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艺术的文字。从古至今,虽然汉字的形态、音调和内涵都发生了变化,但在那独特的笔画字形中,仍然蕴含着中国人丰富的想象和内涵。
一个字,往往藏着一种人生的智慧。一个汉字就是一部文化史;就如同我们的人生,它包含着中国人的处世哲学;是一束照亮我们生命的光;认得汉字,赏得风月,识得箴言,悟得人生,是我们生而拥有的福分。汉字蕴含着我们老祖宗的深刻智慧。参悟汉字玄机,是学习为人处世,体悟人生哲理,也是读懂中国文化。
语言大师林语堂,曾对“孤”“独”二字做过有趣的“拆字新解”。他写下这么一首打油诗:
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
人间繁华多笑语,唯我空余两鬓风。
“孤”与“独”分别拆开,是子与瓜、犬与虫。在林语堂眼中,寥寥二字四旁,却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小孩儿在棚下捧瓜嬉笑,小狗欢叫着在青石老巷中逐蝶,垂垂老矣的他独倚桥边,目睹人间笑语,却不禁反衬出些许晚年的孤独心境来。
道
“首”+“走”
头脑不停的运行,才能找到方法、道理。如果做什么事情,只知道蛮干,不动脑子,那就不可能找到“门道”。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在精神层面寻找人生的信仰、方向、信念,那便是人生之“道”。
我
“二”+“戈”
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两个戈背对背相连相击,既相互割裂,又相互依存。
凡事都有两面性,人也是一样。正与邪,善与恶,主要是看哪个方面占主导地位。每个人,都不愿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战胜敌人容易,人生最大的敌人,其实是自己。
命
人 + 一 + 叩
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对于人生、命运,常有很多的困惑疑问而难以解答,只能在生活中不停地“叩”问!古人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福
“衣”+“一口田”
“知足是福”“福”,左边似“衣”,右边是“一口田”。古人认为一个人有衣穿有饭吃,就是“福”。和古人相比,现代人的物质生活不知要丰富多少,我们普遍有衣穿有饭吃,实现了温饱,有的甚至大富大贵。但很多人却并不快乐,反而终日愁眉苦脸。
因为现代人的欲望,已不再停留在有衣穿有饭吃,往往想要更多。上进心是好的,但过度的不满足却成了欲壑难填,失去知足常乐的心态。只要欲望一时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烦恼,甚至嫉妒仇视别人。幸福,不是拥有太多,而是刚刚好。
财
“贝”+“才”
“贝”,是最早的货币。一半是钱,一半是才,就组成了“财”。人人都想拥有更多的财富,这无可非议。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李白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去赚钱,偷机取巧注定不能长久。
富
“畐”+“宀”
财富:一半是福,一半是灾。老子说:“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福祸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财富够用就好,过多的财富,不仅会带来“福”,有时也会带来“灾”患。
悟
心 + 吾
找到自己的本“心”,发现自我,也就“悟”了。用心去体会自我,最后的“大悟”就是“今日方知我是我”!
思
田 + 心
思考就是,在心灵的田地里,智慧的种子在发芽。
意
立 + 日 + 心
心上立起一枚太阳,相信世间所有的温暖,都是与人为善的心意。珍惜缘分,拥有现在,就算给不起太多的温暖,也不要去伤害。
功
“工”+“力”
成功=工作+努力。自古成功无捷径,千锤百炼才成钢。要成功,在工作中就要尽心尽力,下工夫、出大力,才能功到自然成。
令
“今”+“点”
所谓坚持,就是每天努力一点点。人生就像一只储蓄罐,你投入的每一分努力,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回馈于你。
晃
“日”+“光”
一“日”用“光”了,一天就“晃”过去了。一辈子用光了,生命也就晃过去了。人这一辈子,看似很长,其实很短。一寸光阴一寸金。时光是最宝贵的。
够
“句”+“多”
“够”就是刚刚好,再讲一“句”就“多”了。做任何事,也是一样的道理,过犹不及,恰到好处就足够了。
智
“知”+“日”
“日省吾身,是人生的修行”“智”,上知下日,“知”又是矢与口的组合。不禁想到,古往今来的智者,大都有静处独坐、日省吾身的习惯。
明代思想家袁了凡说:“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一个人在某个领域中站得越高、眼界越宽,越会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会自省和谦逊,自省使人自知,自知使人进步。
