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县的民间的节日很多,往往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节日,而且不少节日的名称都有点佛教色彩。春节过后,客家人要过个极其热闹的赏灯节,赏灯节与北方的元宵节有点象,但因不同的村庄会有不同的时间,从大年初九到十八都有,这是一个非常热闹的节日,特别是当年生了男孩的还要开席请客,亲戚朋友都要到齐。赏灯节在客家人的风俗中,比春节更加隆重、更加热闹。
汉族的传统节日,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上被保留在今天的客家人社会生活中,并且对他们的思想、心理、风尚等有着深刻的影响。客家人不但承传了许多中原的传统习俗,而且在自己社会生活中又产生了适应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需要的某些节日与习俗。这不同于中原的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客家人从阴历十二月二十三就“入年界”了,直到新年的正月初五才算“出年界”。因此,从二十三日清晨起 ,城乡就不时响起宣告“入年界”的鞭炮声了。腊月二十三日称为“神上天”, 灶王爷上天去向玉皇大帝奏事。这日下午或晚上, 各家主妇都郑重其事地到厨房点燃香烛,用小三牲(鸡蛋、猪肉、鱼等,有的用清茶、斋盘)祭灶神 ,烧“疏文”,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康乐,合家平安等。
祭过灶神以后,主妇们开始清扫居室、厨房,擦洗炊具、家具;为人家制备新衣、新裤、新鞋;蒸年糕,做煎圆、甜角,买鱼买肉,杀鸡杀鸭,整日忙个不停,直至除夕。除夕日,上午家家户户在大门上贴门神、对联,挂灯笼。要用三牲祭天神、伯公、公王等。午后人人有洗澡,更换新衣。要在祖公厅用三牲祭祖宗。晚上各家户团圆吃“年夜饭” 称为“团圆”(全家人团圆)。半夜,壁上的挂钟敲了十二响声,家家户户烧香点烛摆斋盘,迎接财神、喜神、贵神。即时,整个城镇、乡村的鞭炮齐响,烟花腾空, 将除夕夜的欢乐气氛推向高潮。
年初一清早家人穿戴整齐,晚辈要向长辈拜年,恭贺他们健康长寿。亲朋好友,互相庆贺。年初二,狮子队、 龙灯队敲锣打鼓沿街串门贺年,在祖公堂上为各家拜祖公,厨房拜灶神,到“龙神背”拜龙神等。初一 、二,有不动扫把的习俗。不管居室、庭院的地面有多不干净都不得扫地,认为在这个日子扫地,会扫走家中的财气。
中国传统上把阴历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节,十四( 有的地方是十五日)夜称为元宵。元宵节的赏灯活动在唐宋之际已很盛行 。
元宵节,客地称为“正月半”,这也是一个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四、十五上午,凡是去年生了男孩的人家,都要去祖祠堂挂灯笼,俗称“添新灯”,以示家中添了新丁。入夜后闹花灯的活动开始了,有放烟火、“烧烟架”、放“孔明灯”、“烧火龙”等。尤其是“烧火龙”十分威武、壮观!这是当地埔寨客家人的创作。火龙表现了英勇顽强、拼搏进取的客家精神。
阴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每逢端午,要祭天神、龙神、祖宗等。家家都要吃粽子,有的城乡还要举行龙舟竞赛。
阴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这日正是三秋的一半,因此称为“中秋”。也正是金风送爽、天高云淡的时节。节日当天,要祭天神、龙神和祖宗。晚上要祭宅神。亲朋好友之间互赠月饼,欢庆佳节。入夜,皓月东升,家人团聚在一起食月饼、花生果品、食柚,高高兴兴地赏月。