓“二十三日上天去,正月初一下界来”。
为什么小年的时候要送灶王爷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民俗里的“小年”,是“祭拜灶王爷”的日子。过去,进入农历腊月二十三就意味着春节开始了,但民间却有“男不圆月,女不祭灶”的说法儿,即男人不祭拜“月亮神”,女人不祭拜“灶王爷”。
传说中,灶王爷除夕来到每家每户,到腊月二十三这一天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每家每户的善行和恶行,送灶王爷“上天”的仪式称为“送灶”或“祭灶”。天津旧俗是在农历腊月二十三这天燃放鞭炮,除女人之外,全家人要设宴庆贺,然后对灶王爷默默祈祷,希望灶王爷能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好话”,为新的一年带来吉祥。另外,家里的孩子们还可以吃用来给灶王爷祭祀的糖瓜。
老家过年的时候都会拜灶王爷,放一块饼什么的,贡品摆其他东西可以
可以,祭灶又名辞灶或送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民俗活动,一般在小年这天黄昏举行,以麻糖、糖瓜、饺子等作为贡品,祈求灶君保佑全家的平安。
扩展资料: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祭灶果。祭灶果有红球、白球、麻球、油果、寸金糖、脚骨糖、白交切、黑交切等,或8色,或12色,吃到嘴里都是又甜又粘。
供毕,将贴了一年的“九天东厨司命灶君”神像与纸扎的马一起烧掉,祈求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奏好事,保佑一家平安,“灶君封位口,四季无灾愁”。祭灶果则由家人、主要是小孩分而食之,“吃了祭灶果,脚骨健健过”。
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灶君接回家来,即将新购来的灶君神像贴到灶台上。因灶君下界先要清点名册,所以家庭成员都要回家过年,以祈求灶君降吉祥于全家人。
为什么有腊月廿三送灶王爷的习俗
传说在汉朝时,有个人叫阴子方。
他待 人忠厚老实,又十分孝顺父母。他每天一大 清早就起来,给全家人烧早饭。
这一年腊月 二十四的早晨,他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了床, 到灶间里去点火。突然间,一个长着长长的 白胡子、身披金光的灶王爷从灶墙里飘然而 下。
阴子方见了,连忙跪下,向灶王爷磕头, 并且询问灶王爷有什么要求。灶王爷说:“你 们全家勤劳、团结,我没有什么要求,今天, 我要上天到玉帝那儿报告一年的工作。”
虽然 灶王爷是这么说,但虔诚的阴子方仍然宰了 家里唯一的一头羊,献到了灶王爷面前,请 灶王爷享用。 灶王爷十分喜欢阴子方的恭敬, 就暗暗帮助他们一家。
从此,阴子方一家的 日子就越过越好,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户。 阴子方祭灶王爷变富的故事,一传十,十 传百,乡亲们都知道了。
大家都纷纷跟着祭 起灶神,以祈求灶神也让他们富起来。从此, 灶王爷成了每年腊月二十四上天向玉帝报告 人间善恶的神了。
为了让灶王爷上天报告时 只报好不报坏,人们就在他上天的前一天(腊月二十三)用丰盛的酒菜来祭拜他,有的人家 干脆在祭品中还加了一盘麦芽糖,让灶王爷 吃了以后将嘴巴粘住,使他上天去时索性免 开尊口。还有的人家扎了漂亮的纸马、纸轿, 焚化后让他享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