患
“串”+“心”
心多不是好事”,“患”字,上面是一个“串”,下面是一个“心”,像一“串”的“心”,即是多心,患得患失。一种是贪得无厌。若一个人不能一心对待得失,这也想要、那也想要,怎能不心生忧虑呢?最终往往什么也做不成,得不到。一种是害怕失去,尤其在感情上。古龙曾说:你想得到的越急切,失去的可能就越大。人一旦多心,就把感情搞得越来越复杂,离当初的单纯远了,所爱之人也越来越远。我们都该学会慢慢放下,对人对事,简简单单,一心一意。
欲
“谷” + “欠”
私欲如山谷,再怎么填也觉得欠点什么,所谓“欲壑难填”,过度的欲望,会带人走向罪恶的深渊。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头螳捕蝉。
起
“走” + “己”
人生的每一次提升,都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靠人不如靠己。认定了的路,再痛也不要皱一下眉头,要知道,再怎么难走都是自己选的,我们没有资格喊疼。
邪
“牙' + "耳"
牙齿咬着耳朵,是说一些极隐秘的话。邪恶的事情见不得阳光,都是在背地里悄悄谋划的。做人光明磊落,就是“事无不可对人言”,不是没有隐私,而是没有阴私,没有害人的阴暗心思。
怕
“心”+“白”
“恐惧,是内心的空虚”,“怕”字,由“心”和“白”组成。内“心”一片空“白”,往往是一个人内心空虚、不自信的时候。无畏者,一是初生牛犊的无知,一是历经磨炼的自知。方法,无非是懂得不间断地学习、自省,以信念自勉,以仁爱充实心灵。如此,内心便有了底气,自然不怕、不惧。
夸
“大”+“亏”
“自大终要吃大亏”,“夸”字,上面是个“大”,下面是个“亏”,可以这样理解——一个自大的人,总要吃大亏。自信与自大不同,前者是气定神闲、不卑不亢,后者往往喜欢哗众取宠,或掩饰自己的无知无能。世间当然不乏狂傲的天才,但多数人更需要看本钱,认清自己的位置。随意的不自量力,终会在不断的膨胀和莽撞中遭受教训。
知
“矢”+“口”
话不在多,有的放矢,一语中的。像射出的箭,直指事物的本质,才叫“知”。相反,说了一大堆,却不着边际,自以为懂得很多,其实并不是真的懂。
忌
“己”+“心”
做人,切“忌”不能“心”中只有自“己”。心里只有自己的人,还能容得下谁呢?没想到,这个道理,老祖宗在造字的时候就告诫过我们了。
劣
“少”+“力”
“事事偷懒一点,终归差人一等”。人生的优劣,先天只能决定一部分,后天努力却不容小觑。且看“劣”字的构造:少与力。若一个人在每件事上都要偷懒,哪怕他先天条件好些,最终也不免要在人生的跑道上落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的付出,决定你人生的优劣。
忙
“心”+“亡”
“忙“字,“心”“亡”为“忙”,人一忙,“心”就丢了。一个行色匆匆的人,往往是一个无“心”之人。忙中出错、忙中出乱,就是因为忘记倾听内心的声音。一个疲于奔命、无“心”生活的人,怎不会犯错出乱,又怎能把自己的人生过好呢。
便
“人 ”+ “更”
与“人”方便,“更”是与己方便,利人实利己。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否
“不” + “口”
真正反对你的人,往往“不”表现在“口”上,而是暗藏在心里。和摆在台面上的冲突相比,暗地里的争斗要危险得多。
茶
草 + 人 + 木
“人”立于天地“草木”之间,品茗悟道,融入自然,天人合一,至人无己。“人在草木间,可得心安”茶,是人面对自然的态度,也是面对内心的态度。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和茶之间有着禅意的相连。佛说“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沙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生命如一盏茶水,其中的浮沉与苦甘,是经历滚滚红尘后,选择回归淡泊的人方能细品。浮生若梦,一杯清茶解烦忧。
舒
“舍”+“予”
“给予即快乐”,舒心的“舒”,左边是舍得的“舍”,右边是给予的“予”,恰是舍得给予之意。生活中,我们在得到什么的时候,也许会欢欣、狂喜。但当我们甘愿为某人、某事付出的时候,那种内心的充盈却是无可比拟的。
在中国人的理解中,“舍得”,即有舍才有得;而在西方的圣经里,也有“施比受更有福”的教诲。自己富足时,不忘有缺乏的人,这是一种力所能及的善良;在自己缺乏时,仍能伸出同情的手,则更难能可贵。
舍得给予,才能收获充实。
停
“人”+“亭”
“既要有前进的勇气,也要有停下的心气”。中国古代的驿道,每隔一段路,便有一个亭子。这些亭子,是为了让人们暂时停下疲累的脚步,补充体力、蓄积精神,好让往后的旅程能走得更快、更远。亭者,停也。
“停”字,是一个“人”和“亭”靠在一起。蒋勋说过:爬山时遇到亭子,就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再走了,这里的风景美极了。让自己在亭子里歇息,看花开花落,看雁过南天,舒缓心境,捋清前路。人生的路很长,我们总要前行。偶尔停一停,不必急。
图文
本文内容只代表作者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